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癌友給小編留言,說自己是一位肺癌患者,治療過程很順利,目前已經結療了,但他總覺得自己的身體“大不如前”,總是感覺沒力氣、很累,是緩不過來的那種累,而且很難集中注意力,記性也越來越差,這些癥狀對他的日常生活造成了極大的困擾。 事實上,30%-99%的癌癥患者都與這位癌友一樣[1],飽受癌癥相關性疲乏(CRF)的折磨。 是什么讓腫瘤患者身體“大不如前”?[1-4] CRF是由癌癥或癌癥治療引起的一種痛苦的、持續的倦怠或體力不支,這種疲乏感和普通的疲勞并不一樣,與近期運動量不符,而且不能通過休息或睡眠緩解。除乏力外,嗜睡、失眠、認知障礙、情緒低落等都是CRF的常見表現。 腫瘤細胞產生的一些細胞因子,會對腫瘤患者的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造成影響,干擾機體的正常代謝,降低機體的機能,從而引起CRF。 不同腫瘤發生CRF的概率不同,舉例來說,肺癌患者CRF發生率可達70%,結直腸癌患者CRF發生率為33%;乳腺癌患者CRF的發生率為87.27%,消化道腫瘤患者約為86.70%,前列腺癌患者約為72 .12%。 手術、放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治療手段,都可能會導致CRF的發生,尤其是放化療。有研究顯示,接受放療和化療的患者,CRF的發生率分別為90.0%和80.0%。 除上述外,腫瘤及抗腫瘤治療的相關并發癥(如貧血、感染、疼痛、甲狀腺功能減退、肝腎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睡眠障礙、食欲下降等),以及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都可能會加重CRF的癥狀。 CRF不容忽視[1,3] CRF聽起來好像并不是很嚴重,但可千萬別小看這一癥狀。 作為癌癥患者最常見的伴隨癥狀,CRF可能會出現在癌癥患者的整個患病周期,發生率高且通常會持續很長時間,可從診斷開始一直持續到治療結束后數年,1/4-1/3的患者的持續時間可長達5年。 而且,CRF不僅會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還會影響治療效果。有研究顯示,與惡心嘔吐、疼痛等癥狀相比,持續的CRF不僅會對癌癥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更為顯著的影響,甚至可能導致抗癌治療延遲或中斷,直接影響抗癌治療效果,也可能會讓治愈后的患者遲遲無法回歸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如何判斷是否患了CRF?[1] 先不要急著對號入座,可以參考一下國際疾病分類標準第10版提出的CRF診斷標準,即: 對抗CRF的“自救指南”[1-5] 疼痛、情感障礙、貧血、睡眠障礙、營養不良及其他并發癥等是CRF的可治療因素。 對于有明確病因的CRF,首先應配合醫生積極進行病因治療,比如貧血者可使用鐵劑、促紅細胞生成素等;癌痛者可使用非甾體類抗炎藥、嗎啡等。 非藥物治療是治療CRF最重要的方法。 適度鍛煉 活動鍛煉已被證實是緩解CRF的有效措施,其中有氧運動是最常用的方法。 有氧運動不僅可以增強機體耐力和心肺功能,減輕疲乏癥狀,改善患者的心理及精神狀態,也可以改善睡眠情況,而良好的睡眠也有助于緩解CRF。 在情況允許的前提下(比如體力狀況良好、沒有明顯的禁忌癥等),可以嘗試進行適度的有氧運動,比如快走、跑步、游泳、騎自行車、登山、跳健身操、瑜伽等。其中瑜伽被美國國立綜合癌癥網絡(NCCN)指南定義為1級推薦,對腫瘤患者尤其是乳腺癌患者來說,是一種可有效緩解CRF的運動。 除了有氧運動以外,也可以進行抗阻運動,比如俯臥撐、仰臥起坐、深蹲、引體向上、阻力帶訓練、杠鈴訓練和器械訓練等。 抗阻運動不僅有助于緩解疲乏癥狀,還可以改善肌肉力量和耐力,防止肌肉萎縮,并有助于維持和改善骨密度。當然,也可以將有氧運動和抗阻運動結合進行。 需要強調的是,鍛煉的方式應基于個人情況來選擇,且運動前應咨詢醫生,在專業人士的建議和指導下進行。 按摩 按摩同樣可以減輕腫瘤患者的CRF癥狀,是NCCN指南的1類推薦。 保持良好睡眠 良好的睡眠有助于緩解CRF,但癌癥患者常常會有睡眠障礙,而睡眠障礙會導致CRF的發生、加重。 那么應如何改善睡眠情況呢?可以嘗試這樣做: 養成每天按時睡覺、按時起床的習慣,控制每天總的睡眠時間,白天不要長時間的小睡; 等到有睡意后立即就寢,上床后不在床上做與睡眠無關的活動; 營造舒適、安靜、適合睡眠的環境,控制好房間內的溫度和濕度; 睡前注意不要多進食、多喝水,特別是不要喝濃茶或咖啡等會影響休息的飲品; 放松情緒,避免進入“失眠-焦慮-失眠加重”的惡性循環中; 如果睡眠障礙的情況不能通過自我調節得到緩解,建議考慮及時就醫,接受專業的治療,切忌自行隨意服藥治療。 保持良好的營養狀態 由于放化療不良反應等原因,使得腫瘤患者大多存在營養不良的問題,而營養不良會導致CRF的發生、加重。關于如何針對不同情況來調整飲食,以改善腫瘤患者營養狀態的問題,可以參考文章: 如果通過飲食調整無法維持營養狀態,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口服營養補充劑,或過渡至腸內營養/腸外營養。 包括中樞興奮劑(如哌醋甲酯)、抗抑郁藥、類固醇皮質激素、中醫藥等。藥物治療需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目前對于CRF目前并沒有單一有效的治療方案,以綜合治療為主,如果無法通過自我調節改善癥狀,建議咨詢醫生,制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 [1]中國抗癌協會癌癥康復與姑息治療專業委員會,中國臨床腫瘤學會腫瘤支持與康復治療專家委員會. 癌癥相關性疲乏診斷與治療中國專家共識[J]. 中華醫學雜志,2022,102(3):180-189. DOI:10.3760/cma.j.cn112137-20210811-01789. [2]中華醫學會腫瘤學分會腫瘤支持康復治療學組. 中國癌癥相關性疲乏臨床實踐診療指南?(2021年版)[J]. 中國癌癥雜志,2021,31(9):852-872. DOI:10.19401/j.cnki.1007-3639.2021.09.012. [3]彭平,陳元. 癌癥相關性疲乏的研究現狀和進展[J]. 實用腫瘤雜志,2022,37(4):293-298. DOI:10.13267/j.cnki.syzlzz.2022.050. [4] 周帥,江錦芳,張玲,等. 不同運動療法對癌癥患者癌因性疲乏干預效果的網狀Meta分析[J]. 解放軍護理雜志,2021,38(8):65-68,88. DOI:10.3969/ji.ssn.1008-9993.2021.08.017. [5]洪燕玲,張麗珍,呂魏瀟,等. 有氧運動對晚期肺癌伴癌癥相關性乏力患者睡眠質量的影響[J]. 中國現代醫生,2022,60(7):174-17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