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實中,有些父母在有出息的子女面前表現地很卑微,而在沒出息的子女面前表現地很自大。 這歸根到底,就是這類父母在年輕的時候對家庭和子女沒有做出過什么貢獻,但又可望子女成才,如果子女成才了,他們會過份地討好自己的子女;如果子女不成才,他們會過份地數落自己的子女。
這是為什么呢?
子女成才了但并不是因為父母的教育和引導而成才的,而是通過他們自己默默承受、努力拼搏而成才得,他們和父母是有一定的代溝的,其實父母也知道這里,所以知道自己的子女成才后又喜又驚,喜的是自己的子女終于成才了,驚的是自己的成才自己的教育沒有絲毫關系,以后怎么和子女相處?
于是,作為父母的他們只能在成才的子女面前低聲下氣,以圖討好子女。
這樣的父母在年輕的時候通常都是對子女非打即罵,以負面的情緒和錯誤的教育把他們的子女都“中傷”了,子女通過自己的努力成才了是一種幸運,意味著再也不用受來自親生父母的無情打擊。而不成才的子女,也繼續深受著父母的打擊,父母把他們打擊成真正的廢物才肯罷休。
現在中有很多這樣的父母,他們極其心態不好,他們年輕的時候情緒就很不穩定,想法也很負面,對家庭和孩子沒有做出什么貢獻,日后孩子成才了他們就卑微,孩子不成才他們依然那副咄咄逼人的樣子。
這樣的父母就是一個矛盾體,他們又恨孩子沒有出息,又怕孩子有出息了以后不管他們,而農村就有很多這樣的父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