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香來具有活血止痛、消腫生肌的功效? 常用于跌打損傷、瘀滯疼痛、瘀血阻滯所致的心腹疼痛、癥瘕積聚、風濕痹痛等。 乳香始載于成書于漢末的《名醫別錄》,按三品分類列為上品。乳香和沒藥的配伍使用最早出自明代王肯堂《證治準繩》乳香止痛散。 《本草綱目》云:“乳香活血,沒藥散血,皆能止痛消腫生肌,故二藥每每相兼而用。” 筆者在臨床診療中對用乳香的患者進行過療效觀察,從臨床角度有感而悟,乳香有神奇的修復人體局部損傷的作用。 其實乳香就是乳香樹在刀割、蟲咬、雷劈受傷時自身分泌的樹脂,是一種植物“抗體”,可能有天然修復因子幫助乳香樹修復創口。 類似作用的還有沒藥樹的樹脂——沒藥,麒麟竭的樹脂——血竭,更有甚者,古代松樹、楓樹的樹脂埋藏于地下萬年,即眾所周知的琥珀也有活血化瘀、破癥的功效,實在讓贊嘆大自然的力量。 下面介紹乳香巧治頸椎病的一個案例。 2005年1月的一日,天氣陰沉沉的,特別的冷,筆者正在門診,突然接到同學的電話,說自己的同事頭頸痛很嚴重,想到筆者醫院試試中醫,筆者沒加猶豫滿口答應。掛斷電話后心想等患者來了以后,直接找骨傷科醫生診治就可以了。 當日下午同學帶患者來了,筆者上下仔細打量患者,發現他頭部僵直不敢亂動,右手也搭在了左肩上,身體傾斜著右肩高左肩低,步履緩慢,給筆者的第一印象是痛得挺厲害。 簡短寒暄幾句便請患者坐下。患者起初講話還算輕松,但沒說上幾句就顯露出痛苦表情,講話也不敢大聲了,生怕震動而加劇疼痛。 詢問得知,患者有頸椎病史3年了,頸椎嚴重骨質增生,椎間孔狹窄,韌帶鈣化,這次發作持續時間已2星期,在外院拍片明確診斷,并服用過戴芬、散利痛,但效果不明顯,尤其到晚上睡覺時那簡直是受罪,不翻身也痛,翻身更痛。 筆者建議他先到骨傷科門診,再到推拿科,誰知他一口回絕,原來此前他已經做過牽引,試過針灸,拔過火罐,今日一心要吃中藥,同學還在一旁要求筆者開中藥處方。 這下筆者有點左右為難了,內科醫生診治骨科病行嗎? 再細問病情,這位男性患者52歲,機關干部,形體略胖,面目稍顯虛腫,平時活動量少,出門經常以車代步,上班時久坐電腦前,愛抽煙喝酒,喜吃油膩食物,怕熱出汗多,夏天開冷空調睡覺,頸部肌肉僵硬,頸椎兩側有壓痛點,頭頸不敢靈活轉動,食少夜寐不安,舌質偏暗紅,苔白厚膩,脈弦滑。 辨證屬于痰濕體質,感受寒氣,寒濕阻遏陽氣,經絡痹阻,氣血運行不暢,不通則痛。治療采用活血散寒,祛風除濕止痛的原則,藥用: 乳香9g,降香3g,桂枝5g,川芎9g,當歸9g,羌活9g,桑枝9g,薏苡仁30g,砂仁3g,蒼術9g,甘草6g 上藥以水煎,服7劑。并叮囑患者停用電腦工作,注意頸部保暖。 上方中乳香、降香活血止痛,桂枝、當歸、川芎溫經活血,羌活、桑枝、薏苡仁、砂仁、蒼術祛風除濕。 3日后患者電告疼痛大減50%,1星期后患者獨自前來復診,判若兩人,表情輕松,語聲宏亮,頭頸活動已看不出異常,并一再表示感激之情,筆者心中暗喜,但卻不露聲色地以老醫生的口吻說繼續服藥7劑鞏固療效,隨后數月筆者調理患者痰濕體質,頸椎痛未再發作。 頸椎病疼痛發作是由于頸椎骨質增生,椎間孔狹窄壓迫神經,局部組織肌肉充血水腫,而用乳香這種天然藥材,它所具有的修復創傷的能力正好為筆者所用。 乳香的抗炎、鎮痛、調節免疫、抗腫瘤、抗菌作用都已經被國內外學者在動物實驗上得到證實,而更深入的臨床研究還將繼續。 《一診一得錄》 古道瘦馬按:: 乳香治療頸椎病是一個好思路,尤其使人感興趣的是提出乳香、沒藥、血竭是同一科屬的類藥,并詳細論證,邏輯推理正確,這樣一來就可以解決血竭的替代問題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