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次新冠奧密克戎呼倫貝爾地區在12月下旬開始大面積感染,咨詢看診患者都以家庭為單位,無論大人還是孩子看診最主要的訴求是:退熱!因看診者都是我比較熟悉的患者,所以根據他們的情況,告知:發熱不是壞事,新冠的治療也不是以退熱為目的,發熱是身體調動自身免疫系統在與病毒做斗爭,輕癥的囑其多飲溫水、熱水泡腳、注意保暖休息;家中有中成藥的,指導患者用藥;反復高熱不退,癥狀嚴重者開方服用中藥湯劑,在此過程中家長最焦慮的是孩子的反復高熱不退,不停的給孩子吃退熱藥,而高熱依舊不退,這樣的孩子我根據他們的情況采用和解少陽樞機、調解氣機升降的“小柴胡湯合升降散”來幫助患者條暢身體機能,抵抗病毒,盡快的排毒外出,減少它對身體的影響。 Z某,男孩,7歲,12月22日初診,發熱2天,體溫39℃,咽痛,大便2天未解,尿黃,期間服用美林兩次,熱退后一小時體溫依舊再度升高,家長微信求助看診。視頻看診時精神狀態可,但家長強調孩子嗜睡,感覺呼吸急促,舌紅,苔黃膩,舌面布有紅點。 ![]() 治擬:小柴胡湯合升降散。 柴胡15g,姜半夏10g,黨參10g,甘草6g,黃芩6g,生姜10克,大棗10克,白僵蟲6g,蟬蛻3g、制大黃12g,片姜黃3g,兩劑,水煎服,500ML,每間隔三小時服100ml左右。熱退后,可以改為早、中、晚飯后半小時后服藥。 2022年12月23日家長告知昨晚服藥一次后身體微微汗出,小便次數增多,熱漸漸退下,服藥2次后,排大便2次,今晨體溫37℃,已經沒有咽痛,囑忌口生冷,繼續服藥觀察。一周后,家長告知,退熱后咳嗽兩天,之后身體沒什么異常,只是近期不愛吃飯,口氣重,給與小柴胡合半夏厚樸湯三劑,調治。 Y某,女孩、4歲,2022年12月28日初診,發熱3天,體溫40℃,咽痛,咳嗽,服用布洛芬體溫降至38℃,但一小時左右體溫再度回升,大便兩天未解,微信求助看診,舌質紅,苔黃膩,舌尖處布滿紅點。 ![]() 治擬:小柴胡湯合升降散。 柴胡15g,姜半夏10g,黨參10g,甘草6g,黃芩6g,生姜10克,大棗10克,白僵蟲6g,蟬蛻3g,制大黃12g,片姜黃3g,兩劑,水煎服,500ML,每間隔三小時服100ml左右。熱退后,可以改為早、中、晚飯后半小時后服藥。 2022年12月29日,家長微信告知,服藥一劑后排很多臭穢稀便,同時體溫降至37.5℃,囑其將另一劑藥,分3次服完,后家長微信告知,體溫恢復正常,咽不痛了,近兩天偶爾咳嗽有痰,其他正常,囑忌食生冷,觀察。 Z某,男孩、4歲,2022年12月24日初診,體溫40℃,患者于23日當日中午12點左右開始發熱,因熱勢較高,家長給與美林后,體溫降至38.5℃,后體溫又升至40℃,嗜睡,家長又給與撲熱息痛,服藥后開始嘔吐,不敢再給服藥,微信求助看診,訴感覺嗓子辣,大便3天未解,小便一上午只排了一次,尿黃少。舌紅苔黃膩,舌面布滿紅點。 ![]() 治擬:小柴胡湯合升降散。 柴胡15g,姜半夏10g,黨參10g,甘草6g,黃芩6g,白僵蟲6g,生姜10克,大棗10克,蟬蛻3g、制大黃12g,片姜黃3g,兩劑,水煎服,500ML,每間隔三小時服100ml左右。熱退后,可以改為早、中、晚飯后半小時后服藥。 服藥一次后家長微信告知,服藥前是體溫39℃,現在服藥兩次,體溫不降,反而升至40℃,告知不要著急,繼續服藥,應該排一次大便后體溫會下降。第二天家長微信告知服第3次藥后,孩子大便1次,很臭,小便兩次,自此體溫開始下降,凌晨2點體溫降至38.5℃,早上37.3℃,咽部舒服了,只是偶爾咳嗽兩聲,囑將剩余一劑服完。 思考: 1、此三則案例為代表性醫案,奧密克戎為寒濕疫,到了不同的身體內,所反映出的癥狀就不相同,用小柴胡湯合升降散的兒童居多,這與兒童的生理特點有關,小兒為純陽之體,一旦患病,易于從陽化熱(但與先天體質及后天護養有關,需辯證),這些患兒多為高熱,體溫在39℃以上,多伴有咽痛,咳嗽,大便干,小便減少等,這種情況單用小柴胡湯是不夠的,此時的熱多為火熱郁閉應以“開窗散熱”,還需加升降散調暢氣機,氣機的升降,即是打開身體通道,促進邪氣外排。 2、近期中醫接診新冠患者的數量也日益增多,但我們也不能來者不拒,不管什么樣的患者上來就開方上中藥,還是要根據患者的情況,這就需要我們去思考,什么樣的患者需要我們用中藥治療,什么時候需要開方用藥,中藥需要吃多久?到底什么時候才算真正的“陽康”,有了這些思考我們才能真正的把患者痊愈的功勞算在中醫藥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