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產生于春秋戰國時代,其內容博大精深,思想深邃富瞻,邏輯縝密嚴謹,又超越了兵家范疇,可稱一部極具概括、抽象、辯證的哲學著作。正因如此,《孫子兵法》的影響也超出了軍事領域,涉及到政治、外交、經營、管理,甚至為人處世的細微之處,被兵家以外的眾多人士奉為圭臬。 在《孫子兵法》的原典之外,想要提升戰略思維,還可以讀哪些書呢?書局君向您推薦。 中華經典藏書版全文收錄《孫子兵法》,全書配有題解、注釋和譯文。題解概括各篇章內容,注釋引經據典幫助加深理解,譯文明白曉暢簡潔通達。是入門《孫子兵法》不錯的選擇。

三全本《孫子兵法》全本無刪減,全書同樣配有題解、注釋和譯文。與經典藏書版相比,注釋部分更詳盡,更引用中外評點,可滿足讀者更加深入學習研究的需求。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戰爭理論研究部《孫子》注釋小組 編著 
《孫子兵法新注》1977年1月初版。該書最前面為《略談孫子一文》,概述《孫子兵法》中具有普遍意義的軍事規律及其局限性。全書配有簡明內容提要、注釋、大意(即譯文)及簡評,是影響力較大的版本之一。 [春秋]孫武 撰 [三國]曹操等 注 楊丙安 校理 自《孫子兵法》面世以來,許多人對該書進行了注釋評點。《十一家注孫子》匯集曹操、杜牧、李筌、王皙、梅堯臣、賈林、張預等十一家注釋,使原書內容更為豐滿。各家注釋不僅解釋文字、疏通文意,而且加入了大量饒有趣味的歷史故事,這樣使對作戰謀略的闡釋不流于單純的說理,如此讀者能更深刻地理解兵家策略。除了上面的簡體橫排本外,我們還有新編諸子集成版,更適合喜好閱讀繁體豎排本的朋友。 
《孫子新注》為袁行霈先生主編的“新編新注十三經”中的一種,對《孫子兵法》進行校注、疏解、辨證。注釋對前人成果擇善而從,并羅列重要異說;疏解是對注文中某些要點作展開說明;辨證則是對書中重要的概念與判斷以及學界的不同見解作適當評斷。 
《兵以詐立》是李零先生的代表作,曾榮獲《光明日報》等多家媒體的“年度十大圖書”,入選首屆“三個一百”原創出版工程等。《兵以詐立》最大的特點是講兵法中的哲學,李零先生以其深厚的古文獻功底,融合現代學術,內容豐富更有深度,同時不失閱讀的輕松趣味。張鳴先生曾評價該書:“是同類著作中對孫子理解最深刻、最透徹的。” 
本書考察了《孫子兵法》流傳到西方以后,對西方戰略理論的發展演變所起到的積極作用。使用與西方戰略理論相比較的方法,論述了《孫子兵法》的中國特色、理論體系和《孫子兵法》十三篇的具體內容。 如果您讀了《孫子兵法》還覺得不過癮,對于兵書、謀略等產生了更大的興趣。那么我們向您推薦:
《武經七書》成書于宋朝,是從當時流行的三百四十多部中國古代兵書中挑選出的七部經典兵書。除了《孫子兵法》外,《武經七書》還收入了《吳子兵法》《司馬法》《黃石公三略》《尉繚子》《六韜》和《唐太宗李衛公問對》。中華版《武經七書》全書配有題解、注釋和翻譯,更易閱讀,同時排入400余幅插圖,對軍用器械、布陣法以及戰爭戰例等進行闡釋。 

現代管理,關鍵在于用人。《人物志》成書于魏晉時期,是古代典籍中唯一流傳至今的人才學著作。書中全面論述了各類人才在生理素質、氣質性格、政治才能等方面的差異,以及適合從事的職業,詳細介紹了如何從形貌神態、言談舉止、為人處世等方面鑒別人才,并對鑒別中容易出現的失誤及原因加以深入探討,內容非常生動。 
《傳習錄》是記錄王陽明思想的語錄體著作。王陽明是明代大儒,后人稱其“五百年一圣人”。《傳習錄》的基本思想可以用“一條主線”、“三大命題”來加以概括。“一條主線”即立志成圣,“三大命題”即“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讀《傳習錄》,獲得使內心強大的力量源泉。 
曾國藩被譽為“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國藩家書》主要收錄他寫給家中長輩和同胞兄弟的信,書中所談讀書修身齊家治國、為官用兵之道,至今仍極有借鑒意義。 
《資治通鑒》記載了1362年的中國歷史,“網羅宏富,體大思精”。張國剛教授反復研讀《資治通鑒》,深得其精髓。《資治通鑒啟示錄》一書深入挖掘其中有關修身養性、治國理政、為人處世、選人用人、家風家教等方面的歷史智慧和現代啟示,是人生成長各個階段的必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