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尋龍之重點揭秘點竅; 1、勿忽視分辯龍與砂之區別:凡龍脈必有變有化,祖山出脈時上面必有矬平下來,兩邊必有分水金魚砂,兩片蟬翼夾護脈前行。古人講“龍尋三節”“ 三節不亂為真龍”, 自出脈處、脈變處、球檐或化生腦處,必有上之分水金魚砂或股暗股明或分煞肌理紋分水護脈,有此來脈才真;如脈體遇斂割淋脈必假或犯兇。 凡護砂體雖有變,但中脊上必有弦棱,山體隨龍脈變化而背外面向龍脈纏護,到頭無脈體之分水陰陽變,或脊或飽肚或偏頭側面。 2、勿忽視帳峽與峽關之區別:古人云:“認峽知穴場、認祖知子孫”,龍脈星體之大變小、粗變細、脊變仰平、屈曲轉身都為龍之變,但真正的龍脈蛻變是看峽關,形成峽關者必有后帳前帳(有后帳前帳才會有送砂迎砂),星峰出脈必是陰出陽入或陽出陰入形成脈變及陰陽交媾,且前方形成堂局或左右城垣方為峽關。 凡峽變處兩邊必有纏護龍或砂開面相向或拱扛,使之免遭風吹水劫,而邊有邊無或邊開面相向另一邊相背之峽變處龍不真或有兇。 3、勿忽視新分辟脈與砂手的區別:一條主龍脈不論是干龍或枝龍,前去必然會不斷的分枝辟脈,如果只注重主脈而忽視其龍變過程中出現的左轉右轉、珠乳節泡中垂頭開面新辟之枝脈,就會將真正的龍脈忽視掉,如同果樹分枝或瓜藤分枝才結好果實一樣。分辟新枝脈前去成局且在祖龍垣局內形成層層包裹,結穴必真。 凡龍脈行度過程中新出砂手必中脊上有弦棱脊,其出處無分水金魚砂或無開面矬平呈飽肚劍脊形,其或左或右護龍而行,或轉后作樂托或轉前作下砂或朝案砂或水口砂。 4、勿忽視背與面在尋龍過程中的作用:古師云:“不識面與背,尋龍點穴未入門”,祖山面上出脈才為真,真龍行度時兩邊枝腳必背外面內,且護龍必開面相護,峽關處四勢必開面護峽脈,束氣處兩邊護砂必開面拱纏,穴星必開面開手才有結,穴場處后分前合必面內背外,結穴處必開面開口開窩而近四勢必面內背外。 凡背上之山脈或崗岺看似脈實則假,凡兩邊山體背向者不為龍,一邊背向者皆假,背上無穴可點,疑似者點用后也犯兇,古人云“無局不言龍無局不言穴”, 局者必開面且四勢面內背外。 5、勿忽視水之匯聚與水口關鎖:入山觀水口指觀水口處之關鎖與外羅城,登穴看明堂就是看中外堂之水與氣之聚散。凡水口處必高處往低處流,而流去之方向必有砂體面內背外逆兜收水關鎮,或龜蛇或獅象橫臥水口外。而中堂或外堂之水要欲去欲留、環繞穴場而不背不棄、不反跳斜飛或分流傾出,局內之氣必要積聚,不可遭凹風吹而破堂或泄氣、散氣。 認水口是地師的一項基本功夫,不是凡有出水的地方就是水口,天門處多處來水只能稱之為來處,而水流之變處不論是轉折處、穿插水處、小出水口處能稱之為水變口而不能都稱之為龍局水口。 6、勿忽視下手砂與砂頭枝腳的分辮:古人云:“有地無地專看下臂”, 橫龍結穴時必看去方肩是否聳起下臂是否內兜收,而直結、逆結、回結、分結時去勢方之下砂同樣要逆轉內兜收,有時看似內兜收,而細辯下砂枝腳處背內面向外,實則此地穴為假。所以不論何種結穴必看下砂之整體狀態和細節,特別是下砂之枝腳尖頭。 看下砂首先要會辯來勢去勢(龍勢、水勢、聚勢),去勢方單個砂體轉內收力度不大只能是小平安地,三層以上逆轉內收且外面一層比一層高起此穴才貴,所以看下砂是很重要的尋龍步驟。 二、點穴之要點揭秘點竅: 1、古人云:“無局不言龍,無局不言穴”, 四相穴場分為乳、窩、鉗、突,實則真正的龍穴位都是一個“窩”字,無非是大窩、小窩、內成窩、外成窩或穴位成窩、四勢成窩的形勢現象;以太祖山為中心至四勢開面內護砂水為龍之垣局;以少祖山為中心后至太祖山、前至遠朝山、左右至開面向內之遠纏護為大局;以父母山為中心后至少祖山、前至遠案山、左右至外龍虎山為中局;以穴星山為中心后至父母山、前至近案山、左右至近龍虎為小局;以穴心為中心后至玄武頂、前至內唇下余氣氈褥、左右至內龍虎(蟬翼、胖腮) 處為內局,內局以外至四勢纏護之連城為外局。 內局決定人之素質與身體,外局決定亊業和婚姻。 2、古人云:“富貴在于后龍、平安在于穴場砂水”, 龍脈包括龍頭、龍角、龍身、龍腹、龍尾、枝腳,而尋龍分形勢尋龍、星峰尋龍、行度尋龍、聚散尋龍、水口尋龍等方法;在一個龍局內要確定是否是該龍局之正結、真結、副結,關鍵看穴星山與少祖山、峽關與穴場是否類似,真結、正結都會發富貴。而穴場內局完美主平安、中堂聚氣主事業與婚姻順,砂飛水走必是非災禍頻發。 凡少祖山或穴星山之峰不秀美或不屬于五吉星,出人必有缺陷,或兒女不全、或出人殘疾、或出夭折、或出人貧賤、或出絕戶;穴場頂脈必招災禍、失脈必多口少丁、淋頭割腳傷小口,缺角坑溝災禍頻,近四勢無情必子女不順、不孝,去水局、分水流必貧困。 3、古人云:“坐下若無真氣脈,面前空疊萬重山”,“ 入山尋脈現,倒杖尋化氣”; 點穴時自束氣脈開始,始終要關注脈氣線之變化,穴星起頂后吉脈自何處吐,脈體變化如何(無陰陽三變以上不真),要分清過脈與化炁處,球檐化生腦及小乳頭脈和前唇姻褥要辯別清楚,兩邊蟬翼砂、胖腮、牛角砂、暗拱護纏和蟹眼、蝦須、金魚水要仔細辯審,確定真穴之真砂真水之特征。 穴星山要垂頭、開面、開手,中心吐脈才為吉出脈,如果看似邊出脈,必須要查另一邊是否有貼脈金魚砂或分煞肌理紋,而脈行前方必有矬平變化或珠乳節泡相連(似串珠、拋珠、撒珠) 或脊脈、或仰平脈之前方現出玄武腦,而玄武腦左右肩聳起且下垂內收,玄武腦下方現出小乳頭脈、前方現出如掌之坪,坪中有陰有陽(土縮、羅紋) 中現太極暈,前有弓抱之內唇下展余唇或氈褥,左右出現弓抱之胖腮,外微翹起而氣內收至穴心,存儲于小明堂內。 4、古人云:“山攆凹、水攆灣、平洋之地攆凸灘”, 山攆凹指穴場要形成后蓋、左夾、右護之太師椅形,而結合前照、明堂形成窩聚堂局;但要注意“有龍才論穴、有脈才論局”, 如果無脈下來則為空窩,應為此局之龍方、虎方或朝案方位,而不是穴場;水攆灣指在河流、溝溪之彎弓抱內找穴,但龍脈轉身或砂頭前伸會出現水之繞抱,山體之背部也會出現水之灣抱,所以只有出現窩聚堂局,且有脈氣到并余氣前去形成灣抱之灣才有可能是穴場;平洋一凸勝千峰,是陽來陰受常用點穴方法,但要查出來脈、來水、去水和四勢之聚勢變化,防止點在穴之應用砂體上。 上圖穴之背后也有水灣抱,但不可點穴,只有開面、開口、開手方出現灣抱之水流方可下手找穴。 5、古人云:“穿山看脈、透地觀氣象,真穴要辮太極暈”, 尋龍時要重點放在龍之行度蛻變和纏護砂水上,而辮別龍脈之變就是要尋“一脈相承” 之脈前去之止結;點穴就是在龍脈止住之處尋化炁之地,細看土石、水流、草木、動物、植物必具備生氣,有光潔亮麗之色彩,如沮洳泥地、牛糞土色、發霉暗之石色、草木無故焦死、生銹之水色等龍死穴敗之地不可用。凡真穴皆可分大局、中局、小局、內局、外局,而每個局都可形成太極圈圖,而內局可看其土宿羅紋形成一圈又一圈的太極暈狀。 上圖可看出穴與祖山一脈相承相連,且龍局為一大太極圈,中局和內局都有太極圈形成;真龍穴位除四勢砂水有情纏抱以外,如果有樹木也可看出穴周樹之枝頭也向穴位拜揖朝拱。見靈性動物出入之地有靈,蟻鼠出沒、風水悲愁之地有兇。 6、古人云:“天生之龍自有天成之穴,天成之穴自有天定之向”, “千里江山一線間” 講的是葬點必選在脈氣之上,脫離了脈氣就無富貴可言,嚴重者會絕戶;“千里江山一向間”,要根據龍勢、水勢和后蓋、前照、左夾、右護及來去水口而迎財接祿,要求立向要龍配山、向配水、收陰、收陽、陰陽平衡才會發福保平安,如果不知陰陽原理,只單論龍選坐山或單論水而選向口或選擇所謂旺山旺向,就會出現丟堂舍案或失陰失陽或陰盛陽衰、陽極陰失,不斷不論發福,還會出現虧房或災禍頻發。 平洋龍以水為龍,除真龍大地按二十四山四十八局之要求定向外,其它小地或平安地,因來水就是來龍,要內局水按三元水法、中堂有實水按輔星水法,大局按水勢水口依局而定向。 豫南皇家秘傳實用風水研究會:黃光源18538389672(微信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