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chuàng) 丨首發(fā)于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早幾年有位茶友提問。 “他買了一個密封性很好的玻璃罐,是牌子貨,每次單是擰開罐口都很費勁,密封效果絕佳,但他將半斤2016荒野銀針放進(jìn)去后還沒半年,就感覺香氣味道都變了,這是怎么回事?” 很明顯,如果一款茶剛買回來,茶香茶味韻味俱佳。 越往后,茶味越存越淡。 背后原因只有一個——這罐茶被存廢了! 說實話,不建議大家用玻璃罐存放茶葉。 ![]() 最大的癥結(jié)問題,是不避光。 茶葉內(nèi)部的天然色素類物質(zhì)(比如葉綠素)、芳香類物質(zhì)、以及包括茶多酚、茶氨酸在內(nèi)的多種茶味物質(zhì),清一色對光線很敏感。 茶葉存放期間若是不避光,會將好茶直接存壞。 色香味徹底垮掉,毫無飲用價值。 以現(xiàn)在的荒野銀針市場價,并且還是7年陳的老銀針,若是存放到位,那可太稀罕了。 就算現(xiàn)在能準(zhǔn)備出大幾千近萬元的購茶預(yù)算,未必能買到貨真價實的好品質(zhì)。 細(xì)想來,白白存壞半斤荒野銀針,著實讓人太心疼! ![]() 《2》 除了不避光外,玻璃罐不適合存茶的原因還有很多。 玻璃材質(zhì)特殊,導(dǎo)熱速度快。 前幾天剛分享過文章,因?qū)峥欤谞C手,玻璃蓋碗壓根不受茶圈歡迎。 玻璃罐本身,同時存在“吸熱”和“導(dǎo)熱”影響。 七八月盛夏之際,陽光灼熱。 伸手摸向窗玻璃,哪怕僅有短短幾秒,都能感到燙手。 這時候,又怎能放心將自家的好茶放進(jìn)玻璃罐內(nèi)? ![]() 萬一到了夏天后,家里沒有開空調(diào)。 等到太陽曬進(jìn)房間后,室內(nèi)溫度熱得像是火爐,動輒超過30℃以上的過高溫度,肯定會影響好茶的安然久存。 除非是放在陰涼干燥的推拉柜、儲物柜里。 退一步,即便暫時解決避光和導(dǎo)熱影響,部分玻璃罐依舊不值得信任。 市面上有不少玻璃罐的罐口橡膠條,湊近一聞,一股難聞的塑料橡膠味。 將茶葉放進(jìn)去,萬一串味變味,再去后悔就來不及了! ![]() 《3》 短期存茶,許多茶友會偏好用茶葉罐。 開罐就能取出茶葉,方便日常泡茶喝。 結(jié)合上述內(nèi)容,既然玻璃罐不適合存茶,那陶瓷罐會不會好一些? 事實是,陶瓷罐存茶的情況也不容樂觀。 首先,陶瓷罐是易碎品。 型號小、容量小巧的陶瓷罐,或許不會太笨重。 但大量存茶時,專門定制一個類似大水缸一樣的巨大陶瓷甕/陶瓷罐,搬運不便,容易打破。 對于現(xiàn)代生活來說,并不實用! 其次,陶瓷罐和玻璃罐一樣,都存在封口困難現(xiàn)狀。 玻璃罐的內(nèi)壁,是滑溜溜的。 陶瓷罐的內(nèi)壁,也是滑溜溜的。 ![]() 伸手摸過去,特別光滑。 為了封口密封,市面上不少陶瓷、粗陶、紫砂、玻璃等易碎材質(zhì)的罐子,常會在蓋子上加一層軟布或橡膠圈,增加彈性。 合蓋時,往下摁緊。 利用彈性收縮,從而達(dá)到蓋子與罐口之間相對密閉密封的效果。 只不過,軟布也好,橡膠也罷,它們遲早會因老化磨損,導(dǎo)致彈性下降。 到最后,合蓋合不緊,留有縫隙。 罐內(nèi)的茶葉注定要面臨跑氣、受潮、發(fā)酸發(fā)霉的滅頂之災(zāi)。 除非是,買到螺旋口“旋緊”的陶瓷罐,密封效果會好一些。 但這對工藝制作要求難度大,倒不如鐵罐實用。 ![]() 《4》 日常存茶,鐵罐更具實用性。 鐵罐vs紫砂罐,光是一招就能制勝,鐵制品不像紫砂材質(zhì)那樣透氣,密封性更好! 鐵罐vs陶瓷罐,自身重量更輕便,入手成本低。 平日買茶葉,打算買一小罐茶回來嘗試風(fēng)味。 鐵罐裝可比陶瓷罐裝更實惠。 年底了,若是買茶送禮,特意選那種一層禮盒+一層內(nèi)襯+一對厚實陶瓷茶葉罐的浮夸華麗包裝。 逐層打開后,里面的茶葉實際重量不足1兩。 包裝重量三五斤,茶葉克重不足一兩,這樣的包裝成本,浪費巨大。 買這樣的茶,起碼有大半成本都砸在了外包裝,壓根沒有性價比。 鐵罐vs玻璃罐,鐵罐可以做到避光,避免茶葉顏色、香氣、滋味被無端破壞。 再綜合起來看,和上述點名到的茶葉罐相比,鐵罐不怕摔。 重量輕便,風(fēng)格百搭。 逢年過節(jié),買兩罐茶葉回家,再適合不過。 鐵罐包裝的白茶,和大箱收藏裝相比,另有獨到優(yōu)勢。 ![]() 因為罐子里能裝入的茶葉不會太多。 買入手后,即便自己喝茶頻率不高,也不必?fù)?dān)心茶葉喝不完,后期跑氣存壞了造成浪費。 另外,船小好調(diào)頭。 買入小罐裝的白茶,利于嘗鮮試水。 每當(dāng)遇到新品上市,自己又拿不準(zhǔn)主意該買還是不該買時,少量買一罐茶“投石問路”。 即便最終風(fēng)味和自己想象當(dāng)中的有所出入,也不必交出太多學(xué)費。 比起裝入三層包裝(紙箱、食品級塑料袋和鋁袋)的白茶來說。 罐裝白茶更利于日常取茶。 不必經(jīng)歷割開紙箱,解開塑料袋,解開鋁袋,才能取出箱內(nèi)茶葉的繁瑣取茶過程。 逢年過節(jié),直接開車搬運一大箱茶去送禮的情況,極少。 往禮品袋里裝兩罐茶,一并提著送給對方,更加適宜大眾! ![]() 《5》 短期存茶,除了鐵罐外,密封袋也是不錯的選擇。 密封袋的統(tǒng)一造型,呈現(xiàn)為四邊形。 只留一邊開口。 開口處,另外設(shè)了塑料密封條。 需要取茶時,輕輕一拉,就能取出茶葉。 取茶過后,耐心細(xì)致捏緊袋口,就能順利合攏。 存放茶樣、存放大半個月左右常喝的口糧茶、出差去外地帶幾袋茶出門、存放一餅經(jīng)常撬開喝的白茶餅等,密封袋都很實用。 但要注意不能選那種薄薄一層,一扯就裂開的塑料密封袋。 因為和玻璃罐一樣,不能做到避光。 密封袋存茶,最好別反復(fù)多次使用。 ![]() 哪怕這個袋子看著還有七成新,但二次利用時,萬一往里面裝入的不是同款茶。 比如,用先前裝過茉莉花茶的袋子,再去裝老白茶。 最后肯定會有串味變味,茶味喝著口感怪異的問題! 考慮到密封袋的獨特性,不建議長期使用。 短期存放3、5個月,暫無大礙。 如果長期使用,超期使用,一旦密封條出現(xiàn)老化磨損痕跡。 捏緊之后,壓根“合不攏”。 如此老舊的密封袋,不要也罷。 反正入手成本不高,如果家里經(jīng)常需要分裝茶葉,不如到網(wǎng)上買一包新的密封袋回來備用,更利于妥當(dāng)存茶! ![]() 《6》 存茶的做法分為兩種。 一是短期存、臨時存、日常存放。 一是長期存、多年藏、平日輕易不會開箱。 經(jīng)年累月貯存一箱老白茶,平日寫過不少存茶干貨分享。 避免頻繁開箱翻擾,非常關(guān)鍵。 舉個例子,當(dāng)你買了一箱4.5斤的2021春壽眉回家。 平日需要喝茶時,不建議隔三差五開箱。 最好是趁著開箱時,從中抓出一罐茶,獨立密封起來。 不將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 更能弱化存茶變質(zhì)風(fēng)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