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七,牛郎會織女。一個古老的傳說。明天是七夕了。昨晚看了英仙座流星雨----皎月未滿,流星滿天,可謂是最美流星雨。如果說昨天是牛郎織女在流星雨下許了愿望,那么愿望成真了。明天七月七就可以相會了。我們也可以坐看牽牛織女星了。 七夕節,又名乞巧節。漢代《西京雜記》的記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于開襟樓,人俱習之”,后來到唐詩---“闌珊星斗綴珠光,七夕宮娥乞巧忙”。時至今日,這一民間習俗仍在代代相傳,經久不息。 記得小時候,每到七月七這天,奶奶、爺爺和我會早早地吃過飯,坐在院里葡萄架下,常常是一邊吃著葡萄,一邊聽奶奶對我講著年年一樣的傳說,奶奶用手指著天空的星星對我說說:織女是仙女,牛郎是凡人,人神結合違反天規,侄女被抓回天庭,牛郎挑著一對兒女去追,眼看就要追趕,王母娘娘拔下簪子劃了一條天河,但是看他們感情很好,于心不忍,就破例讓他們在每年七月七日這天通過喜鵲搭橋相會一次....... 每次認真的聽,可是每次都在想想著:一年見一次面,太少了,只能見一次,一年的話兒能說完嗎?孩子怎么辦,孩子能見媽媽?每年問著相同的問題,得到相同的答案。 “能,牛郎是挑著孩子去見的......”爺爺每年都是唯一的答案。 “那得挑擔多長時間?牛郎不累嗎?......”小女孩固有的疑慮,我每年都這樣問。 “不累,有仙人帶他們上天,很快的.....”爺爺每年都這樣說。 每年都在想時間太短,孩子們能不能見到媽媽....... 長大后,知道了傳說的美麗,知道了葡萄架下,老人只是為小女孩延續了一個代代相傳的美夢。爺爺奶奶也化做了一顆顆星星飛在了天空。看著我將這個美麗的傳說延續給我的小女孩。 “從前有個仙女名字叫做織女,有個放牛娃大家都叫他牛郎......”。 女兒也會像我一樣,認真的聽,認真地問....... “為啥要見一次,多幾次不可以嗎?......” “談戀愛結婚,王母娘娘為啥要管?......” “可以去天上法院告他們.......” 年年在問,代代在問,可是問題卻越來越有時代的元素了。童話也漸漸失去了當初的美麗...... 長大后的我,覺得牛郎織女是幸運的,還能每年一次相見。像極了英國的一部電影《一天》,男女主人公,學校畢業晚會上一見鐘情,一次纏綿。接下來的20年里,他們每一年7月15日都會見一次面,聊聊彼此的生活。 20年間,當他們的人生道路改變,彼此有了交集時,他們也曾擁有:友情和爭吵、希望和失落、淚水和歡笑,可是在這段人生旅途中,兩人慕然回首,終于發現一直尋尋覓覓,最好的其實早在身邊。 不管過了多久,10年、20年又或者更長,一段付出卻遲遲沒有回報的愛情,有多少人能夠堅持......。讓人動容,讓人落淚...... 有生之年能夠彼此相擁,幸福的生活在一起是幸福的,可是有的卻是在剛剛要牽手時,天人永隔。 表姐和初戀因為男方家里人反對,大人設下的誤會,使他們散了,各自組建了家庭,沒承想數年后,婚姻都不幸福,各自又都單身多年。偶然機會,得知對方情況,男方母親說:對不起,妮子,我不該拆散你們,這么多年他一直不開心,心里念念不忘的是你.......。 后來彼此決定在一起,可是造化弄人,結婚前夕,男方因車禍而去世。天人永隔,只留下離人淚,實在令人唏噓...... 深夜秋風起, 傷心只有自己知道。表姐說:當我得知這一消息,心空了,失去了心,這個世界上沒有了最深的牽掛,夜晚想起都是淚,后悔沒有早早相聚,給彼此溫暖和愛意...... 心原來只有一顆,只屬于一個人....... 七夕節,牛郎會織女。希望天下有情人天天都是七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