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武當武術傳人鐘云龍道長曾坦言,其師父郭高一老道長最后傳給他的核心技藝中有“金絲纏腕”的功法。從“纏”字我們不難理解,該類功法有個顯著特征:即其運動軌跡以螺旋形為主。接下來,我們要討論的話題就與此有關。 在不少太極拳理論中,我們會經常會看到“纏絲勁”、“螺旋勁”、“邁步如臨淵,運勁如抽絲”之類的字句。其實,“螺旋”、“纏絲”都是對武當太極拳特有的運動軌跡的形象描述,也是武當太極拳與其他外家拳法及市面上大部分健身運動模式最重要的區別之一(以下我們統一用“螺旋勁”來概述)。 01、太極拳螺旋勁的重要性武當太極拳所呈現的螺旋勁其實暗合地球及其他無量宇宙星體的基本運動模式、萬物生長的內在常態結構;是萬物維系、固存和提升生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為何太極拳能養生的重要依據;更是道家陰陽五行、八卦理論的重要詮釋和運用。 太極拳法的運動路線如(槍)炮彈經由(槍)炮管的來福線后,在空氣中,以極快的速度,做螺旋形運動,同時,又兼具拋物線的運動軌跡。 ![]() Δ 某坦克炮管前端來福線特寫(網絡) 02、螺旋勁的實現方式一般而言,螺旋勁主要是通過腰胯旋擰帶動腿腳做由內向外的弧形運動;或掌、拳、肘及肩部做由內(外)而外(內)的順逆時針翻轉運動,以至于太極拳拳架在大部分的情況下都是呈現這類螺旋運動。 從某種程度上講,從各類螺旋勁的表現情況可以看出某人打太極有沒有一點“樣子”的依據,也是少數內家拳大家口傳心授中的核心心法之一。 ![]() 03、老道長所傳核心功法武當武術傳人鐘云龍道長曾坦言,其師父郭高一老道長最后傳給他的核心技藝中就有“金絲纏腕”的功法。大家應該不難理解,該類功法的基本運動模式應該就是螺旋形的,至于該類功法的練法、心法和具體用法,我們這里不做陳述,而有心、有緣的拳友哪天或許能得到系統真傳也說不一定。 ![]() 04、練太極須身心高度協調此外,大家不要忘記或忽略了這樣一個練拳常識:練習太極的過程是身心高度協調、統一參與的過程,而非身體某一兩個部位的動作,也就是練太極須“完整一氣”、“上下、前后、左右相隨”連貫(“綿延不絕”)和身心內外協調。否則,拳架就會僵硬、呆滯而毫無神韻、生氣。 ![]() 05、螺旋勁的運用模式在順逆兩種基本螺旋勁的基礎上,拳家根據技擊(攻防)的需要,衍生出很多的其他螺旋形式,如以下肢的螺旋轉腿,中盤腰、背和胯所呈現的擰裹、轉脊動作;而上肢有旋腕、轉膀(肘)等多種綜合螺旋運動模式——共同組成了對不同方位、不同運動方式的左右、上下、內外、大小、進退等多種螺旋勁道的輸出。 由上可知,太極拳的螺旋勁是在“一動無有不動”、周身相隨的運動體系中協調完成的。其若用某種形象的運動模式來形容則是多種“立體圓”、“弧形”軌跡的綜合呈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