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對俄制裁緊追不舍,俄羅斯加速“向東轉”,中俄貿易在能源、糧食等多個領域不斷擴大,這也導致兩國貨運壓力驟增,雙方不得不采用其他辦法緩解交通壓力。建浮橋,就是邊境口岸緩解交通緊張的方法之一。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27日報道,中國黑龍江省蘿北縣人民政府日前發布消息,稱中方已經對蘿北口岸和俄羅斯猶太自治州阿穆爾澤特口岸間橫跨阿穆爾河的浮橋進行了技術驗收。 ![]() 中俄跨境浮橋 浮橋技術驗收工作需中俄雙方共同完成,目前中方已經完成對浮橋各處的技術狀況檢查,和浮橋冬季運行情況評估。只等俄方驗收完成后,正式投入使用。 這座橫跨阿穆爾河的浮橋前后建造時間僅有18天,全長900米,鋪設34節浮箱,是中俄邊境最長的一座浮橋,主要用于兩國貨物運輸。在使用過程中,浮橋將不對運輸車輛的噸位設限,以有效縮短貨物運輸時間。按照計劃,中方計劃在中俄邊境建造兩座這樣浮橋。 建造浮橋并不是什么新鮮事。此前,阿穆爾澤特-蘿北口岸就曾在貨物運輸繁忙時建過浮橋。不過之前使用浮橋是因為中俄缺少穩定的國際運輸路線,現在中俄跨境公路、鐵路橋已經通車,為何還得用浮橋緩解運輸壓力? ![]() 俄羅斯駁船在中國黑河港附近開航 第一點,中俄貿易大幅增加。受俄烏沖突和西方對俄制裁影響,俄羅斯出口歐洲受限,對此,為減少損失,保證國家經濟活力和運行,俄總統普京下令將市場“向東轉”。坐擁東亞最大市場的中國,自然是俄羅斯的首要目標,大量俄羅斯能源、糧食等產品涌入,兩國邊境口岸運輸壓力驟增。 今年1-10月,中俄雙邊貿易額同比增長30%。同時,中俄能源貿易額今年增長達64%,石油、天然氣、煤炭等能源貿易量增長約10%。如,7月份,中國從俄羅斯進口煤炭742.1萬噸,進口石油714.5萬噸。截至當時,俄羅斯已連續3個月位居中國石油供應國榜首。 俄羅斯除了豐富的能源,糧食也不少,自然也想賣到中國。俄方為此還提出建中俄新糧食陸路走廊。如前幾天就有一輛裝有70個集裝箱的列車從俄羅斯發車,直接運往中國,每個集裝箱中滿載大麥。 ![]() 中俄黑龍江跨境公路橋 如此種種,中俄邊境口岸會有多“熱鬧”,可想而知。中方理解俄羅斯的難處,也歡迎俄羅斯物美價廉的商品。 第二點,中俄兩座跨境大橋剛建成通車,本身基礎設施跟不上,運力也沒有被開發到極致,這是俄方之前已經承認過的,這導致中俄跨境大橋堵車頻繁。以中俄黑龍江公路大橋為例,俄方就大橋運營時間與中方談判,將原16個小時的運營時間修改為24小時全天候運營,這樣能使大橋通車數量從每天70-150輛,增加至190輛。這項規定將于明年1月3日起實施,但每天只增加40輛過境車輛很明顯是不夠的,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堵車問題。 ![]() 中國購買大量俄羅斯煤炭 這就需要中俄在邊境建造更多的跨境交通路線和開放更多的邊境口岸,而這也是建造浮橋的第三點原因所在。但有俄媒透露,兩國邊境處原本有10個口岸計劃進行現代化改造和建設,現在這一時間被平均推遲了1年,大部分將在3-4年內投入運行。所謂遠水解不了近渴,幾年后才能投入使用的口岸,現在根本起不了作用。 以上只是使用浮橋的主要原因,其他一些諸如雙方記賬結算體系不成熟等原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邊境物流運輸。但就如中國駐法大使盧沙野曾說的那樣,中國和俄羅斯之間的合作是沒有上限的。只要中俄齊心共同建設兩國邊境口岸,雙方貿易合作將日益深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