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戰場》故事梗概 故事發生在 1934 年~ 1943 年的華北、華中。兒時的彭雄峰隨父在濟南福田洋行打工。他與日本小孩在玩耍時偶然發現日軍秘密,父親為了保護他,被日特殺害。彭雄峰逃出洋行浪跡濟南火車站拾煤渣。為了回江西老家,他爬上南去火車,可火車卻被北伐的國民革命軍24師征用到了武昌;小彭雄峰也被24 師收為學兵。彭雄峰隨國民革命軍第 11 軍 24 師奔赴江西南昌參加南昌起義。戰后,彭雄峰因人小,思家迫切,私自逃回永新老家。到家后看到家里卻斷垣殘壁,便只身尋找部隊。在井岡山他參加王佐部成為了小紅軍。在富田戰斗中,一人奪回機槍一挺、駁殼槍三只,步槍一肩。被首長彭雪楓嘉獎;長征前被送到紅大高級干部班學習,師首長送他一本《康熙字典》,教會他反切查字。從此彭雄峰在紅軍、八路軍、新四軍大熔爐里,在黨和首長的關懷和培養下成為了能征善戰、橫掃日寇,能撰寫軍事著作的我軍高級將領。 本劇通過新四軍老兵任維珍口述歷史故事開場。1934年國民黨政府奉行攘外必先安內政策。蔣介石政權對外屈從日本帝國主義淫威,先后簽訂了《塘沽協定》、《秦土協定》爾后又頒布了《敦睦鄰邦令》。得寸進尺的日本帝國主義利用塘沽港走私鴉片、白銀、軍火等物資,拒不承認我國三海里海關權。對內,蔣介石親發動對中央蘇區圍剿;大肆抓捕共產黨人;企圖撲滅愛國軍人和民眾反日怒火。程老師是任維珍在南口女中的班主任,因她有進步書籍和腳大被國民黨特務逮捕;在華北運動會上南口師生羞辱日本駐屯軍。日本駐屯軍又強占津埠土地修建機場,既而炮轟學校引發平津兩地學潮。同學們委派任維珍去找大學校長的父親請求時任河北省主席余學宗釋放程老師,讓同學復課。此時,日本軍方正企圖漢奸在華北制造第二滿洲國,以逐步實現他們侵華野心。日特也脅迫余學宗參與華北自治。日本軍方為了達到這一目的。他們采用威逼利誘等手段。扣押了余主席的兒子,任維珍和復興社特務嚴復參與營救余公子行動。日本特務鐵木一雄設計對余學宗采用拉攏、威脅、利誘,同時又在津埠市炮制金融擠兌。余學宗為了民族大義,嚴辭拒絕日本人,并嚴懲日特活動。日特不甘遭受失敗,繼而采用連環計刺殺余學宗。余派 113 師用大炮對準日本駐屯軍。日本政府遂照會蔣介石政權。國民政府也對余學宗反日行為大為不滿,為了平息事態,蔣介石同意日本人提出的諸多喪權辱國條件。批準何應欽與日本駐屯軍司令梅津美治郎又簽訂《何梅協定》。又將余學宗調離河北省。 任維珍從此對帝國主義和反動派愈加憎惡。她不顧父母和余學宗的勸說到 香港或海外讀書,義無反顧的參加 12.9 學生運動;長大后光榮加入我黨。 1938 年任維珍被組織安排到延安學習。在延安與教員彭雄峰互生情愫,互換定情信物。彭雄峰卻接到上級命令歸建,擔任八路軍第戊師前梯隊司令員向山東開拔; 前梯隊歷盡艱難和數次戰斗,突破日軍多道封鎖線和圍剿,終進山東。彭雄峰并在東汶寧、 費北建立了抗日根據地。他抽空給任維珍寫的信卻被軍郵以查無此人退回。 1939 年余學宗也奉蔣介石之命,率 51 軍、57 軍部從豫北至蘇北一路與日軍搏殺,歷盡艱辛挺進了魯中。余學宗在我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感召下,默認戰區中共組織的活動,卻遭到戰區政治部主任嚴復的極力反對,并稟報蔣介石。山東省主席沈洪列也希望與余學宗分享權力,而發生內斗。 國民黨五屆五中全會命令各地溶共、限共、反共。戰區要求徐向前總指揮和余學宗前往沂蒙西畢村談判國共防區劃分時。被費城據點日軍偵知,并派出 800 余人馬向談判地發起猛烈進攻。彭雄峰率一連戰士阻擊日軍,掩護徐、余安全撤離。 在沂蒙反掃蕩時彭雄峰負傷,在養傷時,眺望祖國的山河,在崖壁上鑿出“山清水秀”四個蒼遒雄渾的大字。護理他多月的婦女主任唐可,在道長的撮合下請求組織批準她與彭雄峰結婚。羅政委因任維珍在戰區機要崗位的特殊性便找理由不予批準。 彭雄峰因與嚴復參加青鳥市打擊日軍偽鈔專家和給任維珍信件退回事件。他被視為托派分子而遭到拘押。彭雄峰被羅政委解救之后,奉命擔任湖西支隊司令員趕赴湖西收復湖西偽化失地。他率部橫掃頑軍,錯打盟軍,恢復和鞏固了湖西根據地。日軍再次掃蕩湖西時,彭雄峰孤膽入頑軍部調停摩擦;司令部在撤退時遭遇日軍機械化部隊,他只身騎上白馬手提機槍與鬼子沸血對決,被日軍喻為白馬將軍。同時掩護地方黨組織微湖百帆大西撤。而友軍不聽湖西支隊建議,整團被日軍屠殺于微湖之中。 1941年彭雄峰調任新四軍丙師參謀長。日軍對鹽埠根據地大舉掃蕩。他和黃師長反對保衛鹽埠被上級批評,黃、彭據理力爭,說服軍部轉移。既而協助黃師長指揮,取得反掃蕩勝利;彭雄峰親自指揮攻破日軍宣稱的模范堡壘工事。年底,由于山縱出了叛徒,任維珍奉命撤離戰區司令部赴新四軍軍部工作,她到丙師給陳毅送電報時,巧遇彭雄峰與野戰醫院金大夫結婚;她便要求調離新四軍到地方工作,從此一蹶不振。可金大夫因難產不幸離世。彭雄峰誓不再婚,全力投入新四軍軍事叢書編著,為我軍正規化建設努力工作。黃師長夫婦告誡彭雄峰生活還要繼續,并撮合彭雄峰與任維珍最終結婚。 1943年春。毛主席親自批準彭雄峰等戰將赴延安深造。在去延安途中突遭日軍阻擊,壯烈犧牲。時年 29 歲。羅政委電報向黃師長要人,并在日軍炮火下為英烈修建19.43米高的豐碑。 思想內涵 普羅大眾的命運與國家命運是密不可分的。特別是在國破家亡、民不聊生的年代,報國救亡是那個時代仁人志士為之奮斗的無悔人生。本劇展示了八路軍東進,國軍北上入魯共同抗日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 以小見大反映這一歷史時期的政治角逐、軍事戰爭、人民戰爭。通過跌宕起伏的矛盾沖突展示了以彭雄峰為代表英雄群體所具備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揭示了中國人民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團結一致、不屈不撓的抗擊日本侵略者;我黨我軍只有與人民群眾生死與共、水乳交融才能完成中華民族復興偉業這一顛撲不破的真理。 本劇從政治性、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類比來刻畫和突出我軍戰略思想、指揮藝術、戰術謀劃以及鮮明的人物性格。同時展現了不同人物在抗日戰爭時期的眾生相。 創作歷程 二作者是橋梁高級工程師與天線工程師。均為工科出身,沒有編劇專業知識背景和寫作專業技能。難免出現這樣或那樣的不足。 超然就職于四川蜀道集團。在2015年到山東招投標時到某紀念館看到一本東北軍用圖書社1947年出版的一本發黃的老書《諜報勤務》。里面有毛主席、周恩來、王稼祥、滕代遠為書所的提字。作者之一彭雄1941年寫與蘇北。此書為我軍較早的軍事教科書之一。書中內容非常具體、詳實、實用,不遜現代認識。紀念館了解到作者彭雄是一位沒有在正規學校讀過書,只在紅軍、八路軍、新四軍成長起來的。顛覆了劇作者對八路軍、新四軍是大老粗的認知。于是本人拍照留存?;卮ê螅谒押┛蜕蠈懥艘黄}為《共軍的諜報培訓教材《諜報勤務》的文章,沒想IP引起眾多網友很大反響和評論,點擊量爆燃,各大平臺相繼轉載。作者出于對英烈的敬仰,開始查閱相關資料。利用業余時間到國圖、山東和江蘇檔案館等查閱檔案,復印了《先鋒》雜志原件;又花費1.5萬元拍買了《諜報勤務》一書細心研讀原書和文章,作者對英雄人物的崇拜之心油然而生。對原型人物也倍感崇敬。 作者也立志利用業余時間將湮沒在歷史長河中的主人公故事、成長經歷,鮮明的個性以虛實結合,藝術形式為英烈樹碑立傳,以此宣揚中華兒女的家國情懷。做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 作者在 2015 年寫出電視劇大綱,并于 二0一五年三月至九月,又沿英烈足跡到實地采風、并搜集和整理資料,同時查閱了相關戰友的回憶錄、文史資料;復印大批檔案,形成了數百萬字素材,并制成小卡片。歷時五年成形47集120萬余字書稿,于 2020 年完成著作權登記,原名為《沸血雄兵》證號:(川作登字-2021-A-00037289)。在專家的建議下,又歷時三年,四次改稿。將劇名改為《戰場》。作者在此向主人公原型的警衛員賀志山將軍及家屬所提供的相關素材,表示深深感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