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葉企孫,1898年7月16日生于上海康悌路(建國東路)401號一個書香門第家庭。 父親是上海市鼎鼎大名的教育學家,母親也是知書達禮的賢惠女子。 父親葉景壇,知道他的人可能不多,但是他的兒子葉企孫,人們可謂耳熟能詳。 兒子是物理學家、教育家,中國近代物理學奠基人、中國物理學界的一代宗師。是培養了楊振寧、李政道等一大批大師的大師。在清華教出79位院士,“兩彈一星”功臣中的23位功勛科學家,有9位是葉企孫的弟子。老人一生未娶,為了祖國,將畢生的精力都花在了國家的教育事業和科研上,培養出了七十多位院士,其中有9位是他的弟子,如錢學森,錢三強,楊振寧、錢偉長、王大珩、王淦昌、王竹溪、朱光亞、鄧稼先。 1907年,9歲的葉鴻眷(葉企孫)到父親主持的上海敬業學堂讀書(現上海市敬業中學)。 ![]() 上海敬業中學 從踏入清華開始,葉企孫就離開了生他、養他的上海,后來人生的大部分時間在北京度過。 1918年,畢業于清華學校(今清華大學),1920年6月獲芝加哥大學理學學士學位,1923年6月,獲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學位,1948年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被選聘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葉企孫的物理學天賦盡顯,年僅二十三歲的他,在很多方面甚至勝過了校內五六十歲的導師,之后他的發現和論文更是震驚了整個物理學界。 ![]() 哈佛大學 美國、德國、英國這些個強國,都紛紛向他拋來橄欖枝。 可是葉企孫沒有心動,無論他們開出多么優渥的條件,都被他一一謝絕了。 他選擇回來報效祖國,當時的中國還是很落后,如果他在國外發展,可能又是另一種人生。 清華校長梅貽琦又向他發出邀請。有了教學自信的他,終于回到了清華大學,此時的他才二十七歲,他成為了清華有史以來最年輕的理學院院長。 為了保護學生熊大縝的英名,自己受到磨難,生活坎坷,身心受殘,終在1977年1月13日逝世,享年79歲。 ![]() 清華大學教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