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診病核心之臟腑辯證口訣,中醫醫生必背,趕緊收藏。 臟腑辨證是今天中醫臨床中應用最廣泛的一種辨證方法,也是我們本次講稿的重點所在。八綱---陰、陽、表、里、寒、熱、虛、實,是中醫辨證中最主要部分,通過臨床,為運用四診,掌握病情,按照疾病發展規律進行分析歸納,把已發現的證候分為八類(八綱). 通過辨證,我們可以判斷出患者當前的疾病是虛是實,哪種虛,哪種實;病變的位置是臟是腑,哪一臟,哪一腑。 中醫講病證寒、熱、虛、實不離臟腑,講經絡、針灸也不離臟腑,講養生不離臟腑。 正所謂“業醫不知臟腑,則病源莫辨,用藥無方”。 患者也可根據以下表現看看自己屬于哪種癥狀:惡寒發熱,指惡寒與發熱同時出現;只感覺冷而不發熱,稱為但寒不熱;只感覺發熱而不怕冷,則為但熱不寒;寒熱往來,指惡寒與發熱交替出現。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