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噫!好了!我中了!” 范進在得知自己中舉后,竟然因為驚喜過度,瘋了!于是他因中舉喜極而瘋的畫面,就深深地印刻在了我們的腦海中,揮之不去。 很多吃瓜群眾都覺得范進就像個一夜之間飛黃騰達的暴發戶,中個舉就瘋癲成這樣,甚至嘲笑他至今,卻很少有人知道他后來有多厲害? -1- 范進小時候家境貧寒、生活拮據,但他十分努力學習,想著有天可以通過科舉考試來改變命運,出人頭地。 后來他迎娶了一個胡姓屠戶的女兒,岳父對他這個窮書生十分瞧不起,經常對他冷嘲熱諷,范進也只能悶頭學習,因為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家境貧寒,只有自己高中了,才能改變現狀和岳父對自己的看法。 但他連續考了很多年,都沒有考中,周圍的街坊鄰居也開始對他投來了鄙夷的目光,覺得他太自不量力,考了這么多年都沒考中,家里窮得常常揭不開鍋,還不如普通的莊稼人,起碼可以讓老婆孩子吃飽。 因此范進參加科考的壓力也越來越大,甚至是年復一年地頂著罵名,依然在堅持參加科舉考試。 -2- 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終于在54歲那年考中了秀才,距離做官只是一步之遙,但這一步卻是鄉試——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內卷得十分嚴重,對于54歲的范進來說,他的年齡、家世、學習資源與其他人相比還是差很多。 于是他在街坊鄰居、親朋好友的群嘲下,繼續悶頭苦學,卻沒想到他這次真的考中了。 在范進得知自己中舉后,積壓了幾十年的情緒才得以釋放出來,畢竟中舉代表著入仕做官的資格,相當于一步登天,街坊鄰居、岳父大人立刻對他的態度發生了轉變,當地的鄉紳富豪都開始送銀子和房子,這即便是放到現代人身上,突然從貧困潦倒到一夜暴富,也可能會喜極而瘋,何況范進為了這一天已經努力了大半輩子了。 -3- 而事實上,范進并沒有真的瘋了,當他恢復意識后,就像變了一個人一樣,不再唯唯諾諾,低聲下氣,而是挺直了腰板,底氣十足地與那些以前看不起他,現在又都前來送禮巴結他的人侃侃而談。 從那以后,范進的仕途也越走越順,進京赴考,高中了進士,入朝為官,還得到了皇帝的賞識,被欽點為山東學道。 結語: “范進中舉”是一則諷刺故事,諷刺的是古時候科舉制度的弊端和封建制度對當時百姓的毒害和思想禁錮。所以范進因為中舉喜極而瘋,沒有什么可笑的。 而范進的一生是比較勵志的,不應該受到嘲諷,當他在各方面資源都不如別人的情況下,依然堅持勤學苦讀,他在那么多年的時間里,受盡白眼和嘲諷,卻從來沒有放棄過心中的理想。最終靠著自己的鍥而不舍、努力拼搏,才有了后來的成功。若是把我們換成他,可能早就放棄了,根本堅持不到中舉的那一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