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d是自戀型人格,回避型包括回避型人格、回避型依戀(一種依戀風格)。 《把不安當朋友》這本書里提到過,在幼年期表現出回避型依戀的孩子,長大后可能發展成為回避型人格、自戀型人格、反社會型人格或者類精神分裂型人格。他們共同點是,對于他人的心情和苦痛表現得“非常遲鈍”。 回避型人格大多是(恐懼型)回避型依戀; 自戀型人格也有部分的依戀風格屬于回避型依戀。 他們在親密關系中有相近的表現,比如一開始積極熱情推進關系,打壓貶低戀人,斷崖式分手,分手后拉扯,戀人飽受折磨…… 那么如何區分呢?可以參考以下幾點: 1、對贊美的需求不同 Npd渴望仰望和崇拜,而不是平等的欣賞和尊重。比如,無盡的贊美和過于夸張的吹捧,目的是滿足自戀需求。也就是說別人不停夸贊才滿足。 回避呢?他們通常也需要被夸,但不夸也沒關系,他們的訴求是“別貶低我”。有的女孩會說,我每次夸他他好像不相信,還有些害羞。 2、對關注度的需求 Npd渴望被關注,認為自己很獨特,應該享有特權。當戀人不再關注時,他們感到自戀受損,那么關系就會出現狂風暴雨。 回避型不會要求你對他過度熱情或者關注。遇見焦慮型戀人,回避甚至躲起來,害怕被關注。關系出問題時就像一潭死水。 3、斷崖式分手 Npd往往會在戀人脆弱時主動攻擊,給戀人斷崖式分手的巨大打擊,然后,再觀察對方的痛苦,滿足自戀訴求(自戀者的補藥)然后再次靠近,可能會虛假道歉,緩和氣氛,目的是進一步操縱。 回避型也擅長斷崖式分手,但往往主動和好時需要克服很多心理障礙。比如會糾結自己能否被接納?關系是否仍會有潛在的沖突?所以靠近的方式通常是小心翼翼,比如朋友圈點贊之類的。在建立正常互動之后也不會急于確定關系,有可能沒想好需要觀察,確定關系一定是慎重考慮的。 4、自戀暴怒 自戀暴怒,指的是自戀型人格障礙者在面對不利處境時,表現出突然的、極度的憤怒。往往會阻礙交流的正常進行,甚至引發口頭或肢體上的沖突。也可能是隱性的,如冷暴力、挖苦嘲諷等等。 但回避大多是沉默的,也會極力壓抑情緒。在戀人情緒失控時,他們偶爾會為自己爭辯,但目的不是宣泄,而是想快點結束爭吵。 有些回避型也有部分自戀的影子,比如自卑心較重的隱形Npd。主要看他的自戀需求是如何實現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