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農家樂”審美的代表,不得不提到一個人——乾隆,自從2017年《國家寶藏》第一期播出后,這便成了他揮之不去的標簽。 作為一名充滿傳奇色彩的皇帝,乾隆總是能給我們帶來無盡的樂趣。比如說,這幾年被人們瘋狂吐槽的“蓋章狂魔”,還有和父親雍正差距極大的“土味審美”。 乾隆的審美則脫離了高冷的范疇,喜慶熱鬧、富麗堂皇,繁縟堆砌的風格怎么看都有一種東北土炕大花襖的感覺。 然而,雖然這位皇帝的審美品位堪稱“農家樂”級別,并不遺余力地向世人證明了審美不是靠血緣關系繼承的,但他作為一代帝王,并非沒有藝術上的“突出”造詣。 《快雪時晴帖》被認為是中國古代最高書法藝術成就之一,為東晉書法家王羲之創作的行書書法作品。 全文僅28字,總長5.5米,全文僅28字,其他都是批注和印章! 據不完全統計,此《快雪時晴帖》上共有220枚印章,乾隆爺的印章至少有172枚。 △《快雪時晴帖》局部 《乾隆寶藪》 就是乾隆的專屬印譜,記錄了乾隆印璽1000余方,其中常用的有500余方,比妹子們的口紅色號還要多! △乾隆部分印璽 其實一開始,乾隆蓋章是為了書畫分類。 作為一代帝王,乾隆爺收藏的書畫多如牛毛,管理是一大難事。 乾隆九年,乾隆爺主持開展編撰《秘殿珠林》和《石渠寶笈》工作,前者收錄佛、道性質的宗教畫,后者則記錄清朝歷代皇帝的墨寶以及歷代名人書畫。 △近代出版的《秘殿珠林》和《石渠寶笈》 面對著幾千件作品的分類和編撰,最一目了然的辦法就是蓋分類印章。 如收藏年代蓋印“乾隆御覽之寶”;所屬項目蓋印“秘殿珠林”、“石渠寶笈”;收藏位置蓋印“乾清宮精鑒”、“養心殿精鑒”、“三希堂精鑒”…… △左“秘殿珠林”,右“石渠寶笈” 另外,乾隆爺還根據美術風格和珍貴程度,將書畫分為次等品與上等品。 次等品會蓋上收藏年代印章、所屬項目印章、收藏位置印章這三種章。 但如果是上等品,則要在此基礎上再加蓋三枚“乾隆鑒賞”、“三希堂精鑒璽”、“宜子孫”。 努力想把自己變成文藝青年的乾隆,這一生至少畫了1400多幅畫,雖說靈感是一種比較抽象的,可遇不可求的東西,但到了乾隆這里卻一抓一大把,擋都擋不住! 村口的杏花開了,朕要把它粉中透紅的神韻畫出來! 地里的蘿卜熟了,它那水靈靈、胖乎乎的樣子真可愛。 其實,在懂畫的行家看來,乾隆的這點繪畫功底,實在不值一提。院體花鳥畫多以工整細膩、細節繁復而寫實逼真為主,如果沒有一定的天賦和技能,效果只是“照貓畫虎”。 李迪《雞雛待飼圖》原圖 而乾隆臨摹的這幅圖,除了造型比較相似以外,那驚愕而呆萌的表情,都可以拿來做表情包了,與原圖簡直大相徑庭。 乾隆臨摹圖 聰明的皇帝可能覺察到自己技不如人,于是干脆放棄了寫實畫,專攻“任性”余地比較大的寫意畫,這下不會相形見絀了吧! 《多祿圖》 嗯,來個局部特寫鏡頭,感覺自己萌萌噠! 此為乾隆為祝賀母親八十壽辰而創作 望著一江春水發呆的鳧,伸長了脖子在守候誰的歸期? 鳧內心os:皇上,您就別黑我了吧! 下面的呆鳧同款,同樣出自于靈魂畫家乾隆之手。 作為元代大家趙孟頫的腦殘粉,乾隆當然不肯錯過,每次看到他的畫作,必然要臨摹一番! 乾隆仿趙孟頫《汀草文鴛圖》 這只鳥的發際線這么靠后,一定很聰明吧?! 不過你可別小看它,這幅畫最近以1200萬的價格拍賣出去,怎么樣,貧窮有沒有限制你的想象力? 雖然乾隆一生作畫無數,堪稱高產。 但是畫技實在一般,為免后人笑話,有損尊嚴,遂毀掉了大部分畫作,只有少數較好的被保存下來,主要藏于故宮博物院中。 乾隆是中國帝王中極為自信的一位,自稱十全老人,這讓他在瓷器上也要“與眾不同”。 清乾隆各種釉彩大瓶,就是乾隆的炫技之作。(這也是他被吐槽的原因) 清乾隆瓷母瓶,也叫各色釉大瓶。 這件“各色釉彩大瓶”自口沿至底足,集合琺瑯彩、仿汝釉、青花纏枝紋、松石綠釉、仿鈞釉、斗彩、粉青釉、藍釉描金及開光圖案、仿哥釉及仿官釉等十余種裝飾于一身,將高溫、低溫釉,釉上、釉下彩繪于一器,可以說是清代高超制瓷工藝的杰出代表。 清乾隆 粉彩百花紋膽瓶,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對乾隆來說,求變是這一時期很多御窯產品的主要需求,在表現手法比前人多的多的情況下,進行各類大膽的創新。 新的環境造就新的價值取向,也豐富了更多的藝術審美。風格華麗熱烈的彩瓷正迎合了當時新興市民富商階層的審美趣味,并且為之后成為瓷器藝術發展的主流奠定了基礎。 清乾隆 黃地粉彩蓮花紋尊,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清乾隆 粉地粉彩纏枝紋天球瓶,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清乾隆 琺瑯彩錦堂富貴橄欖瓶,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乾隆 粉彩錦地花卉紋燈籠瓶,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清乾隆 紫地粉彩開光百鹿圖尊,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清乾隆 粉彩暗八仙鏤空轉心瓶,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清乾隆天藍地開光鏤空粉彩轉心瓶,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清乾隆松石綠地礬紅彩云蝠紋葫蘆瓶,口徑3.5厘米,底徑11.4厘米,高33.3厘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這些彩瓷通體以彩釉為地,布滿軋道卷草,其上用紅、藍、粉紅、黃、白等琺瑯彩繪花卉和含有祝福意義的蝙蝠,人物畫等各種元素。 每一件器物都是極為立體的宮廷用品,充分體現了乾隆時期琺瑯彩華麗繁縟的風格。 不得不說,他才是走在潮流最前端的人。 清代 郎世寧 《乾隆皇帝大閱圖》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或許在我們今天看來,這種繁復瑰麗、雍容奢華的審美風格略顯“土味”,并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但卻絕不能僅用“農家樂”幾個字來概括,它是當時中國與歐洲的上流社會所認可的產物,深刻地體現了18世紀東西方在高度交流中互相影響的時代特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