生活的胖子 里里爾·莫瑞斯(澳大利亞) 鄧笛/編譯 現(xiàn)代人都很愛自己,會把很多的時間和金錢花在飲食、按摩、去健身房、請私人教練、學(xué)太極拳、美形手術(shù)等事情上,企圖讓身體重量與身高有一個最完美的比例,并毫不留情面地將超重的人稱為“胖子”。 其實,我們不光可能成為身體的“胖子”,也可能會成為“生活的胖子”。大多數(shù)人都擁有很多東西,那些擁有超出生活必需品的人就是我所說的“生活的胖子”。 那么,什么是生活必需品呢?能稱為生活必需品的東西少之又少。我們的祖先住的是山洞和臨時搭建的簡單住所,甚至像鳥一樣睡在樹上。我聽說匈奴人騎在馬上就能睡覺。在叉子發(fā)明之前,許多富人用手吃掉了他們大部分的食物。這些讓我思考什么才是生活必需品。 事實上,今天一家普通的超市所包含的東西比羅馬皇帝或其他古代君主所看到的或吃過的東西都要多得多。這個事實令人清醒。我們的抽水馬桶、自來水、熱水器和淋浴器——這些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設(shè)施,對當時的富人來說簡直是不可思議的,即使今天,這些東西在一部分人眼里仍然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品。 當你從商店回來的時候,你會擔心你所購之物讓你成為“生活的胖子”嗎?你想過你有時候感到不舒服是與你生活過“胖”有關(guān)嗎?你生活的“贅肉”在經(jīng)濟上壓得你喘不氣來。這些由皮革、乙烯基、填充物、木頭和金屬所構(gòu)成的“贅肉”,引起了你精神上的憂慮、幽閉和恐懼。 最近,我一直思考“生活的胖子”的問題。比如,我的書房不算小,可是里面裝滿了很多東西,我難道想在椅子、桌子、沙發(fā)、躺椅、落地燈和裝滿裝飾用的長蘆葦?shù)幕ㄆ可闲凶邌幔坎唬^對不是!所以,我要評估一下我的家的“標準體重”。評估的結(jié)果,讓我不得不承認,我絕對是一個渾身長滿了“贅肉”的“生活的胖子”。然后,我試著把家里的一部分東西送到舊貨商店,或捐贈給教堂去參加義賣,或用來參加無家可歸者求助計劃。 隨著年齡的增長,智慧也隨之而來。我不僅不輕易地把外面的東西帶回家——即使是一加侖牛奶對我來說也是有點挑戰(zhàn)性的,而且我的家里現(xiàn)在可以看到一片空闊的地板,四壁也沒有照片、窗簾,或者什么花邊、蝴蝶結(jié)、絨球等之類的飾物,朝窗戶方向一看便能見到戶外的全景。真是太好了! 我現(xiàn)在十分同情那些買了一大堆東西的人,暗自竊笑他們查看價格標簽和付賬時的樣子,雖然幾年前我也是一個“生活的胖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