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變后,日本占據東北,成立偽滿洲國。又于1933年2月發動熱河戰役,全據東北四省(奉天、吉林、熱河、黑龍江)。1935年日本再次挑起華北事變,推動華北五省自治,妄圖將華北變成第二個“偽滿洲國”。到1936年,日軍已從東、西、北三面包圍了北平(今北京)。 北方為駐熱河的日本關東軍一部及偽蒙偽軍,東方為偽冀東自治政府偽軍,西側為駐扎在豐臺(重要鐵路樞紐)的中國駐屯軍。另外天津日租界還駐扎有日軍部隊(八國聯軍侵華后列強以保護租界僑民為由駐軍中國)。 而北平周邊守軍為國軍29軍,全軍兵力在3萬左右。該軍在長城抗戰中作戰勇猛,以大刀聞名。另有石友三統轄的4個河北保安旅(戰斗力不強,有的干脆直接變偽軍)。 ![]() 29軍軍旗 ![]() 29軍大刀 ![]() 七七事變時北平周邊形式圖 1937年7月7日夜,豐臺的日本駐軍在未通知中國地方當局的情況下,徑自在中國駐軍陣地附近舉行所謂軍事演習,并詭稱有一名日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北平西南的宛平縣城搜查,被中國駐軍嚴詞拒絕,日軍隨即向宛平城和盧溝橋發動進攻。中國駐軍第29軍37師219團奮起還擊,進行了頑強的抵抗 。正式揭開了全面抗戰的序幕。 ![]() 事變爆發后東交民巷日本軍營門口戒嚴場景 進攻宛平的日軍為一個中隊,附4門山炮和一個機槍小隊。7月8日拂曉5點,日軍從東、東南及東北包圍宛平,要求進城,被219團團長吉星昌嚴詞拒絕。日軍遂向城內開炮,掩護步兵前進。守軍先不開槍,等日軍前進至300米左右時突然開火,日軍傷亡頗多。 同時,日軍攻擊盧溝橋鐵橋(橋上駐有我軍一個連),雙方爭奪鐵橋,極為慘烈,日軍一度占領橋南端。9日拂曉,長辛店國軍馳援,與橋北守軍夾擊橋南日軍,將該股日軍悉數殲滅。 ![]() 盧溝橋橋頭的日軍 ![]() 守備盧溝橋的29軍官兵 ![]() 守望盧溝橋 過7月8、9兩日戰事,中日雙方均有增援,戰事開始擴大。10日日本特務機關向29軍洽商,認為事出誤會,希望停戰,并提出一系列條件。實際上日方此舉不過是為了調集兵力組織進攻而拖延時間。 ![]() 29軍將士的陣地,背上的大刀是該軍的標志 7月16日,日本關東軍20師團已經運抵天津,第1獨立混成旅團運抵北平沙河鎮,同時組建臨時航空兵團。此時北平周邊敵我力量對比已出現傾斜。 7月25日因日軍挑起北平廣安門事件,我29軍派一個旅附炮兵1營,進攻豐臺。戰斗極為順利,至中午已占領豐臺大部隊分。但下午4點,天津方向日軍到達支援,我軍攻勢被擊潰。當晚日軍追擊至廊坊車站,雙方激戰各有傷亡,26日廊坊淪陷。 27日,日軍第20師團對通縣、團河、小湯山等地第29軍駐軍發動襲擊。守軍分別退至南苑和北苑。28日,日軍在飛機、炮兵支援下,對駐守南苑的第29軍特務旅、第38師第114旅、騎兵第9師以及一個軍訓學生團(北平大學生,1700人)發起攻擊。戰斗一打響,炮火就集中在學生團駐地。學生團雖已遭傷亡,但依然與日軍展開白刃戰。而這些學兵領到槍支才幾個小時。1700人的學兵團,最終活著回到北平的只有600人。 下午4時,南苑守軍開始撤退到大紅門一帶時,不料落入日軍第2聯隊(該聯隊在通州平定偽軍起義,被急調而來)的伏擊圈。日軍以機關槍、迫擊炮等武器猛烈射擊,飛機猛烈轟炸,守軍遭到重創。7000余人的守軍在南苑保衛戰中犧牲5000人之多,大部分犧牲于大紅門這次戰斗中。佟麟閣(時年45歲)、趙登禹(時年39歲)兩位將軍在這里壯烈殉國。佟麟閣將軍成為抗戰犧牲的第一位將級軍官。 ![]() 南苑戰斗示意圖 ![]() 佟麟閣、趙登禹兩位將軍 南苑保衛戰的失敗,導致宋哲元下令放棄北平。當晚,29軍全線南撤,向保定轉移。軍隊撤離北京之時,圍攻盧溝橋的日軍正用火炮轟擊長辛店火車站。 ![]() 攻占長辛店火車站的日軍正在卸下大量的武器彈藥 北平被棄守的當天,在北平的日軍特務機關長松井太久郎,便指使老牌漢奸江朝宗,出面組織“北平地方維持會”。8月1日,偽北平市地方維持會在中南海豐澤園宣告正式成立,這也是日本在全面侵華之后成立的一個維持會。 ![]() 北京地方維持會,日本占領北平后將北平改回北京 7月28日,駐扎天津的29軍38師(師長張自忠在北平)在得知日軍圍攻南苑時,副師長李文田調集天津保安隊配合本部人馬分別向海光寺、天津總站、東站等除日軍進攻。 ![]() 左上:日軍在天津東馬路設置防御工事(東馬路南側為日租界);下發兩圖:38師與日軍在天津市內戰斗痕跡。 28日夜間,在接到北平棄守的消息后,即停止攻擊。29日清晨38師各部紛紛撤退,日軍開始組織反攻,38師死傷極多,30日天津遂告淪陷。 8月4日,日軍正式入城北平。 ![]() 日軍騎兵由廣安門入城 ![]() 前門樓子日軍入城 ![]() 進入北平后在西苑洗澡的日軍 ![]() 天安門上掛起的“建設東亞新秩序”標語 ![]() 日軍在天壇升起膏藥旗 ![]() 日軍騎兵在天津大馬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