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立冬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九個節氣,冬季的第一個節氣,也是寒風乍起之時。此時萬物收藏,草木凋零,大部分地區已較寒冷,立冬養生要注意規避寒冷,以保護人體陽氣為重點。 冬季白天短,白晝為陽,夜晚長,夜晚為陰。作息宜早睡晚起,早睡有利于陽氣潛藏,遲起則利于陰精蓄積。同時要注意身體保暖,衣著適當,以免陽氣外泄。對于成年人來說,一天最好能保證 8 小時的睡眠時間,建議每晚最遲不超過11點入睡,如果晚上的睡眠時間不足,可在中午補睡半小時到一小時。充足的睡眠有利于恢復精力、養陰培元,有益于在冬季陽氣潛藏,養精蓄銳。 ![]() 部分地區的人在立冬后有游冬泳健身的習慣。但其實冬泳并不是健康、安全的運動。冬泳時大面積的皮膚都浸在冰冷的水中,極易散發陽氣、損耗傷陽氣,且氧氣消耗量大,對心肺功能的要求也高,屬于劇烈運動,稍有不慎即有可能出現意外,所以不鼓勵普通人嘗試。汗多泄氣,劇烈運動有悖于冬季陽氣伏藏之道,故冬季應忌劇烈運動。尤其是心腦血管及呼吸系統疾病患者,應禁止劇烈運動,且要避免寒冷的刺激。立冬后鍛煉宜選擇輕緩的運動,如八段錦、太極拳、散步等,以微微汗出為度,時間應選在早晨待陽光出現以后。 入冬以后,天氣逐漸寒冷,冬季為腎經所主,主封藏,冬季飲食應以保溫御寒、滋補、防燥為主,可多食山藥、紅薯、馬鈴薯、栗子、核桃等益腎養精的食物。我國北方地區天氣干燥,可多吃大棗、芝麻、干姜、紅糖等溫中散寒的食物;多吃蘿卜、梨、蘋果、柿子等潤燥之品,補充人體所需的維生素,還要注意多喝水。冬季進補宜根據地域及個體體質差異選擇食物,北方地區天氣寒冷,宜進補牛、羊肉等溫補之品;南方地區氣候溫和,應進補甘溫之品,如雞、鴨、魚類;雨量較少且氣候偏燥的高原地帶,則應以甘潤生津之品為宜。 ![]() 到了冬天之后,大家都喜歡吃熱乎的東西。的確,多吃溫熱補益的食物能強壯身體,起到御寒的作用。但養生進補也講究均衡,現代雖然冬天外界氣候冷,但人們穿得厚,住得暖,活動少,如果一味進食性熱的食物,就很容易導致胃肺火盛,所以這時候還要適當地吃些性涼的食物,正應了俗話說的“冬吃蘿卜夏吃姜”。 立冬節氣飲:暖身奶茶 ![]() 【功效】 溫暖脾胃,暖身抗寒,促進消化,增強體質。 【制作方法】 鮮牛奶 50mL,生姜 15g,紅茶 6g。白糖適量。把生姜切成片,和紅茶一起放入鍋中,加適量水,大火燒開,改小火煎煮 10 分鐘。過濾出茶湯,倒入杯中,加入牛奶和白糖,攪勻即可飲用。 【解析】 牛奶益氣養陰、強壯筋骨,生姜暖脾胃、止嘔吐,紅茶養胃、助消化。此飲可改善虛寒體質,瘦弱、怕冷、食少、胃寒吐瀉者宜多飲,熱飲更好。 【特別注意】 體內燥熱者不宜多用生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