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要求 1、學期計劃和總結 在分管副校長指導下,教務處編制學校學期教學工作計劃,經校長辦公會議研究后,在開學初全校教職工大會上公布執行。各年級和教研組依據學校教學工作計劃制定年級組和教研組教學工作計劃。學期末,教務處、年級組和教研組做好期末教學工作總結,在新學期教學工作會上匯報上學期教學工作,安排新學期教學工作。 學期工作計劃和總結由分管副校長檢查賦分。 2、備課和教案 基礎年級各學科要在研究教材、學科課程標準、高考考試說明和高考試題的基礎上,研究使用好內蒙古教育出版社印制的教輔用書,不再自己編制導學案,教師把主要精力放在制作多媒體課件上。 備課和教案檢查主要對導學案的使用、課件制作進行檢查。各學科建立備課博客平臺,將學科課件按課時上傳。 每雙周星期二下午七八節課為集體備課和研課時間,教務處和年級組要制定出具體的工作要求。 備課要從我校學生實際出發,在設計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上要符合學情。 備課和教案檢查標準由教務處制定,校長辦公會議研究后通過。 檢查責任人: 3、課堂教學常規 教師要按照“民主課堂”操作流程進行授課,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確保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精神飽滿。教師要發揮主導作用,每節課教師講授時間不得超過25分鐘。課堂教學常規檢查必須做到每課必查。按照《XX 中學教學常規暨教學事故懲處條例》要求,“發生一次一般教學事故,在績效工資中扣款20元;發生一次嚴重教學事故者,在績效工資中扣款60元”。在此項檢查中,校長發現教學事故,分管副校長、教務主任和年級主任附連帶責任。 檢查責任人: 4、作業 教師精選作業,布置分層作業,要在作業質量上下功夫,布置有利于揭示規律和方法,有利于開拓學生思維、鞏固提高的作業。學校將改革印刷校本作業的辦法: ①在校園網建立學校油印材料提交管理平臺,由各學科備課組長把所要油印的材料按照教務處規定的標準模板格式發送到油印室,打印出來直接油印,進而達到規范作業布置; ②積累構建我校校本作業資源庫; ③便于作業數量、質量掌控和管理。布置的作業要求做到三個“及時”:及時批閱,及時講評,及時反饋。 5、培優補差 針對班級學生情況,各班制定學生輔導計劃,學生輔導重點放在學科輔導和心理輔導上,每位教師負責3-5名學生,年級組對教師培優補差工作過程和效果進行考核評價。 6、考試 考試工作由教務處負責管理,考試操作過程按照中考高考考試流程組織實施,每次考試教務處編印考務手冊,召開考務會議,落實考試規范要求;考試結束后一周內完成閱卷工作,閱卷一律實行網絡閱卷;考試結束第二周進行考試分析,教務處主導考試分析工作,考試分析不但要對學科教學工作進行分析,還要對班級管理工作進行分析,提出改進措施。 7、教學會議管理 教學例會包括全校教學總結會。教務例會年級教學總結會和教研組長備課組長會議、考試分析會班級教師教學工作會、教師和學生座談會等,主要用于布置和檢查各項教學工作,及時分析、研究和解決教學中出現的各種問題,落實整改措施,注重實效,并要有明確的議題和過程記錄。 8、學生評教 ——學生評教指標體系 日常評教的評價內容主要以教師日常規范要求為主,以課堂教學問卷調查表的形式進行。(詳見《學生日常評教表》) ——評教的組織與實施 1)、學生日常評教一學期至少兩次,由教務處負責組織學生按照“學生日常評教表”上的內容,對本班所有任課教師的教學情況進行認真評價打分。 2)、評價結果由教務處主任及時匯總并負責反饋給任課教師。 3)、教務處負責以書面形式向每位任課教師反饋評教的“綜合評定結果”及“教學評價建議”,并納入本學期教師的教學業務考核。 4)、教務處負責對評教結果進行歸納總結,召開專題會議或通過校園網向全體教師反饋評教情況,肯定好的方面、指出存在問題、明確改進方向。 9、教學常規考核匯總 教務處每學期末對教師教學常規工作進行考核評價,做為教師年度考核、晉級、評先、評職的依據。 (二)組織領導 責任人: (三)工作考核 1、分管校長按照自己分管的工作學年末在教職工大會述職,由教職工對分管校長工作進行民主測評。 2、處室主任按照自己分管的工作學年末在教職工大會述職,由教職工對分管校長工作進行民主測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