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親見面交流會首先詢問祖籍哪里?先祖是誰?是否有家譜?這樣可以確定先祖遷徙以及世系傳承。尋根問祖或者認祖歸宗,都要依據家譜記載確定。家譜是家族的優秀文化傳承和歷史記載,也是家族繁榮昌盛的標志。只有家族興盛、人才輩出,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和社會影響才能夠編修家譜。家譜會記載家族遷徙、家訓、輩名、塋田等內容,更重要的就是血脈傳承的世系,可以說是家族的百科全書。上個世紀的政治運動曾經把家譜歸入封建產物,大肆焚毀,造成歷史積攢留下的這些家族文字記載損失巨大。而在日本、美國等國外和臺灣港澳地區的圖書館卻保存大量的中國古老家譜。所以,家族能保存下來家譜很不容易。那現在要如何保護、傳承和利用老的家譜呢?1、過去老譜多數是木質刻板印刷,用紙多為草紙或者毛邊紙,由于年代久遠和保存不當,極容易蟲蛀、鼠咬、潮濕、銹蝕、火焚等損壞,因此保護就顯得格外重要,前輩等有識之士會去捐獻藏書館機構保存。這些機構有非常專業的人員和條件保存古籍,等需要時可以借閱參考。也有些藏書機構把古籍掃描電子版保存,原件一般不讓示眾。民眾可以通過正常渠道付費得到電子版復制印刷件。2、老譜家藏一般多散落在宗親家里,有的家族為了防止老譜丟失滅失,會復制印刷多份老譜,或者通過復制成電子版保存。復制過程中要注意由于老譜普遍紙質脆弱,在掃描復制中要注意對老譜的愛惜保護。3、有些家族為了增加新續族譜的權威和可信性,也會把老譜掃描印刷在新譜中。如果老譜頁碼太多,可以只把前面先祖部分復制印刷。4、老譜可以作為新修族譜的模板樣式。過去修譜有兩個基本樣式,一定歐式吊線圖世系和蘇式文字為主兩種格式。歐式圖表樣式一目了然,蘇式文字記載更符合過去中國文字記載的習慣。后人在修譜時,不但要參照老譜內容,也可以沿襲古制。可以大的樣式尊古,小的可以發展創新,與時俱進。5、老譜是認祖歸宗和尋根問族的重要依據。不管宗親遷徙多遠、時間多長,都會把珍藏的老譜傳給后世子孫,取名也會按照先祖家譜確定的輩名,因此老譜和輩名這兩個是判斷是否一個先祖本家的重要依據。6、老譜記載相對簡單,一般會記載娶氏姓氏、生卒年月、功名成就、墓葬位置朝向,以及子女情況。多數老譜女子不入譜,多數連名字都不出現。現在修譜可以記載更多的內容,提倡男女平等,女子也可以列在世系中。7、新修族譜除了家族和宗親珍藏,還可以捐贈各級圖書機構保存,圖書館都有專門的接收民間捐贈的辦事機構和人員,這樣所修家譜會更穩妥的保護和傳承。總之,老譜彌足珍貴,一定要愛惜傳承利用好。沒有老譜的可以創修族譜,你的后代子孫就有了修譜的依據,更容易續修族譜。家譜文化是中華文化的優秀代表,讓中華古老的文化精髓得以傳承,讓百姓家族世代繁榮昌盛,傳續永久。 |
|
來自: xianfengdui111 > 《學習強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