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的某月,剛上任三個月的廣州軍區司令員尤太忠到基層部隊進行視察,而當他在觀看部隊士兵訓練比武的情況時,一位個頭高大訓練有素的士兵引起了他的注意,不過他只是點點頭,以表對士兵們數十年如一日的艱苦訓練的高度肯定。 士兵們展示結束后軍營還準備了個表彰大會,凡是在剛才比武大賽中取得名次的士兵,都可以受到專屬勛章和司令員尤太忠的接見,并進行演講鼓勵。 而在授發勛章時,尤太忠再次看見了那位個頭高大的士兵,于是便拍了拍他的肩頭鼓勵道:“剛才我看了,不管是訓練還是比武,你的表現都很突出,身體素質過硬,比起武來也很勇猛??!” ![]() 尤太忠 這名士兵立馬向尤太忠敬了個禮,并沒有多說話。 在視察結束后返程的途中,坐在車上的尤太忠始終覺得那位士兵有種莫名的熟悉感,他轉過頭向秘書說起了這件事,不料秘書的回答卻讓他大吃一驚。 尤太忠立馬撥通了吳克華的電話,開口的第一句便是:“首長,這事就是你的不對了。” 為何秘書的回答會讓尤太忠大吃一驚?又為何尤太忠要給吳克華打電話?而電話里提到“不對的事”又到底是什么呢? ![]() 吳克華 支持吳克華的老鐵們可以在彈幕打上支持,為革命英雄的嚴于律己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吳克華是何許人也1913年的一個寒冬,吳克華出生在江西省戈陽縣中畈鄉芳墩村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家徒四壁的他只上了三年的私塾,便去了一家豆腐店做雜工,還當過皮匠學徒,而他也就是在當幫工的這段時間里第一次親身感受到當時中國的水深火熱,對霸道無理的土豪地主更是產生了極度的厭惡和反抗之心。 在1929年一場自發的農民起義中,機緣巧合下他結識了紅軍并成為了一名正式的共產黨員。吳克華很機靈,上戰殺敵更是勇猛,從連長一路晉升到司令,他在反圍剿和長征中都表現的十分優異,具有大局意識,對下屬們的關切之心更是有領導風范,此后一直無怨無悔服從中央安排,并在各地擔任司令員、副司令員、參謀長等職,為保衛祖國和平貢獻了汗馬功勞。 ![]() 吳克華 值得一提的是,吳克華雖關心愛護下屬,但對自己的生活卻毫不在意,樸素至極。 在解放初期,吳克華不管工作還是出門,他的口袋里總是裝著幾張裁剪過的舊報紙,可這舊報紙是用來干什么的呢? 當同事問起他這報紙的用途時,吳克華還不好意思的笑著說道:“我拿來當衛生紙用的嘞。” 原來吳克華每次吐痰時都用衛生紙包著,久而久之他就覺得這樣很浪費紙,于是在家里將廢棄報紙裁成和衛生紙一樣的大小,需要用的時候他就從口袋里掏出來,痰吐在報紙上面,然后包好扔進垃圾捅里。 而這小小的舉動卻影響了當時單位中的許多年輕骨干。 ![]() 左一吳克華 而在吳克華任濟南鐵道兵司令員時,他更是給同單位的鐵道兵們做了個好榜樣。 當時他剛去沒幾日,隊里就派人給吳克華送來即將要為他建房的圖紙,想請他審核并給予些意見。 豈料吳克華不僅不看圖紙,還說道:“不用給我建房,我住炮兵招待所!” 可后來他還是被安排住在了一所高級賓館里,那晚吳克華都沒怎么睡好覺,第二天一早就起床了。 他打電話給濟南的軍隊領導,問道:“你們這有招待所嗎?” “有。” “那為何給我住這高級賓館呢?” ![]() 吳克華 駐軍領導有些意外的說道:“我們這的招待所環境太差,你不愿意建房,就給你住外面的賓館了,之前來的首長也都是住這的?!?/span> 吳克華反駁道:“條件能有多差?環境又有多艱苦?我也就是一個普通戰士,我住招待所完全沒有問題。” 后來這件事在當地傳為佳話,人人都稱贊組織派來的新司令員吳克華是個廉潔克己的人。 而當吳克華年近五十時,始終覺得自己雖然實戰經驗足,可在指揮領導軍事戰略上還差點意思,于是請命中央進入了南京軍事學院進修,他在校的優異表現以及多年的戰場實操,畢業后就被任命為濟南軍區第一副司令員。 ![]() 吳克華 這前前后后累計起來,吳克華走了大半個中國,而他這輩子一共當過16次司令員,可見他得到了組織上多么大的信任和肯定! 直到1980年1月,許世友(前司令)卸任后,吳克華受組織安排接替許世友,擔任廣州軍區司令員,廣州軍區司令員也是吳克華最后堅守的崗位。 上任后的第二年,吳克華已經69歲的高齡了,但由于當時南方的局勢動蕩不安,春節剛過完他便火急火燎的趕到廣西邊境進行視察,期間還執意要登上邊境戰略要地法卡山。 69歲高齡的吳克華,不用人攙扶,憑自己矯健的步伐登上了山頂。 ![]() 可法卡山是越南與我軍爭奪的重要軍事陣地,站在上方哪怕不用望遠鏡,單憑肉眼也就能看到對面越軍的情況,況且敵人的炮臺就對準著法卡山,要是這時敵人進行攻擊,后果不堪設想。 吳克華的助理在一旁好心提醒道:“司令,您還是蹲倒,以免發生了意外?!?/span> 但吳克華卻笑著回頭望向助理說道:“怎么啦,戰士們都能天天在這里訓練戰斗,我就這么走一趟也不行嗎?” 不難看出,吳克華是位對自己要求極其嚴格,對部隊士兵極其關心的司令,在經歷了幾十年的軍營生活下,即便身著便裝也能看出他的一身軍人勢氣。 ![]() 吳克華與家人一身奉獻祖國的吳克華之所以能這么安心的出色 完成各項工作,其實都離不開他的“賢內助”--妻子張銘。 兩人在抗戰時期結識,彼時的吳克華也有過“灰暗的日子”,但張銘給予了他堅固的情感支撐,在一次遭遇敵人圍剿逮捕時,張銘更是對丈夫說道:“若是落入敵人之手,我們一起上斷頭臺?!?/span> 作為大將的妻子,張銘同吳克華始終高度保持著一致的信念,所以當她知道吳克華對家中親戚制定嚴格的家規要求時,也表示贊同支持。 而吳克華也曾在寄回的家書中提到過:“不要以為我當官了,就可以給七大姑八大姨們走后門,我不是神仙,只是一個人民子弟兵,所以想要我幫忙找工作,是絕不可能的。不經我的允許,也不準任何人來廣州看望我,就算來了站在門口,我也不會見。” ![]() 吳克華與鄧小平 可還是有不信邪特地來廣州求他辦事的親戚,站在吳克華的單位門口,卻怎么也等不到他的出現。原來吳克華果真說到做到,面都不見,親戚站在門口大罵他沒良心,不孝子等等,還是張銘趕來將親戚接到家中并坦言,他們兩口子不會做任何一絲擾亂組織工作的事情。 而說到吳克華對待自己的兒子,那就更是嚴格了。 在他的兒子吳曉偉從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畢業以后,有相關知情的領導就考慮到老首長吳克華與吳曉偉的關系(當時吳克華已退居二線),特地致電問他:“安排吳曉偉在哪個軍區機關任職比較好?” 聽到這話的吳克華大怒道:“吳曉偉只當過兵又沒打過仗,他不跟著學校大部隊去基層鍛煉他能去哪?” ![]() 吳克華與妻子 不僅如此,在吳曉偉臨行前想將一張吃飯的小飯桌帶去部隊,飯桌沒什么特別的,還是用幾張木板釘成的,但吳克華見了卻直接毫不留情面的說道:“你帶這個有什么用,到了部隊就得吃大鍋飯,跟戰士們一起吃!” 可千古流傳的那句“兒行千里母擔憂”也并不是毫無道理的,妻子張銘怕兒子剛去適應不了,想著去部隊看望一次,但吳克華卻反問妻子:“這是他人生邁出的第一步,以后要經歷的大風大浪多著呢,你能一直去看望他嗎?” 在部隊里的吳曉偉也確實一直秉承著父親的教導,刻苦努力,所以在尤太忠視察時看見的那位個頭高大且十分眼熟的士兵,其實就是吳曉偉。 ![]() 尤太忠 當不知情的尤太忠向秘書提及今天在部隊看見的那個眼熟士兵時,秘書回答道:“你上臺的時候我坐在臺下,不知道聽誰說他是吳克華老司令的兒子,我當時還沒當真呢!” 秘書話音剛落,尤太忠臉色大變,立馬就撥通了吳克華的電話,開口的第一句便是:“首長,這事就是你的不對了!” 一頭霧水的吳克華還不知道怎么了,問道:“是什么交接工作沒做好啊,尤司令!” “你兒子吳曉偉在我的部隊這事你怎么不告訴我??!”尤太忠急著說道。 只聽見電話那頭吳克華傳來一陣笑聲。 ![]() 左三為退休后的吳曉偉 吳曉偉踏踏實實的由士兵做起,一直到將軍,都秉承著嚴于律己的作風,如今任湖南軍區參謀長,也繼承了吳克華的優秀風范。 此前吳曉偉還曾在山東軍區工作長達十八年,工作期間擔任守備15團戰士以及排長等職務。 大家都說吳曉偉是“小吳克華”,他任職期間一直虛懷若谷、韜光養晦,在2015年元旦期間,他還在《弘揚將軍文化倡議書》上鄭重地簽下自己名字,表示對弘揚將軍文化、彰顯將軍精神的大力支持。 將軍的情義其實在吳克華卸任廣州軍區司令員后,大家就發現新接任的尤太忠與吳克華兩人有著許多驚人的相似之處。 ![]() 尤太忠 尤太忠不管是出差辦公還是學習調研,從不搞特殊化,每次出門前都特地囑咐下屬不要搞警車護道,不要事先通知所去的單位,不要舉辦迎接會,不在飯店吃飯,也不準擺水果。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尤太忠一次的深圳出差,在快要到達目的地的時候,就已經有一群同志在前面等候了,只見當地單位的一位同志大步流星走過來表示歡迎,還主動向他遞煙,尤太忠卻大發雷霆,狠狠地批評了身邊的工作人員:“不是說過不準提前通知當地單位的嗎,弄這么大陣仗的意義何在?” 而尤太忠與吳克華之間的情義更是讓人動容。 ![]() 1984年,鄧小平和尤太忠握手 1986年吳克華已到晚年,他在退居后便一直住在廣州了,但當時的吳克華身體情況非常不好。 尤太忠聽說吳克華病重,親自趕到醫院進行探望,還反復拜托醫生一定要不留余地的救治吳司令,在聽聞病情太過嚴重時還曾掩面痛哭。 僅時隔一年,吳克華在廣州病逝,而尤太忠聞訊后又立即放下手頭工作趕到醫院,緊緊的抱著吳克華,頭貼著他的臉許久。 當大家將尤太忠攙扶起來時才發現,此時的龍太忠臉上早已布滿了悲傷的淚水,要知道只比吳克華小五歲的他一直是將吳克華當做哥哥看待的,他說過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要從吳克華身上學習堅毅的軍人意志。” ![]() 同為清廉大將,在兩人交接儀式完成后,還曾談話長達五小時,龍太忠更是保留了吳克華在任司令員時的“規矩”,任何單位不準以煙、名茶,水果和糖果招待,可以清茶一杯,不準設宴喝酒,來者一律住招待所。 尾聲其實在吳克華病危時他曾留下遺囑:“每當想起塔山阻擊戰犧牲的戰友,心里就非常難過。我死后,就把骨灰撒往塔山,與戰士們做個伴吧?!?/span> 1948年10月,在著名的塔山阻擊戰中,吳克華當時帶領部隊與敵人打了整整六天六夜,最終以我軍的完全勝利而宣告結束,大快人心。就連羅榮桓元帥都忍不住稱贊道:“吳將軍打的好,像這樣成功的阻擊戰范例,在我軍的歷史上還是少有的。” ![]() 吳克華視察部隊 這是吳克華一生中最重要的戰役之一,但那些隨著戰爭犧牲的戰友卻成為吳克華一直放不下的痛,所以臨終前他要求將自己的骨灰撒在塔山,與戰士們團聚。 回顧吳將軍的一生,始終嚴守本分為黨奉獻,一襲軍裝和他那挺拔的英姿讓人無法忘卻,終身流露著的琉璃般光彩,值得世人所敬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