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漢晚報》上看到過一個震驚的新聞。 17歲的李冰,一名高三學生,竟然被診斷出胃癌晚期。 李冰是一名好學的孩子,他立志要考上重點大學。 于是從高一開始,他就非常勤奮,經常挑燈夜戰,學習到凌晨才肯睡覺。在沖刺高考的高三時段,為了節省時間,他更是養成了不吃早餐的習慣。 一日三餐,只是一餐不吃,本以為不會有什么問題。 但是半年時間過去,他上腹常常會疼痛,學習緊張,他沒當回事。 直到父母發現孩子消瘦了很多,不對勁,詢問孩子身體有沒有不舒服,他說經常乏力,腹痛,稱體重更是發現下降了10多斤。 父母十分擔心,于是連忙帶李冰去醫院就診。 卻怎么都沒有想到,經過胃鏡檢查,醫院診斷孩子已是胃癌晚期,且無法接受手術治療。 這個消息對于父母來說猶如晴天霹靂。 “僅僅是沒吃早餐,怎么會這么嚴重?” 該院胃腸外科主任王輝說,年輕人患胃癌并不罕見,這些年輕患者都有一個共性,飲食不規律,經常饑一餐飽一餐;喜歡吃燒烤等重口味食品;且長期熬夜等等。 雖然早餐只是孩子生病的其中一個因素,但是不吃早餐,隨便吃早餐確是我們孩子的大多數現象。 軍事醫學科學院衛生學環境醫學研究所曾經調查2060名1-6年級的孩子,結果顯示:不能每天吃早餐的占比42.62%,只有56.75%的孩子認為早餐非常重要。 鐘南山院士曾說:“我最不同意的就是早餐馬馬虎虎。” 作為父母我們不能疏忽,不吃早餐,隨便吃早餐,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有十分不良的影響。 1.不吃早餐對孩子的影響 影響孩子的專注力 一日之計在于晨,而孩子早上的學習力依靠的就是專注力。 而孩子的專注力就來自于:早餐。 晚上休息到早上上學孩子會經歷10多個小時空腹時間,一旦早上也沒有吃早餐,會很容易產生饑餓感,導致低血糖胃痛等等問題,直接就影響孩子的專注力和學習成績。 新加坡亞歷山大醫院有研究發現:不吃早餐的學生,除注意力差、反應慢、記憶力差外,智商跟學習成績也相對較低。 2018年9月,蘇州市教育質量監測中心就根據早餐和學習成績的營養做了一次調查。 調查結果顯示:約30%學生不能做到每天都吃早餐,每天都吃早餐的孩子學業成績更好。 每天都吃早餐的學生平均分是509分,而極少吃早餐的學生平均分是437分,二者相差72分。 從極少吃早餐到逐漸增加多吃早餐,孩子成績呈現梯形增長。 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 今年年初有一則新聞。 湖北一名17歲的初中生小鑫,她正在讀初三,學習緊張壓力也大,又是走讀生。 她每天早上不得不5點多就起床去學校,結束早自習后,其他同學都去吃早飯了,她因為過于疲憊所以習慣性趴在桌上補覺。 但是沒想到,不久之后,右下腹部就開始疼,疼得人都縮成一團。 檢查發現,小鑫患上了膽結石,要做手術切除。醫生說,和她長期不吃早餐有很大的關系。 這是因為不吃早餐或少吃早餐,空腹時間過長,膽汁分泌減少,但我們身體內的膽固醇含量卻沒有改變,慢慢地,膽囊內多量膽固醇膽汁就會引起膽結石的發生。 上海市曾還曾公布一項小學生早餐調查情況:33%的學生早上都不吃早餐;貧血學生中,71%的孩子沒吃早餐;潛在營養不良的學生中,50%的孩子不吃早餐。 孩子的營養跟不跟得上,很大程度都是看早餐。 影響孩子的體重與生長發育 2017年《中國兒童肥胖報告》顯示,當前我國7歲以上的學齡兒童肥胖人數近3500萬人,而主要大城市7歲以下的肥胖兒童人數超過400萬人。 肥胖的孩子逐漸增加,不是因為現在孩子的生活條件好了,而是孩子不規律飲食,特別是不吃早餐。 孩子不吃早餐為什么會肥胖? 第一是因為,早上餓了,孩子中午就會產生強烈的饑餓感,在吃午飯時就會狼吞虎咽,吃更多的食物得到飽腹感。第二個是,早上沒有攝入能量,內分泌激素不能有一個正常的分泌過程,激素紊亂,更容易肥胖。 所以,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馬冠生教授說:兒童肥胖罪魁禍首之一就是,不吃早餐。 肥胖不僅僅是體型問題,更會影響孩子的發育,對呼吸系統、骨骼生長、以及智力都產生不良影響,還可能會得脂肪性肝病、癌癥等。 不吃早餐,實在是得不償失。 2.隨便吃早餐,也是“致命傷” 看過一個媽媽發的留言,讓人哭笑不得。 她每天給孩子的早餐,都是煮一個雞蛋,本以為雞蛋有營養又富含蛋白質,孩子吃了早上的影響就足夠了。 但是沒有想到,有一天打開孩子的抽屜發現,整片都是白花花的,全都是煮雞蛋。 單一的早餐其實不僅僅孩子會吃膩,父母的隨便敷衍,孩子的營養也跟不上。 也不要因為孩子學業繁忙,時間緊張,就隨意讓孩子在外面順路買早餐吃。 一個媽媽曾經很后悔說:“以后再也不讓孩子在外面吃早餐了!” 她家的孩子讀初中,睡得晚起得早,為了讓孩子多睡一會兒,她每天都是給錢孩子自己買早餐,可以在早讀課后空余的時間吃。 但是孩子每天路過的地方就幾個早餐店,而喜歡吃的只有做得最入味的里脊餅,于是天天順路買一個帶到學校。 超級咸的醬,添加了很多防腐劑的里脊,孩子吃了一段時間后總是說頭暈、頭痛、胸悶,嚇得她趕緊帶孩子去醫院。 醫生說:亞硝酸鹽中毒。就是因為早餐里脊餅引起的。 我們給孩子吃早餐不僅僅只是為了應付,而是要給孩子加強營養,補充蛋白質,幫助他們健康成長。 早上不是吃了東西就算是吃了早餐,吃了有營養的東西才算是好的早餐。 俗話說:“早餐是金,午餐是銀,晚餐是銅”。 去年張文宏醫生在一個采訪中就說:“一定要吃高營養、高蛋白的東西,每天早上準備充足的牛奶,充足的雞蛋,吃了再去上學,早上不許吃粥。” 給孩子吃上營養的早餐,是刻不容緩的事情。 3.孩子的早餐應該吃什么? 營養學家埃爾德也說: 在夜間,身體動用了大量的能量儲備進行生長和修復。吃上營養均衡的早餐,可以補充我們夜間所消耗的能量,以及蛋白質和鈣。 什么是營養的早餐? 《孩子愛吃的花式營養早餐》書籍中說營養的早餐可以分為四大類:① 谷類;② 肉和蛋等動物性食品;③ 奶和豆及其制品;④ 蔬菜和水果。 營養充足的早餐是:早餐中包含了這四大類食物。 營養比較充足的早餐是:只包含了其中三類。 營養不充足的早餐是:只包含了其中兩類或兩類以下。 所以我們給孩子的早餐要學會營養多樣,均衡搭配。最好的比例占比是:谷類及薯類占51.47%,肉類及蛋類占71.51%,奶及奶制品類占69.01%,豆類及豆制品占35.73%,新鮮蔬菜占33.19%,新鮮水果占17.06%。 ![]() 優質蛋白質 孩子的生長發育速度快,器官對優質蛋白質的需求也高。 所以,我們給孩子準備早餐,最好每天能夠有富含蛋白質的食品,比如雞蛋、魚、蝦、肉、奶制品及豆制品等。 鈣質 孩子生長發育發育最需要的就是鈣質,每天早上不要忘了給孩子補鈣。 鈣質不僅有助于長高,還有助于孩子保持敏捷的思維能力。 豐富的鈣質,可以多吃些牛奶、豆制品、骨髓、蝦皮、芝麻和海產品等。 蔬菜 蔬菜中富含維生素 C 和葉酸,多吃蔬菜能幫助孩子達到體內的酸堿平衡,消除亞健康。 早上適當給孩子搭配蔬菜,可以選擇簡單的烹飪方式,比如清炒、涼拌等,方便烹煮也清淡。 還有大米、小米、小紅豆等,也是富含植物蛋白質的五谷類。 少量水果、堅果 據調查顯示,中國平均每人每天水果攝入不到50g,距離推薦的200~350g每天有很大距離。 我們每天早餐中可以增加少量水果,水果中含有各種水溶性維生素和礦物質,較好吸收。 堅果的能量高,可以持續給孩子提供能量。每天搭配少量堅果,可以讓孩子保證上午能量供應。 ![]() 吃早餐不是一件小事,它關乎孩子的健康和成長,還有智力。 歲月漫漫,世事無常,最美好的愿景就是: 一家人,一日三餐,一年四季。 那么,美好的一天從給孩子做一頓美味營養的早餐開始吧! ![]() “您的分享,是對我們最大的鼓勵” *參考資料:書籍:《巧廚娘,孩子的營養早餐》、《孩子愛吃的花式營養早餐》;新華網:《肥胖和超重有啥區別?揭開兒童肥胖的真相》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青欖家長地帶(ID:educool):100萬中小學生家長聚集地,傳播科學的教育理念、實用的教育方法,讓育兒變得更輕松;研發并提供各學科趣味小課,讓孩子愛上學習。作者:青欖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