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看戲,其實和看沒有多大關(guān)系,小孩子知識少,不懂戲文,只知道臺上幾個人,穿著各色漂亮的衣服走來走去,有時候打架,有時候哭泣, 咿咿呀呀的,只有上了歲數(shù)的花白頭發(fā)的老頭和有知識的大人懂。我在意的是——下午不上學(xué),晚上沒有作業(yè),中午放學(xué)后搬個板凳去搶位置,弄不好大人會給錢賣零食吃。每當(dāng)唱大戲時,大隊部前面就會有各種各樣的好吃的,也許還會有賣糖葫蘆、和捏小泥人的。 什么時候唱戲其實不用大隊喇叭通知,在中午或晚上吃飯的飯市上早有人泄露天機。哪些消息靈通的神秘人物,好幾天前就提前報道了,那個縣或那個市的,一團還是二團的,我們村唱大戲多是林縣三團,柳灘劇團,有時也有縣二團或一團的,別的地方的很少。小孩子大都喜歡縣三團的,里面全是年輕人,不但人長得漂亮,武行演的很好。特別是翻筋頭,后空翻,一個,二個,三個,孩子們會大聲喝彩,懂戲文的老頭子和老太太們不樂意了,這是什么玩意呀,整天花里胡哨的。柳灘的是四股弦,一團和三團是什么我們也不知道。大隊喇叭的通知也很重要,證實了小喇叭的消息沒有騙人。 那時西油村的大隊部非常氣派,前面有一條石子公路,南通小店鄉(xiāng)公社,北達林縣城,交通便利。大隊部東面是全石砌成的六孔窯洞,上面水泥打頂。大門正上方是幾個鎏金大字西油村大隊部,中間是紫紅色兩大木門。大隊部前面是一片空地,正好給那些做小生意一些機會。于是乎要唱戲了,大門前面左右兩旁就有了賣油條,糖糕,燒餅的小販。哪些家庭條件比較好的趁機買些油條、糖糕給家人吃。大白天戲臺底下的人比較少,哪些大人們會趁公家放假的機會,做做自己家里的活兒。戲臺底下大多數(shù)是老人、小孩子,還有相距不遠的鄰村人。平時不怎么來往的親戚,此時便會被邀請來看戲,借機拉拉家常,敘敘話。更有些人會委托親戚給自己家的男娃,女孩找個好人家。 唱大戲一般在大隊部,那里寬敞能容納三、四千人。況且那里就有現(xiàn)成的舞臺,拉扯電線很方便,需要的東西大隊倉庫都有。另外大隊部有很多空房子,演員們唱戲期間不回家,那里住宿方便,大隊部有廚房做飯也便宜,所以呀每年唱戲幾乎都在大隊部。
到了晚上,來看戲的人猛然就多了起來,用人山人海來形容也不為過。這不后面看不見的人上了樓頂,那時候戴眼鏡的寥寥無幾,為了看清楚所以要到高處,還有些是情竇初開的少男少女,剛好離開大人們的監(jiān)視在一起談情說愛。將要開戲了,村里領(lǐng)導(dǎo)先發(fā)言,不過是為什么要唱戲,然后安排一些維護治安的人員,最后祝大家看戲高興,生活愉快。那些維護治安的全是人高馬大的小年輕,或者是滿臉橫肉中年大叔,他們身穿大軍衣,手里拿著手電筒,胳膊上帶著紅袖章,將戲臺上影響大家看戲的人群趕走,還會將戲臺下打架斗毆擾亂秩序的人管控。然后報幕員報幕:“各位父老鄉(xiāng)親,今天晚上我們演出斬駙馬,旁邊早就準(zhǔn)備的火鞭噼里啪啦響起來,鞭炮聲剛停,音樂響起,正式開場。有時候唱正本之前會搭一出。 戲臺上鑼鼓一響,臺下馬上靜下來,各種嘈雜聲戛然而止。隨著外幕徐徐拉開,角色們按劇本出場,懂戲的有的搖頭晃腦跟著戲文入迷;不懂戲的會關(guān)注那個女演員長得帶勁兒,那個小丑非常搞笑,那個翻筋頭翻得高……演到動情處,臺上臺下會互動。 有一年演唱《竇娥冤》,臺上演員哭得撕心裂肺,臺下觀眾泣不成聲,唏噓一片。連那些不懂戲的也哭得稀里嘩啦。但我們小孩子例外,不管戲演得棒不棒,反正沒有瓜子香。我們來這里就是享受不上課,還能吃零食的樂趣。 正戲開始,紅臉、黑臉唱著登場,看臉譜就知道忠奸,白臉曹操,黑臉包公,三五人,千軍萬馬;三四圈行程千萬里,舞臺雖小,時空真大。旦角鳳冠霞帔,彩繡輝煌,用一雙多情目,和迷死人的溫柔讓觀眾夢牽魂縈;武小生表演刀槍劍戟十八般兵器,攻城略地,展示高強武藝,讓人嘆為觀止。看奸臣人頭落地,大家拍手叫好:瞧紅娘替人受罪,偷抹眼淚:有人說“人生如戲,戲如人生”,我不喜歡咿呀咿呀的唱,只喜歡小兵打仗。 “觀眾朋友們,觀眾朋友們,今天演出到此結(jié)束,再會”,后面的人群迅速撤離,前面的人整理整理自己的座位,也一窩蜂的回家去。 夜色闌珊,歲月靜好,一切仿佛還在眼前…… ![]() ![]() |
|
來自: 太行文學(xué)l苑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