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有生力量,是建設堪當民族復興重任高素質隊伍的源頭活水。“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廣大基層干部要在工作中邁解民憂的“步子”,想解民憂的“點子”,擔解民憂的“擔子”,實實在在干出一番成就。 邁解民憂的“步子”,靶向治療除病根。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同樣,想要幫助群眾拔掉“病根子”,不能聽一下轉述,看一眼匯報,就輕易判斷群眾“疾病”,必須親眼見一見群眾,親耳聽一聽民情,親手切一切脈搏,才能真正對癥下藥,靶向治療。干部離群眾有多近,群眾同干部就有多親。廣大干部要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路線,不要離不開椅子、邁不開步子,要能站得起身子、離得開椅子、邁得開“步子”,到一線見一見實情;要通過摸一摸群眾的被子、嘗一嘗群眾的飲水、看一看群眾的住房、聽一聽群眾的牢騷,真正了解群眾的冷暖,幫助群眾解決疑難雜癥;要建立群眾訴求反映渠道,及時了解群眾就醫、教育、醫保、就業等問題,真正把做好群眾工作作為安身立命之本、實干之要。 想解民憂的“點子”,打破常規提質效。舊方法不解決新問題。當前基層工作遇到的問題相比以前更加復雜、更加多變,想要依靠舊方法去解決新問題已經不切實際。必須立足群眾實際情況,順應時代發展趨勢,創新工作方法,想出解決問題的“新點子”,充分利用互聯網“線上”優勢,實現民情直達部門、民意直通干部,讓群眾問題得到快速反饋、得到快速解決;對于需要人工“線下”解決的“梗阻”問題,精準實施點對點分包,通過領導認領、干部包戶、網格包組機制,形成群眾反映問題無遺漏,都能得到及時解決的局面;同時,要把因時施策工作原則貫穿始終,不因循守舊,不抱殘守缺,及時根據基層情況調整工作方法,切實增強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擔解民憂的“擔子”,盡責實干作表率。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全黨同志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在干部為民紓困解難的字典中,無難登之高山,無難涉之險灘。面對基層復雜局面,廣大干部要增強信心,勇毅前行,既不猶猶豫豫,也不畏畏縮縮,要秉持一往無前的勇氣,敢挑鄉村振興的“重擔子”,敢啃信訪維穩的“硬骨頭”,敢攻環境整治的“險山頭”,敢碰控違拆違的“硬釘子”。同時,在解決群眾煩心事、揪心事、操心事時,廣大干部要敢于斗爭“雞毛蒜皮”小事,善于斗爭“柴米油鹽”瑣事,以實干之心“攻城拔寨”,以為民之心解難紓困,以奮斗之力樹標爭先,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干部力量。 |
|
來自: honyia8yh2v914 > 《時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