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梔射郁湯——耿鑒庭 組成 枇粑葉12克,七葉一枝花12克,陳蘿卜纓12克,牡丹花瓣10克,郁金10克,連翹10克,梔子花10克,射干10克,甘草6克。 功能 通經絡,活血脈,行水理氣。 主治 急性關下喉痹(急性會厭炎)。 用法 1.上方用冷水浸泡后煎服,煎時以水量淹沒全藥為度,細火煎煮二次; 2.首煎30分鐘,二煎15分鐘,取汁為300毫升,分兩次服用。 方解 1.此方以丹皮、桅子為主,重在入心包與三焦,但需用紅色牡丹花瓣與桅子花。如一時無著,可用丹皮與桅子; 2.取射干、郁金為輔,主在散結開郁,射干取金黃色長桿者為佳,郁金則需用川郁金; 3.枇杷葉、甘草、陳蘿卜纓為使,甘草和中,調和諸藥; 4.陳蘿卜纓經特殊炮制后亦能下氣消痰; 5.枇杷葉走陽明入太陰,止嘔下氣,定咳消痰; 6.連翹、七葉一枝花為佐,連翹入心,長于清熱敗毒。七葉一枝花入肝,但以去膿、解毒為優。 按語 本方數者配合,可起散腫解結、清理食道之作用。若一時不能解,可先用金鎖銀開,漱喉,通血脈,消水腫。亦可加前萌、馬勃之類,以通竅散結。 此方本非耿家所制,乃來自東阿劉氏,每年春夏之交,受當地劉老醫家指定,采此藥數種,及紅牡丹花瓣、梔子花、射干(金桿蝴蝶花根)、陳蘿卜纓等。知之既久,乃以秘不傳人之法,告其先始祖,即丹梔射郁湯之來源。但不固定,直至其先伯祖始固定成為這一形勢,畢竟能生卓效。 本方之有效適應證為:凡急病而不腫者,其腫必在關下,水谷難于吞咽,即是輕者也有爬坡之感,重者則不能下咽。 醫師介紹 耿鑒庭(1915一1999年),著名耳鼻喉科專家,醫史學家,文獻學家。1915年10月15日生于江蘇揚州六代中醫世家。其父耿蕉麓為揚州著名儒醫,名噪大江南北,猶以醫德望重鄉梓,所居里巷,名之為"耿家巷"。先生幼承家學,十四歲即完成儒學經典教育,后專習醫學,遍讀醫宗經典并隨父應診,打下堅實的中醫理論功底。 18歲開始獨立應診。20歲復入江蘇省立醫政學院(今南京醫科大學)學習,掌握了現代醫學知識,成為中西醫兼通的醫生。 申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