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1937年7月,國共兩黨正式達成第二次合作,但國民政府對共產黨仍有頗多顧慮,于是,國民黨方面向陜甘寧邊區派出了大量經過培訓的特務。這也使得當時的延安成為三教九流匯聚的地方。 ![]() 1938年,保安處經過多日來的觀察和跟蹤,在延安寶塔山下的一處古寺里發現了端倪,這里的一位僧人行跡十分可疑,他經常跟一個雜貨店的老板定時碰頭。 一天,保安處的工作人員趁機秘密逮捕了僧人,后來經過查問才知道,原來僧人只是掩護他的身份,他真實的身份是中統派來的特務,真名叫孟知荃。他在被抓以前,已經成功在延安秘密潛伏了兩年,并收集了大量情報發往中統。 幾天后,保安處根據逮捕到的孟知荃,順藤摸瓜一舉逮捕了與他接頭的雜貨店老板和同伙。逮捕歸案后,保安處撬開這些人的嘴,并得知了一個保安處處長周興寢食難安的壞消息。 根據被抓的一名特務招供,“軍統”已經成功向延安派出了一名特務潛伏在共產黨組織內部,這名特務的任務就是要刺殺中共的最高領導核心,即毛主席、周恩來和博古。 戴笠已經明確表示,只要能殺掉三個人中的任何一個,任務就算是完成。 由于事關重大,周興當即下令,加強毛主席、周恩來和博古的安保工作,同時,保安處全面出動,發動群眾進行地毯式搜索。然而,關于這名特務的蹤跡始終沒有任何線索。 軍統派出的這名特務究竟是誰?他是怎樣一步步獲得黨的信任,并進入黨內開展情報工作,甚至還在伺機刺殺中共最高領導人? ![]() 沈之岳被戴笠看中,加入國民黨特務系統1930年,17歲的沈之岳心懷救國救民的偉大抱負進入南京中央軍校學習,1933年,他順利考入復旦大學繼續讀書。在校期間,受到身邊同學們的影響,他也積極投身到了支持工人的運動中,在實踐活動中,沈之岳開始接觸到共產黨,并對此心生向往。 后來,沈之岳進入浦東煤炭公司當工人,他帶領工人舉行了大罷工運動,由于過于顯眼,很快,他便受到國民黨的注意,被逮捕入獄。 在獄中,沈之岳為免受酷刑,他欺騙審訊人員自己是國民黨內某個高官的親戚。說這話時,他一臉鎮定,肯定的語氣嚇唬住了那些特務,就這樣,沈之岳完好無損地在監獄里待了一個月。 后來,這些人悄悄派人去國民黨內部打聽沈之岳背后的人是誰,結果這時才發現自己被他玩得團團轉。 惱怒的特務們正打算回去對沈之岳進行嚴刑拷打時,卻不料被軍統的特務頭子戴笠攔了下來。原來,他們在悄悄打聽沈之岳情況的時候,驚動了戴笠,而一向喜歡奇才的戴笠在聽說了沈之岳的事情后,頓時萌生了要培養他當特務的想法。 不久后,戴笠便親自到監獄里見了沈之岳,見面后,戴笠十分熱情地同他寒暄,隨后便直接邀請他加入國民黨軍統系統,戴笠說:“你如今被抓進監獄里,隨時可能丟了小命。只要你愿意跟著我,加入軍統,不僅能夠立馬出獄,恢復自由,而且將來還有數不盡的榮華富貴。” 戴笠的這番話,讓沈之岳動心了。很快,他便加入了戴笠的陣營,跟著戴笠做事。 ![]() 考慮到沈之岳看起來是一個積極進步的青年學生形象,戴笠決定要他隱瞞身份做事,并將其送進了浙江警校學習,接受訓練,期間,沈之岳加入了國民黨。 從警校畢業后,沈之岳化名李國棟,開展破壞共產黨外圍組織的工作。他假意加入這些組織,為軍統搜集情報,同時,利用李國棟這一身份多次引誘共產黨員到軍統設下的陷阱中,短短半年間,先后有8名共產黨員被害。 中共在上海的地下黨組織遭受毀滅性破壞,盡管已經清查出許多兇手,但沈之岳卻因隱藏太好、做事不留痕跡而沒被懷疑。與此同時,沈之岳的能力也再次得到戴笠的賞識。 1937年,國共兩黨確立了一致對外、共同抗日的主張,盡管兩黨開始了第二次合作,但國民黨仍然對共產黨虎視眈眈,蔣介石指示戴笠,要趁這次機會對共產黨內部進行滲透和破壞。 于是,沈之岳很快成為了戴笠的第一選擇。戴笠密令沈之岳:想辦法到延安,一步一步走進共產黨的核心區,伺機刺殺中共最高領導人。 那個時候延安的保衛力量不是很強,內緊外松,甚至在早期的時候,當地的老百姓都可以隨便進出毛主席所在的駐地,而毛主席出門散步的時候,身邊只跟著一個警衛員。 后來,國民黨派了特務執行過幾次刺殺行動后,黨中央才為此建立了中央警衛營,加強安保力量,保護中央領導,在他們駐地的附近安置崗哨。 ![]() 步步為營,成功打入中國共產黨內部1938年4月,沈之岳借助父親的關系,結識了父親的好友肖致平教授,并以私人助手的身份跟隨肖教授來到延安。 肖致平教授一直以來都很關注共產黨的發展和動向,他本人也與毛主席有私交。因此,他的到來受到了毛主席、周恩來等中央領導人的熱烈歡迎,雙方還合影留念。 一個月后,肖致平教授結束訪問準備離開延安,但沈之岳卻堅決表示想要留下來參加革命工作。沈之岳會俄語、英語,槍法不錯,來延安之前,他還特意找了幾本有關馬列主義的著作鉆研,對于一些理論張嘴就來。不得不說,他這副“進步青年學生”的模樣打扮輕輕松松便得到了留在延安的機會。 延安作為黨中央的根據地,是無數進步青年向往的革命圣地,這里每天都接收來自全國各地的進步青年和學生。因此,人們對于沈之岳的身份并沒有起疑。 當然,負責保衛延安安全的保安處也需要對這些留下來的青年學生進行調查和例行詢問,沈之岳也不例外。 沈之岳進入保安處后,工作人員聽他口音對他的身世有些懷疑,問道:“你說你是陜西人,那怎么你這說話還帶有江浙一帶的口音呢?” 沈之岳不慌不忙地解釋道:“因為我從小就離家到了上海,所以說話間便帶了一些南方的口音。”一邊解釋,他一邊還說了幾句上海話。 保安處在與他談完話后,又向地下黨組織詢問了有關沈之岳的情況,經過進一步審查,并沒有發現他有什么可疑之處。就這樣,沈之岳順利留在了延安。 騙取了黨的信任后,沈之岳又提出去延安紅軍大學(后改名抗日軍政大學)學習,很快,這個“進步學生”的申請便獲得了批準。 在抗日軍政大學學習期間,沈之岳表現優秀,并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一次大會上,當著時任教育長羅瑞卿的面,康生對沈之岳大加贊賞,將他稱為是國統區來延安青年中的表率:“我們應該改掉對國統區來延安的進步青年存在的偏見,幫助他們盡快融入。” ![]() 在抗大期間,沈之岳結識了大量黨內同志,因此他跟黨中央各機關處的要員有著密切的往來,借助這一力量,沈之岳一邊向戴笠傳遞情報,一邊還誘惑黨內同志參加其他的訓練機構。 沈之岳打入延安正在開展特務工作期間,原中國共產黨高級領導人張國燾叛變革命,加入了國民黨軍統特務,他向戴笠提議:要訓練進步青年打入延安。 1939年9月,戴笠在陜西漢中成立了訓練班,簡稱“漢訓班”,這年秋天,沈之岳用李國棟的名字進入漢訓班,為學生傳授經驗。此后,從漢訓班畢業后的學員開始大量涌入延安,他們的任務就是要刺殺首長、破壞交通和倉庫。 這個漢訓班成立后,曾引起過延安的關注,但并不知道這是國民黨決心打入延安的陰謀。后來,保安處在抓到特務后,發現他們都來自同一個特務組織,一時間,令黨中央意識到這件事情不簡單。 李克農當即命令保安處處長周興成立調查組,負責調查清楚該案件(戴案)的來龍去脈。直到1942年底,這一牽扯甚廣的案件才被成功破獲。這些人中,已經有不少成功潛伏在了黨內各個機關的重要位置上。 不過,經過審訊,人們始終沒有找到戴笠派來刺殺毛主席等中央領導人的神秘殺手,也就是沈之岳。因為這個時期的沈之岳,擅長潛伏,幾乎不曾輕易開展過行動,除了向戴笠報告了幾次中共領導人的講話內容外,便再沒透露過其他信息。至于相機刺殺中共領導人的任務,他更是始終不敢真正付諸實踐。 ![]() 一個遞煙小動作引起毛主席警覺盡管沈之岳曾有機會跟在毛主席身邊工作,但他也始終不敢開展刺殺行動。 1938年,毛主席身邊需要一個秘書,工作人員思前想后,決定在抗大的學生中挑一個給毛主席當秘書。就這樣,正在抗日讀書的沈之岳便走進了工作人員的視野。 而沈之岳在接到去毛主席身邊工作的命令后,感到十分驚喜,這無疑是刺殺毛主席最好的機會。他原本計劃在半年內完成任務,但計劃趕不上變化,他在與毛主席相處時的一個小動作意外引起了毛主席的警覺,并在不久后便被調走了。 戰爭時期,毛主席養成了在晚上工作的習慣,沈之岳在干了幾天秘書工作后,大概已經熟悉了工作內容。 一天晚上,毛主席坐在辦公桌前仔細處理著文件,沈之岳陪著主席一起工作。突然間,只見毛主席原本翻文件的手停下來,伸進了衣服口袋里翻找東西。沈之岳一看便了然于心:主席的煙癮犯了。 于是,他主動將自己口袋里的煙遞了過去,并給主席點上。毛主席接過煙后,看著手里的煙微微愣怔,似乎在思考些什么,只幾秒過后,他卻又像無事發生般抽起了煙來。 沒過幾天,沈之岳便收到了調令,離開了延安。 原來,這一切變化的起因都是因為那天晚上的一支煙。沈之岳遞給毛主席的煙是主席平日里最喜歡抽的,身邊人也都知道主席的喜好,但是,才剛剛來了幾天的沈之岳也知道,這就有點不對勁兒了。 他是如何在這么短的時間里知道毛主席的喜好的,是有意向別人打聽到的還是他自己研究到的呢? 另外,他給毛主席遞煙點煙的時候,為了進一步拉近與主席的距離,他也掏出了一根煙,放到嘴里點燃抽了起來。但毛主席發現,他其實是不會抽煙的,看似熟練點煙的背后實際上略顯生疏。說明他明明不會抽煙卻硬要假裝會抽,這一行為很難不讓人懷疑是故意為之。 ![]() 毛主席想,他這樣做的原因無外乎兩種,一是這個年輕人想討好自己,于是對自己的生活方式、愛好進行了研究。二是他一開始就是抱著別的目的來的。 無論是出于何種原因,他一定是有大問題的,已經不適合留在毛主席身邊當秘書了。不過,當時,毛主席又沒有明確的證據證明他有問題,更不能僅僅因為自己的推測就將他趕出黨內。所以,思前想后,毛主席最終決定先將他調離延安。于是,沈之岳便徹底失去了刺殺毛主席的機會。 1939年的一天,在黨內成立專案組調查戴案的關鍵時期,沈之岳回到住處后,突然發現了軍統聯絡員給他留下的聯絡暗號。根據暗號的指引,他找到了一張折疊起來的煙盒紙,打開后,上面寫著兩行字:次日中午來甘泉縣杜甫祠堂一晤。 沈之岳收到消息,經過再三考慮,沒有貿然赴約。因為隨著共產黨調查工作的開展,潛伏在延安的軍統人員都深刻地感受到了害怕。 據他們自己說,那時,連睡覺都睡不安穩,時刻感覺有眼睛盯著他們。沈之岳也感受到了同樣的害怕,所以,為了自己的安全,他在收到軍統的聯絡暗號后,選擇了放棄。也正因如此,他幸運地逃過了一次逮捕。第二天,給他留下暗號的那個人便被逮捕歸案了,如果他要是去了,也就徹底暴露了。 ![]() 沈之岳隨國民黨退至臺灣,繼續開展特務工作對于沈之岳離開延安的說法,他本人并不認為自己是受到了毛主席的懷疑才被調離的,1983年,他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當時,是毛主席派我去浙江協助收編新四軍的。因此,他可能繼續為國民黨傳遞了不少有價值的情報。 1941年皖南事變爆發,期間,沈之岳活動尤為頻繁,也曾露出過馬腳,但由于他沒有留下痕跡,始終不曾被人找到把柄。 不過,臺灣知名學者徐宗懋曾直言不諱地指出皖南事變中傳遞情報的人員就是沈之岳:
更引起人懷疑的是,皖南事變后,沈之岳便回到了重慶,擔任起了軍統局第一處科長。此后,沈之岳開始光明正大地效忠于國民黨。 1949年,國民黨敗退至臺灣后,沈之岳憑借自己多年來從事特務工作的能力獲得了蔣介石的賞識。當初,蔣介石在臺灣收到的家鄉奉化的一系列照片便是沈之岳安排人拍下帶回去的。不久后,他便升為“少將政治部”主任。 后來,沈之岳又奉蔣介石之命協助蔣經國工作,并深受蔣經國信賴和倚重。 1963年4月20日,沈之岳秘密潛到澳門,部署針對大陸的侵襲和情報活動,甚至試圖暗殺時任國家主席劉少奇。 來到澳門后,沈之岳以孫子超之名,在當地三個酒店連開三個房間,而他自己則住進了劉少奇所在的駐地附近,等待出手的機會。 然而,在沈之岳離開臺灣之前,共產黨就已經得知了沈之岳此行的一些計劃和具體安排,甚至連他進入澳門的時間、班次都一清二楚。當時,中央有關方面原本打算捉拿沈之岳歸案,給蔣氏父子以警告。但最終還是采取了較為緩和的手段,我公安部通過外交途徑,將沈之岳驅逐出了澳門。 ![]() 回到臺灣后,沈之岳因辦事不力受到蔣介石撤職查辦的處分,后在蔣經國的極力保舉下,他于1964年6月調任“調查局”局長。直到蔣經國去世,沈之岳一直是國民黨當局最受信任和重用的特務系統元老。 對于沈之岳,張愛萍將軍曾對他有過這樣一番評價:
1994年2月14日,沈之岳逝世,據稱,張愛萍將軍說他是:“智勇雙全,治國有方,一事二主,兩邊無傷”。 |
|
來自: Zhanjh1936 > 《毛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