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生活中一日三餐肯定是少不了的,而如果一日三餐喜歡自己做飯,那么肯定無法逃脫掉洗碗這個家務。 洗碗這個家務看似簡單,但其實里面有很多需要注意的事項。 如果不注意,不僅不能把碗筷洗干凈,反而會滋生很多細菌,對我們的身體造成較大的影響。 今天就給大家分享洗碗的幾個誤區,看看大家有沒有中招呢? 1、從不消毒 很多人覺得用洗潔精清洗碗筷,就能把碗筷清洗得特別干凈,因此不會在家里添置消毒柜。 但其實即使清洗過碗筷,碗筷在放置的過程中,同樣會滋生比較多的細菌,因此消毒柜是必需的。 也有不少人認為,只要定期地把碗筷放到鍋里煮一下,就能給碗筷消毒。 但其實開水的溫度是無法完全把細菌都給消滅掉的,碗筷上還是會有對我們身體不利的病菌,因此最好還是用消毒柜定期地給碗筷消毒,更為安全。 2、先用水泡著,空閑再洗碗 不少人吃完飯之后都比較懶,想要歇一會兒再洗碗,因此會直接把臟的碗筷放到洗碗池里用水浸泡,等有空閑的時候再去洗碗。 比較勤快的人,可能泡半小時就會去洗碗,而有的人則會到第二天才把碗筷洗了,但這樣無疑是在培養細菌。 因為臟的碗筷上有比較多的油污,再加上浸泡到水里,給細菌營造了生長的環境。 如果長時間浸泡不清洗,碗筷的表面就會有著超多的細菌。 很多腸胃不好的人,就是因為用這樣的洗碗方式,導致把細菌吃進去,所以才破壞了身體健康,造成腸胃不好。 因此我們吃完飯之后,最好能夠及時把碗筷清洗干凈。 如果有的臟污需要通過浸泡才能夠更好地清洗,那么可以適當地把碗筷放到水中浸泡一段時間。 但這個時間千萬不要超過20分鐘,以免碗筷受到細菌的污染,導致我們的身體健康受到影響。 3、洗潔精直接涂到碗筷上 有時我們可能只需要洗一到兩個碗筷,就不想要使用洗碗棉來清洗,會直接把洗潔精抹在碗上清洗。 但這樣不僅容易浪費洗潔精,導致每次洗潔精用量都超標,還有可能導致洗潔精無法清洗干凈。 而一旦洗潔精沒有沖刷干凈,我們吃了帶有洗潔精的食物之后,很容易引起腹瀉等情況。 如何正確洗碗?上面這些方式都有可能導致碗筷洗不干凈,那么怎么清洗碗筷才能把碗筷洗得干凈。同時避免細菌滋生呢? 1、碗筷不要疊放在一起 我們在清洗碗筷之前要注意,千萬不要把碗筷疊在一起。 各式各樣油膩的碗筷疊在一起會相互污染,導致細菌滋生,使得刷碗的工作量增加。 另外在洗完碗之后,也最好能夠把碗筷立起來,避免碗筷交疊在一起。 碗筷交疊在一起,很容易導致碗筷無法瀝干水分,導致細菌滋生。 2、盡快清洗碗筷 碗筷放的時間越久細菌越容易滋生,因此我們最好能夠盡快地把碗筷清洗干凈。 最好不要讓臟的碗筷放超過4小時,如果浸泡在水中的碗筷,那么盡量不要超過20分鐘。 |
|
來自: 花海游俠jfvxo0 > 《19-3.歺具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