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倪海廈259個方劑

     子君zijun123 2023-02-04 發(fā)布于河北

    ?

    目 錄

    1.男子陽痿和女子性冷淡的基礎(chǔ)方·················(出自<傷寒雜病論>四逆散)(1)

    2.頑固性口腔潰瘍的處方···················(出自《傷寒雜病論》甘草瀉心湯)(1)

    3.急性乳腺炎的處方······················································(1)

    4.精神分裂癥的基礎(chǔ)方·················(出自<傷寒雜病論>柴胡加龍骨牡蠣湯)(1)

    5.癲癇的基處方·······················(出自<傷寒雜病論>柴胡加龍骨牡蠣湯)(1)

    6.急性胰腺炎的基礎(chǔ)方·························(出自<傷寒雜病論>大柴胡湯)(1)

    7.急性膽囊炎的處方···························(出自<傷寒雜病論>大柴胡湯)(1)

    8.不孕癥的基礎(chǔ)方·······························(出自<傷寒雜病論>溫經(jīng)湯)(1)

    9.子宮內(nèi)膜異位的處方···························(出自<傷寒雜病論>溫經(jīng)湯)(2)

    10.貧血的基礎(chǔ)方································(出自<傷寒雜病論>澤瀉湯)(2)

    11.腦部積水的基礎(chǔ)方························(出自<傷寒雜病論>甘草麻黃湯)(2)

    12.四肢及軀干麻木不仁··················(出自<傷寒雜病論>黃芪桂枝五物湯)(2)

    13.半身不遂的基礎(chǔ)方····································(出自<小續(xù)命湯>)(2)

    14.陰天肌肉酸痛的處方······················(出自<傷寒雜病論>麻杏薏甘湯)(2)

    15.風(fēng)疹的處方······························(出自<傷寒雜病論>麻黃加術(shù)湯)(2)

    16.產(chǎn)后全身疼痛··························(出自<傷寒雜病論>桂枝加人參湯)(2)

    17.脂溢性脫發(fā)的經(jīng)驗方······················(出自<傷寒雜病論>三黃瀉心湯)(3)

    18.劇烈牙疼的經(jīng)驗方····························(出自<傷寒雜病論>白虎湯)(3)

    19.腰椎間盤突出的經(jīng)驗方·················································(3)

    20.白癜風(fēng)的處方·······································(出自<千金藥方》)(3)

    21.糖尿病的基礎(chǔ)方·······················································(3)

    22.風(fēng)寒引起的感冒的食療粥方·············································(3)

    23.老年癡呆癥的基礎(chǔ)方··················(出自<傷寒雜病論>麻黃附子細(xì)辛湯)(3)

    24.老年性腹瀉的食療粥方·················································(3)

    25.促進(jìn)乳汁分泌的民間驗方···············································(4)

    26.習(xí)慣性失眠的經(jīng)驗方······················(出自<傷寒雜病論>半夏瀉心湯)(4)

    27.孕產(chǎn)婦保健處方·(出自<傷寒雜病論>桂枝湯.當(dāng)歸散.白術(shù)散.當(dāng)歸生姜羊肉湯)(4)

    28.小兒流鼻涕且咳嗽··································(出自<傷寒雜病論>)(4)

    29.脫發(fā)的經(jīng)驗方······························(出自《圣濟(jì)總錄》之茯苓飲)(4)

    30.早上吃的東西下午又吐出來或吃完就吐······(出自<傷寒雜病論>大黃甘草湯)(4)

    31.三叉神經(jīng)痛················································(民間驗方)(4)

    32.肌肉不由自主的震顫······················(出自<傷寒雜病論>防己茯苓湯)(4)

    33.跟骨骨刺············································(出自<本草綱目>)(5)

    34.有小便頻繁大便呈顆粒狀的便秘··············(出自<傷寒雜病論>麻子仁丸)(5)

    倪海廈 259 個方劑

    35.危重病人出現(xiàn)頻繁吐口水長時間低燒··········(出自<傷寒雜病論>大烏頭煎)(5)

    36.舌苔白小便淡白小腹無異常的便秘······(出自<傷寒雜病論>大黃附子細(xì)辛湯)(5)

    37.舌苔黃小便黃小腹脹痛無屁的便秘············(出自<傷寒雜病論>大承氣湯)(5)

    38.舌苔黃小便黃小腹痛屁多的便秘············(出自<傷寒雜病論>厚樸三物湯)(5)

    39.舌苔黃小便黃小腹脹屁多的便秘··············(出自<傷寒雜病論>小承氣湯)(5)

    40.中晚期肺氣腫·················(出自<傷寒雜病論>厚樸麻黃湯方+澤漆湯方)(6)

    41.受到驚嚇引起的持續(xù)心動過速················(出自<傷寒雜病論>奔豚湯方)(6)

    42.胸悶且平躺加劇不口渴··············(出自<傷寒雜病論>茯苓杏仁甘草湯方)(6)

    43.有舌苔發(fā)黃且厚現(xiàn)象的咳嗽··················(出自<傷寒雜病論>皂莢丸方)(6)

    44.有舌苔發(fā)白現(xiàn)象的咳嗽··················(出自<傷寒雜病論>射干麻黃湯方)(6)

    45.早期肺氣腫··························(出自<傷寒雜病論>越婢湯方加半夏)(6)

    46.原因不明流鼻血····················(出自<傷寒雜病論>桂枝芍藥知母湯方)(6)

    47.瘙癢性皮膚病····························(出自<傷寒雜病論>麻黃加術(shù)湯)(7)

    48.肝病引起的吐血························(出自<傷寒雜病論>麻黃升麻湯方)(7)

    49.慢性胃病的處方············(出自<傷寒雜病論>當(dāng)歸四逆加吳茱萸生姜湯方)(7)

    50.患者舌苔發(fā)白且胃痛的處方··················(出自<傷寒雜病論>黃連湯方)(7)

    51.病人有感冒且吃什么都腹瀉食物不消化······(出自<傷寒雜病論>桂枝人參湯)(7)

    52.病人一直很瘦弱而且易疲勞············(出自<傷寒雜病論>柴胡桂枝干姜湯)(7)

    53.胃癌的經(jīng)驗方·························································(7)

    54.腹水的處方···························································(7)

    55.急性肺擴(kuò)張····························(出自《傷寒雜病論》大陷胸湯方)(8)

    56.小腿有魚鱗狀干癬····························(出自<傷寒雜病論>抵擋湯)(8)

    57.消化不良的處方················(出自<傷寒雜病論>調(diào)胃承氣湯和吳茱萸湯)(8)

    58.治療急性扁桃體炎···················(出自《傷寒雜病論》桂枝湯加葛根) (8)

    59.治療長期便秘又受到驚嚇?biāo)鸬男呐K動悸·····························

    ······································(出自《傷寒雜病論》桂枝加桂湯方) (8)

    60. 治療過度驚嚇或焦躁不安的處方·····································

    ··················(出自《傷寒雜病論》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救逆湯方) (8)

    61.治療乳癌的經(jīng)驗方·····················································(8)

    62.治療腦部積水···························(出自《傷寒雜病論》小柴胡湯) (8)

    63.身體肥胖平日頭暈眼花···················(出自《傷寒雜病論》真武湯方) (9)

    64.治療大病初愈胃不舒服睡眠不好 ··········(出自《傷寒雜病論》梔子豉湯) (9)

    65.治療病人平日腹脹放屁較多(出自《傷寒雜病論》厚樸生姜半夏甘草人參湯方) (9)

    66.治療臍下動悸且伴有心跳加速···(出自《傷寒雜病論》桂枝甘草茯苓大棗湯)(9)

    67.治療臍下動悸························ (出自《傷寒雜病論》桂枝甘草湯) (9)

    68.病人白天非常煩躁夜晚正常 ···········(出自《傷寒雜病論》干姜附子湯)(9)

    倪海廈 259 個方劑

    69.青春痘的處方··························(出自<傷寒雜病論>桂枝湯加葛根)(9)

    70.面部中風(fēng)的處方·····················(出自《傷寒雜病論》桂枝湯加葛根)(10)

    71.醒酒湯···········································(出自《皇帝內(nèi)經(jīng)》)(10)

    72.視網(wǎng)膜色素變性的基礎(chǔ)方·········(出自<傷寒雜病論>炙甘草湯和小建中湯)(10)

    73.自閉癥的基礎(chǔ)方·························(出自<傷寒雜病論>桂附八味丸)(10)

    74.春季發(fā)作的過敏性鼻炎-俗稱花粉病··········(出自<傷寒雜病論>麥門冬湯)(10)

    75.預(yù)防胃病的方法······················································(10)

    76.牙痛的方法··························································(10)

    77.女子逆經(jīng)的處方······················································(11)

    78.適合孕婦飲用的混合豆?jié){··············································(11)

    79.健康長壽的粥飲······················································(11)

    80.抑制病人劇烈疼痛····················································(11)

    81.預(yù)防扁桃體炎和咽喉炎的方法··········································(11)

    82.強腎固齒的方法······················································(11)

    83.急救時滌痰通喉痹·····································(出自<三生飲>)(11)

    84.吃魚蝦海鮮引起的過敏················································(11)

    85.補血安神的處方······················································(11)

    86.使人心情舒暢的茶飲··················································(12)

    87.養(yǎng)護(hù)肌膚的方法·······································(出自<玉肌散>)(12)

    88.總是感覺口苦·····························(出自<傷寒雜病論>小柴胡湯)(12)

    89.由于小兒口腔潰瘍或牙齦發(fā)炎引起的發(fā)燒的處方··························(12)

    90.孕婦痔瘡的方法······················································(12)

    91.去除脂肪瘤的方法····················································(12)

    92.青春痘的面膜························································(12)

    93.產(chǎn)后腰背疼和去除妊娠紋的處方·············(出自<傷寒雜病論>小柴胡湯)(12)

    94.促進(jìn)頭發(fā)生長的處方···································(改善頭發(fā)稀少)(12)

    95.通便美容的茶飲······················································(13)

    96.養(yǎng)顏美容的茶飲······················································(13)

    97.補氣健身的茶飲······················································(13)

    98.使乳房中的乳汁得以順利流出的處方····································(13)

    99.促進(jìn)乳汁分泌的處方··················································(13)

    100.促進(jìn)乳房發(fā)育的處方························(出自<傷寒雜病論>桂枝湯)(13)

    101.女性陰癢的方法·····················································(13)

    102.去除口臭的方法·····················································(13)

    倪海廈 259 個方劑

    103.解生附子,烏頭,天雄的毒···········································(13)

    104.補腎壯陽的方劑·····················································(13)

    105.視物模糊和眼球萎縮·················································(14)

    106.口腔潰瘍或生瘡·····················································(14)

    107.幫助白發(fā)變黑的處方·················································(14)

    108.幫助醉酒者醒酒的處方···············································(14)

    109.中耳炎的處方·······················································(14)

    110.鼻竇炎的處方·······················································(14)

    111.肺炎的處方·························································(14)

    112.肌無力的基礎(chǔ)方························(出自<傷寒雜病論>茯苓四逆湯)(14)

    113.血崩······································(出自<傷寒雜病論>焦姜湯)(15)

    114.隔月來月經(jīng)的基礎(chǔ)方·················································(15)

    115.不孕的基礎(chǔ)方······························(出自<傷寒雜病論>溫經(jīng)方)(15)

    116.白帶異常···························································(15)

    117.小兒癲癇策····························(出自<傷寒雜病論>甘麥大棗湯)(15)

    118.產(chǎn)后抑郁和產(chǎn)后便秘······················(出自<傷寒雜病論>小柴胡湯)(15)

    119.孕期全身或下肢水腫····················(出自<傷寒雜病論>葵子茯苓散)(15)

    120.陰莖潰爛······························(出自<傷寒雜病論>阿膠附子湯)(16)

    121.孕期見紅··················(出自<傷寒雜病論>膠艾湯和當(dāng)歸黃芪建中湯)(16)

    122.破傷風(fēng)和被毒蟲咬傷·························(出自傷寒雜病論>黃連粉)(16)

    123.胰臟炎的處方··(出自<傷寒雜病論>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和枳實芍藥桔梗散)(16)

    124.肝膿瘍的處方··············(出自<傷寒雜病論>四逆散和枳實芍藥桔梗散)(16)

    125.胃膿瘍的處方····················(出自《傷寒雜病論》枳實芍藥桔梗散)(16)

    126.慢性盲腸炎和腹部及陰部膿瘍的處方··(出自<傷寒雜病論>薏仁附子敗醬散)(16)

    127.急性闌尾炎的處方····················(出自<傷寒雜病論>大黃牡丹皮湯)(17)

    128.腦膿瘍的處方········································(出自<陽和湯>)(17)

    129.吃了變質(zhì)食物或食物中毒················(出自<傷寒雜病論>大黃甘草湯)(17)

    130.尿毒癥的處方··························(出自<傷寒雜病論>當(dāng)歸四逆湯)(17)

    131.病人經(jīng)常下痢,吃完飯不久就腹痛腸鳴····(出自<傷寒雜病論>半夏瀉心湯)(17)

    132.促使患者病危時打嗝不止停止的處方······(出自<傷寒雜病論>茯苓四逆湯)(17)

    133.患者嘔吐并伴有劇烈頭痛··················(出自<傷寒雜病論>吳茱萸湯)(17)

    134.痔瘡的處方····························(出自<傷寒雜病論>赤豆當(dāng)歸散)(17)

    135.患者吞咽困難····························(出自《傷寒雜病論》利膈湯)(18)

    136.胃癌的基礎(chǔ)方······························(出自<傷寒雜病論>黃土湯)(18)

    137.膽結(jié)石的處方······························(出自<傷寒雜病論>四逆散)(18)

    138.酗酒造成的便秘·····················································(18)

    倪海廈 259 個方劑

    139.肝癌(無腹水)的處方·················································(18)

    140.肝炎的基礎(chǔ)方·······················································(18)

    141.患者暈車或暈船且小便通暢······(出自<傷寒雜病論>茯苓桂枝白術(shù)甘草湯)(18)

    142.陰囊腫大的處方·····················································(18)

    143.患者吐血不止,比如胃或食道出血等··········(出自<傷寒雜病論>柏葉湯)(19)

    144.病人的肌肉不由自主地抽動,比如帕金森病···(出自《傷寒論》防己茯苓湯)(22)

    145.病人腋下流出黃色的汗··············(出自<傷寒論>黃芪芍藥桂枝苦酒湯)(22)

    146.子宮肌瘤的處方····························(出自<傷寒論>桂枝茯苓丸)(22)

    147.患者腹部腫大面色很黑························(出自<傷寒論>木防己湯)(22)

    148.糖尿病患者腿部傷口不能愈合的方法···································(22)

    149.患者上熱下涼比如重癥糖尿病,紅斑狼瘡,血癌等························(22)

    150.病人不停的吃東西卻覺得吃不飽并且一餓就得吃東西否則就頭暈···········

    ··················································(出自<傷寒論>白虎湯)(20)

    151.看見水就發(fā)作的癲癇····························(出自<傷寒論>五苓散)(22)

    152.病人感覺頭上戴了一頂帽子或者像用緊箍咒箍住·························

    ········································(出自<傷寒論>桂枝茯苓五味子湯)(22)

    153.肺癌的處方·····················(出自射干麻黃湯,桔梗湯,千金葦莖湯)(22)

    154.脾腫大的處方·······················································(22)

    155.坐骨神經(jīng)痛和尿頻的處方················(出自<傷寒論>干姜茯苓白術(shù)湯)(22)

    156.去除身體寒氣的處方····················(出自<傷寒論>當(dāng)歸生姜羊肉湯)(22)

    157.腸套疊的處方······························(出自<傷寒論>附子粳米湯)(22)

    158.心肌梗塞,心血管堵塞,冠狀動脈硬化的處方·····························(21)

    159.穿心痛的處方····························(出自<傷寒論>烏頭赤石脂丸)(21)

    160.心肌炎的處方··························(出自<傷寒論>桂枝生姜枳實湯)(21)

    161.風(fēng)濕性心臟病······························(出自<傷寒論>薏仁附子湯)(21)

    162.胸悶氣短尾部不適的處方········(出自<傷寒論>理中湯和枳實薤白桂枝湯)(21)

    163.打嗝不止的處方····························(出自<傷寒論>桔子生姜湯)(21)

    164.心臟辟膜閉鎖不全的處方··(出自<傷寒論>瓜蔞薤白白酒湯和瓜蔞薤白半夏湯)(21)

    165.男子不能行房事的處方······················(出自<傷寒論>桂附八味丸)(21)

    166.肺膿瘍的處方··································(出自<傷寒論>桔梗湯)(22)

    167.急救時幫助病人定喘的處方··················(出自<傷寒論>麻黃甘草湯)(22)

    168.肺結(jié)核和食道癌的處方························(出自<傷寒論>麥門冬湯)(22)

    169.干咳和嗓音嘶啞和孕婦咳嗽的處方··············(出自<傷寒論>麥門冬湯)(22)

    170.嗜睡疲倦無力··································(出自<傷寒論>天雄散)(22)

    171.甲狀腺腫瘤和淋巴癌的處方···········································(22)

    172.幫助油性頭發(fā)去油的處方····················(出自<傷寒論>三黃瀉心湯)(22)

    倪海廈 259 個方劑

    173.老年人失眠的處方····························(出自<傷寒論>酸棗仁湯)(23)

    174.肺炎高燒不退和麻疹內(nèi)陷的處方················(出自<壽世保元>麻疹門)(23)

    175.腳氣和丹毒的處方······························(出自<傷寒論>礬石湯)(23)

    176.脫發(fā)的處方····························(出自<傷寒論>桂芝龍骨牡蠣湯)(23)

    177.女性陰道和男性睪丸抽痛的處方··········(出自<傷寒論>桂芝龍骨牡蠣湯)(23)

    178.內(nèi)風(fēng)濕引起的手腳變形······················(出自<傷寒論>烏頭桂枝湯)(23)

    179.幫助回奶和治療月經(jīng)不規(guī)律的處方··············(出自<奇方異錄>回奶湯)(23)

    180.膝蓋腹膜炎····························(出自<傷寒論>桂枝芍藥知母湯)(23)

    181.紅斑狼瘡的處方························(出自<傷寒論>桂枝芍藥知母湯)(24)

    182.肌肉萎縮和肌無力的處方······················(出自<傷寒論>小建中湯)(24)

    183.哮喘的處方························(出自<傷寒論>大青龍湯和小青龍湯)(24)

    184.胃酸過多(俗稱火燒心)的處方··········(出自<傷寒論>旋覆花代赭石湯)(24)

    185.牙齦易出血及易流鼻血······················(出自<傷寒論>大黃黃連湯)(24)

    186.幫助戒煙的處方·····················································(24)

    187.月經(jīng)不調(diào)的處方···························(出自.四物湯和桂枝茯苓丸)(24)

    188.腦溢血的處方·····································(出自.補陽還五湯)(25)

    189.帶狀皰疹的處方··························(出自《傷寒論》升麻鱉甲湯)(25)

    190.夢游癥的處方······························(出自<傷寒論>甘草瀉心湯)(25)

    191.久病不愈體弱坐臥不寧不思飲食的處方································

    ··································(出自<傷寒論>百合地黃湯和百合雞子湯)(25)

    192.幫助減肥的處方····························(出自<傷寒論>防已黃芪湯)(25)

    193.頭皮屑過多和脂溢性皮炎以及手腳角質(zhì)層過厚的處方·····················

    ······································(出自<傷寒論>麻黃杏仁薏仁甘草湯)(25)

    194.促使腦中風(fēng)所致昏厥蘇醒的方法······················(出自<黃帝內(nèi)經(jīng)>)(25)

    195.腦中風(fēng)的處方············(出自<千金方>三黃湯,小續(xù)命湯,白術(shù)附子湯)(26)

    196.去除腹部贅肉的處方····························(出自<傷寒論>桂枝湯)(26)

    197.抑郁癥的處方··································(出自<傷寒論>葛根湯)(26)

    198.偏頭痛的處方··································(出自<傷寒論>葛根湯)(26)

    199.面癱的處方····································(出自<傷寒論>葛根湯)(26)

    200.腦膜炎的處方······················(出自<傷寒論>瓜蔞桂枝湯和葛根湯)(26)

    201.防止蚊蟲叮咬的方法·················································(26)

    202.肌纖維疼痛的處方······························(出自<傷寒論>桂枝湯)(26)

    203.胰臟癌的處方······················(出自<傷寒論>干姜黃芩黃連人參湯)(27)

    204.疝氣和脫肛的處方··························(出自<傷寒論>當(dāng)歸四逆湯)(27)

    205.凍瘡和壞疽的處方··························(出自<傷寒論>當(dāng)歸四逆湯)(27)

    206.膽囊炎和膽結(jié)石的處方··························(出自<傷寒論>四逆散)(27)

    倪海廈 259 個方劑

    207.失聲和咽炎的處方······························(出自<傷寒論>半夏散)(27)

    208.腰被閃到的方法·····················································(27)

    209.大腸炎的處方··································(出自<傷寒論>桃花湯)(27)

    210.嚴(yán)重驚嚇和頑固性失眠的處方················(出自<傷寒論>黃連阿膠湯)(27)

    211.血癌的處方··························(出自<傷寒雜病論>桂枝加白芍湯)(28)

    212.體股癬及疥瘡的處方··················(出自<傷寒論>麻黃連翹赤小豆湯)(28)

    213.眼睛發(fā)炎的處方····························(出自<傷寒論>梔子柏皮湯)(28)

    214.痔瘡的處方··································(出自<傷寒論>麻子仁丸)(28)

    215.老年人便秘的處方····························(出自<傷寒論>麻子仁丸)(28)

    216.黃疸的處方··································(出自<傷寒論>茵陳蒿湯)(28)

    217.肝硬化,肝癌的處方······(出自<萬病回春)分消湯和<濟(jì)生方>補氣健中湯)(28)

    218.腎病引起的全身水腫的處方······················(出自<傷寒論>四神方)(29)

    219.病人喝了大量水仍覺得口渴且小便通暢········(出自<傷寒論>白虎人參湯)(29)

    220.腎結(jié)石膀胱結(jié)石.尿路結(jié)石的處方·················(出自<傷寒論>豬苓湯)(29)

    221.風(fēng)濕關(guān)節(jié)炎的處方··························(出自<傷寒論>桂枝附子湯)(29)

    222.腹膜炎的處方··········(出自<傷寒雜病論>當(dāng)歸赤豆散和薏苡附子敗醬散)(29)

    223.闌尾炎的處方····························(出自<傷寒論>大黃牡丹皮湯)(29)

    224.長期失眠健忘和心率紊亂的處方················(出自<傷寒論>炙甘草湯)(30)

    225.痛風(fēng)的處方································(出自<傷寒論>甘草附子湯)(30)

    226.腹痛并伴有下痢的處方··························(出自<傷寒論>黃芩湯)(30)

    227.下痢不止的處方························(出自<傷寒論>赤石脂禹余糧湯)(30)

    228.惡心反胃的處方······························(出自<傷寒論>小柴胡湯)(30)

    229.胃炎的處方····································(出自<傷寒論>黃連湯)(30)

    230.肺積水的處方··································(出自<傷寒論>十棗湯)(30)

    231.乳腺癌的處方·························(出自<傷寒論>柴胡桂枝湯+牡蠣)(30)

    232.肺癌的處方································(出自<傷寒論>三物小白散)(31)

    233.肝腹水的處方······························(出自<傷寒論>三物小白散)(31)

    234.喉癌的處方································(出自<傷寒論>三物小白散)(31)

    235.應(yīng)付喝酒的處方····················(出自<傷寒論>小柴胡湯+蒼術(shù)+澤瀉)(31)

    236.腸梗阻的處方································(出自<傷寒論>大陷胸湯)(31)

    237.胃下垂的處方·····················(出自<傷寒論>吳茱萸湯+旋復(fù)代赭湯)(31)

    238.子宮癌的處方··································(出自<傷寒論>抵擋湯)(31)

    239.煩躁所致失眠的處方························(出自<傷寒論>梔子豆鼓湯)(32)

    240.頻繁遺精的處方························(出自<傷寒論>桂枝龍骨牡蠣湯)(32)

    241.小兒尿床的處方························(出自<傷寒論>桂枝龍骨牡蠣湯)(32)

    242.因外傷陰部所致小便不利或尿血··············(出自<傷寒論>桃核承氣湯)(32)

    倪海廈 259 個方劑

    243.小兒體弱厭食和小兒多動癥的處方··············(出自<傷寒論>小建中湯)(32)

    244.乳房腫塊的處方·····················································(32)

    245.大腸癌的處方································(出自<傷寒論>大柴胡湯)(32)

    246.痛經(jīng)的處方······································(出自<傷寒雜病論>)(32)

    247.乳腺小葉增生的處方························(出自<傷寒論>柴胡桂枝湯)(33)

    248.腸病毒的處方··························(出自<傷寒論>葛根黃芩黃連湯)(33)

    249.孕婦嘔吐不止的處方····(出自<傷寒雜病論>半夏甘草湯和人參半夏干姜湯)(33)

    250.嘔吐不止和小兒吐奶的處方······················(出自<傷寒論>五苓散)(33)

    251.體位變換產(chǎn)生的眩暈的處方··········(出自<傷寒論>茯苓桂枝白術(shù)甘草湯)(22)

    252.小兒流鼻血··············································(民間驗方)(22)

    253.感冒同時伴有咳嗽和氣喘····(出自《傷寒雜病論》桂枝湯加厚樸和杏仁)(34)

    254.更年期煩躁····································(出自<傷寒論>桂枝湯)(22)

    255.腎炎,腎積水的處方··························(出自<傷寒論>小青龍湯)(22)

    256.便秘的處方································(出自<傷寒論>調(diào)味承氣湯)(22)

    257.下肢靜脈炎或靜脈曲張的處方····(出自<傷寒論>白芍甘草湯+炮附子+牛膝)(22)

    258.眼底病變的處方····························(內(nèi)容僅供學(xué)習(xí)研究之用)(22)

    259.視網(wǎng)膜病變的中藥藥方之一··················(內(nèi)容僅供學(xué)習(xí)研究之用)(22)

    倪海廈 259 個方劑

    第 1 頁

    1、治療男子陽痿和女子性冷淡的基礎(chǔ)方

    (出自《傷寒雜病論》四逆散)

    柴胡 6 克 枳實 6 克 芍藥 6 克炙甘草 6 克

    注:將以上藥加工成粉末,每次小半匙,每日三次。

    2、治療頑固性口腔潰瘍的方

    (出自《傷寒雜病論》甘草瀉心湯)

    甘草 12 克 黃芩 9 克、 干姜 9 克、半夏 9 克、大棗 12 枚、 黃連 3 克

    3、治療急性乳腺炎的方

    栝萎 30 克 酒當(dāng)歸 15 克、白芷 6 克 、乳香 3 克

    4、治療精神分裂癥的基礎(chǔ)方

    (出自《傷寒雜病論》柴胡加龍骨牡蠣湯)

    柴胡 12 克 龍骨 5 克 牡蠣 5 克 黃芩 5 克 生姜 5 克 鉛丹 3 克人參 5 克、桂枝 5 克、

    茯苓 5 克、 半夏 6 克、 大黃 6 克、大棗 6 枚 常山 20 克 、遠(yuǎn)志 20 克、蒼術(shù) 20 克

    注:鉛丹要用棉布包好后和其他藥一起煮。

    5、治療癲癇的基方

    (出自《傷寒雜病論》柴胡加龍骨牡蠣湯)

    柴胡 12 克 龍骨 5 克 黃芩 5 克 牡蠣 5 克 生姜 5 克 鉛丹 3 克人參 5 克 桂枝 5 克

    茯苓 5 克 半夏 6 克大黃 6 克 大棗 6 枚常山 20 克 遠(yuǎn)志 20 克 蒼術(shù) 20 克

    注:鉛丹要用棉布包好后和其他藥一起煮。

    6、治療急性胰腺炎的基礎(chǔ)方

    (出自《傷寒雜病論》大柴胡湯)

    柴胡 12 克 黃芩 9 克芍藥 9 克半夏 9 克 生姜 15 克 枳實 9 克大棗 4 枚 大黃 6 克

    7、治療急性膽囊炎的方

    (出自《傷寒雜病論》大柴胡湯)

    柴胡 12 克 黃芩 9 克芍藥 9 克半夏 9 克 生姜 15 克 枳實 9 克大棗 4 枚 大黃 6 克

    8、治療不孕癥的基礎(chǔ)方

    (出自《傷寒雜病論》溫經(jīng)湯)

    當(dāng)歸 6 克 芍藥 6 克川芎 6 克吳茱萸 9 克 人參 6 克 桂枝 6 克阿膠 6 克 牡丹皮 6 克

    生姜 6 克 甘草 6 克半 夏 6 克 麥冬 9 克

    注:阿膠不要煮,待湯藥煮好后再放入阿膠。

    倪海廈 259 個方劑

    第 2 頁

    9、治療子宮內(nèi)膜異位的處方

    (出自《傷寒雜病論》溫經(jīng)湯)

    當(dāng)歸 6 克 芍藥 6 克川芎 6 克吳茱萸 9 克 人參 6 克 桂枝 6 克阿膠 6 克 牡丹皮 6 克

    生姜 6 克 甘草 6 克半夏 6 克 麥冬 9 克

    注:阿膠不要煮,待湯藥煮好后再放入阿膠。

    10、治療貧血的基礎(chǔ)方

    (出自《傷寒雜病論》澤瀉湯)

    澤瀉 25 克 白術(shù) 10 克

    11、治療腦部積水的基礎(chǔ)方

    (出自《傷寒雜病論》甘草麻黃湯)

    麻黃 15 克 甘草 8 克生半夏 30 克

    12、治療四肢及軀干麻木不仁

    (出自《傷寒雜病論》黃芪桂枝五物湯)

    黃芪 15 克 芍藥 15 克 桂枝 15 克 生姜 6 片大棗 12 枚

    13、治療半身不遂的基礎(chǔ)方

    (出自《小續(xù)命湯》)

    麻黃 25-40 克 杏仁 25-40 克 大棗 12 枚 木防己 15 克 桂枝 15-20 克 黃芩 10 克

    白芍 15 克 防風(fēng) 10 克川芎 15-50 克 人參 15 克 炮附子 10 克 當(dāng)歸 15-50 克

    炙甘草 10 克 生姜 3 片

    14、治療陰天肌肉酸痛的處方

    (出自《傷寒雜病論》麻杏薏甘湯)

    麻黃 5 克 薏苡仁 5 克 杏仁 4 克 炙甘草 10 克

    15、治療風(fēng)疹的處方

    (出自《傷寒雜病論》麻黃加術(shù)湯)

    麻黃 9 克 杏仁 9 克 桂枝 6 克 炙甘草 3 克白術(shù) 12 克

    16、治療產(chǎn)后全身疼痛

    (出自《傷寒雜病論》桂枝加人參湯)

    桂枝 15 克 生姜 2 片 炙甘草 10 克 大棗 12 枚 白芍 15 克 人參 15 克

    倪海廈 259 個方劑

    第 3 頁

    17. 治療脂溢性脫發(fā)的經(jīng)驗方

    (出自《傷寒雜病論》三黃瀉心湯)

    大黃 10 克 黃連 5 克 黃芩 5 克

    18. 治療劇烈牙疼的經(jīng)驗方

    (出自《傷寒雜病論》白虎湯)

    知母 20 克 石膏 50 克 甘草 7 克 生地 15 克粳米 1 調(diào)羹

    19、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的經(jīng)驗方

    白術(shù) 100 克 續(xù)斷 20 克 大黃 10 克 枸杞 20 克 陳皮 15 克

    20、治療白癜風(fēng)的方

    (出自《千金藥方》)

    芝麻油 30 毫升 白酒 30 毫升

    注:混合后每次服 20 毫升 ,一日三次。兩個月為一療程。服藥期間忌食生冷和魚、肉、

    雞、芝麻油有些地方稱香油。

    21、治療糖尿病的基礎(chǔ)方

    處方一: (出自《輔行訣五臟用藥法要》大補肝湯)

    桂枝 47 克 干姜 47 克 五味子 47 克 竹葉 16 克 旋覆花 16 克

    大棗 12 枚 代赭石 16 克

    處方二: (出自《傷寒雜病論》烏梅丸方)

    烏梅 300 個 黃連 250 克 蜀椒 63 克 黃柏 94 克 細(xì)辛 94 克 當(dāng)歸 63 克

    桂枝 156 克 炮附子 94 克 干姜 94 克 人參 94 克

    注解:將以上藥到藥房加工成 6 克藥丸,每日三次,一日一丸。

    22、治療風(fēng)寒引起的感冒的食療粥方

    成人: 蔥白一段 糯米 50 克

    注:將蔥白切成小段,待米煮熟后放入,熬至香稠即可。

    小兒: 蔥白一段 糯米 30-50 克 米醋 10 毫升

    注:將蔥白切成小段,待米煮熟后放入,熬至香稠倒入米醋,攪拌均勻即可。

    23、治療老年癡呆癥的基礎(chǔ)方

    (出自《傷寒雜病論》麻黃附子細(xì)辛湯)

    麻黃 31 克 炮附子 62 克 細(xì)辛 31 克

    24、治療老年性腹瀉的食療粥方

    倪海廈 259 個方劑

    第 4 頁

    山藥 100 克 糯米 100 克

    25、促進(jìn)乳汁分泌的民間驗方

    絲瓜 300 克 鯉魚 500 克

    26、治療習(xí)慣性失眠的經(jīng)驗方

    (出自《傷寒雜病論》半夏瀉心湯)

    半夏 125 克 甘草 47 克 大棗 12 枚

    27、孕產(chǎn)婦保健處方

    (出自《傷寒雜病論》桂枝湯+當(dāng)歸散+白術(shù)散+當(dāng)歸生姜羊肉湯)

    孕期 1 到 2 個月: 桂枝 10 克 炙甘草 10 克白芍 10 克 生姜 4 片大棗 12 枚

    黃芩 47 克 人參 47 克 干姜 47 克 黃連 16 克

    孕期 2 到 6 個月: 當(dāng)歸 250 克 黃芩 250 克 芍藥 250 克川芎 250 克 白術(shù) 125 克

    注:以上諸味藥研磨成粉,一日四次,每次一湯勺。

    孕期 6 個月到產(chǎn)前:白術(shù) 100 克川芎 100 克 蜀椒 100 克 牡蠣 100 克

    注:以上諸味藥研磨成粉,一日四次,每次一湯勺。

    哺乳期: 當(dāng)歸 15 克 生姜 4 片羊肉 500 克

    28、治療小兒流鼻涕且咳嗽

    (出自《傷寒雜病論》發(fā)熱且舌苔發(fā)黃者:大青龍湯)

    麻黃 10 克 桂枝 15 克 杏仁 10 克 生姜 2 片石膏 20 克大棗 10 枚 炙甘草 10 克

    注:石膏用棉布包好,和其他藥一起煮。

    29、治療脫發(fā)的經(jīng)驗方

    (出自《圣濟(jì)總錄》之茯苓飲)

    白茯苓 30 克當(dāng)歸 30 克芍藥 30 克 炙甘草 30 克 桂枝 30 克

    30、治療早上吃的東西下午又吐出來或吃完就吐

    (出自《傷寒雜病論》大黃甘草湯)

    大黃 20 克 甘草 10 克

    31、治療三叉神經(jīng)痛(民間驗方)

    以鈍物刺激天突穴輔以濃鹽水催吐,每日一次,不出三日即可痊愈。

    32、治療肌肉不由自主的震顫

    (出自《傷寒雜病論》防己茯苓湯)

    倪海廈 259 個方劑

    第 5 頁

    防己 15 克 桂枝 15 克 甘草 10 克

    33、治療跟骨骨刺

    (出自《本草綱目》)

    白術(shù) 50 克 黃芪 15 克 茯苓 30 克

    注:用水煮取一盆,將患處浸于盆中,每日 3 次,每次半小時。視病情輕重,快則一兩周,

    慢則兩三月,即可痊愈。

    34、治療有小便頻繁大便呈顆 粒狀的便秘

    (出自《傷寒雜病論》麻子仁丸)

    麻子仁 100 克 白芍 300 克 枳實 300 克大黃 600 克 厚樸 600 克 杏仁 600 克

    注:到藥房將以上幾味藥加工成藥丸,如果是 6 克 以上的大丸,每天 3 次,每次 1 丸。

    若是小丸,適量增加即可。服用后如果出現(xiàn)大便次數(shù)猛增,適當(dāng)減量,若大便仍不通暢

    可以酌情加量。

    35、治療危重病人出現(xiàn)頻繁吐口水長時間低燒

    (出自《傷寒雜病論》大烏頭煎) 烏頭 30 克

    注:用三碗水煮成一碗,煮好后放入一碗蜂蜜,再煮成一碗。每天服用烏頭蜜一調(diào)羹,切

    忌不可多服!(烏頭有劇毒)

    36、治療舌苔白小便淡白小腹無異常的便秘

    (出自《傷寒雜病論》大黃附子細(xì)辛湯)

    大黃 15 克 炮附子 15 克 細(xì)辛 10 克

    37、治療舌苔黃小便黃小腹脹痛無屁的便秘

    (出自《傷寒雜病論》大承氣湯)

    大黃 20 克 厚樸 15 克 枳實 15 克 芒硝 10 克

    注:芒硝不要煮,待其他藥煮好后,放入融化即可。

    38、治療舌苔黃小便黃小腹痛屁多的便秘

    (出自《傷寒雜病論》厚樸三物湯)

    厚樸 20 克 大黃 10 克 枳實 15 克

    39、治療舌苔黃小便黃小腹脹屁多的便秘

    (出自《傷寒雜病論》小承氣湯)

    大黃 20 克 厚樸 10 克 枳實 10 克

    倪海廈 259 個方劑

    第 6 頁

    40、治療中晚期肺氣腫

    (出自《傷寒雜病論》厚樸麻黃湯方+澤漆湯方)

    脈浮者: 厚樸 25 克 細(xì)辛 10 克 麻黃 15 克 小麥 2 調(diào)羹 石膏 15 克杏仁 15 克

    半夏 15 克 干姜 10 克 五味子 15 克

    脈沉者: 半夏 15 克 紫菀 25 克 生姜 5 片 白前 25 克 甘草 15 克 黃芩 15 克

    人參 15 克 桂枝 15 紅大戟 15 克

    41、治療受到驚嚇引起的持續(xù)心動過速

    (出自《傷寒雜病論》奔豚湯方)

    甘草 10 克 川芎 10 克當(dāng)歸 10 克黃芩 10 克 芍藥 10 克 半夏 20 克 生姜 4 片

    生葛 25 克 柴胡 15 克

    42、治療胸悶且平躺加劇不口渴

    (出自《傷寒雜病論》茯苓杏仁甘草湯方)

    茯苓 15 克 杏仁 20 克 甘草 5 克

    43、治療有舌苔發(fā)黃且厚現(xiàn)象的咳嗽

    (出自《傷寒雜病論》皂莢丸方)

    皂莢 40 克

    注:到藥房將該藥加工成地黃丸大小的蜜丸,每日三次,每次一丸,用紅棗湯送服。

    44、治療有舌苔發(fā)白現(xiàn)象的咳嗽

    (出自《傷寒雜病論》射干麻黃湯方)

    射干 15 克 細(xì)辛 15 克 大棗 7 枚 麻黃 15 克 半夏 15 克 生姜 4 片 紫苑 15 克

    款冬花 15 克 五味子 15 克

    45、治療早期肺氣腫

    (出自《傷寒雜病論》越婢湯方加半夏)

    麻黃 20 克 石膏 15 克 生姜 3 片甘草 10 克大棗 12 枚 半夏 10 克

    注:石膏用棉布包好再與其他藥一起煮。

    46、治療原因不明流鼻血

    (出自《傷寒雜病論》桂枝芍藥知母湯方)

    桂枝 20 克 麻黃 10 克 知母 20 克、芍藥 15 克、炮附子 10 克 、防風(fēng) 20 克、

    甘草 10 克 白術(shù) 20 克、生姜 5 片

    倪海廈 259 個方劑

    第 7 頁

    47、治療瘙癢性皮膚病

    (出自《傷寒雜病論》麻黃加術(shù)湯)

    麻黃 10 克 甘草 5 克 杏仁 10 克、桂枝 15 克 白術(shù) 20 克

    48、治療肝病引起的吐血

    (出自《傷寒雜病論》麻黃升麻湯方)

    麻黃 10 克、知母 5 克石膏 10 克、芍藥 5 克、升麻 10 克、黃芩 5 克、白朮 5 克、

    桂枝 5 克、當(dāng)歸 10 克、玉竹 5 克干姜 5 克、茯苓 5 克、炙甘草 5 克、天門冬 5 克

    49、治療慢性胃病的方

    (出自《傷寒雜病論》當(dāng)歸四逆加吳茱萸生姜湯方)

    當(dāng)歸 15 克 生姜 3 片 桂枝 15 克、芍藥 15 克、細(xì)辛 10 克 大棗 25 枚 炙甘草 10 克 木

    通 10 克 吳茱萸 15 克

    50、治療患者舌苔發(fā)白且胃痛的方

    (出自《傷寒雜病論》黃連湯方)

    黃連 15 克 桂枝 15 克、大棗 12 枚 炙甘草 15 克、人參 15 克 干姜 10 克 生半夏 15 克

    51、病人有感冒且吃什么都腹瀉食物不消化

    (出自《傷寒雜病論》桂枝人參湯)

    桂枝 20 克 炙甘草 20 克 白術(shù) 15 克 人參 15 克干姜 15 克

    52、病人一直很瘦弱而且易疲勞

    (出自《傷寒雜病論》柴胡桂枝干姜湯)

    柴胡 30 克、黃芩 15 克 桂枝 15 克 干姜 10 克、牡蠣 10 克、栝樓根 20 克、

    炙甘草 10 克

    53、治療胃癌的經(jīng)驗方

    葛根 30 克、 柴胡 25 克、 半夏 15 克、甘草 10 克、人參 15 克 生姜 10 克、阿膠 15 克

    白朮 25 克、大棗 10 枚、茯苓 25 克、 干姜 10 克 干地黃 15 克 黃芩 15 克

    炮附子 15 克、灶心土 15 克 (或赤石脂)

    注:阿膠不要煮,待其他藥煮好后再放入,調(diào)勻即可服用。

    54、治療腹水的處方

    巴豆 3 顆 芫花 2 克

    注:將以上藥研磨成粉,利用巴豆本身所含油脂滾成如黃豆大小的小丸,每次 2 丸,每

    日 3 次。癥狀消失,立刻停藥(服后若出現(xiàn)大下的情況屬正常)。

    倪海廈 259 個方劑

    第 8 頁

    55、治療急性肺擴(kuò)張

    (出自《傷寒雜病論》大陷胸湯方)

    大黃 20 克 芒硝 10 克 甘遂 5 克

    注:芒硝不要煮,將其他藥煮成兩碗,各放 5 克芒硝,調(diào)勻,先服用一碗,若出現(xiàn)大吐

    大下是應(yīng)該出現(xiàn)的情況,癥狀消失后就不用再服藥;否則,繼續(xù)服下第二碗。

    56、治療小腿有魚鱗狀干癬

    (出自《傷寒雜病論》抵當(dāng)湯)

    水蛭 10 克虻蟲 10 克桃仁 20 克 生地黃 15 克

    57、治療消化不良的處方

    (出自《傷寒雜病論》調(diào)胃承氣湯和吳茱萸湯)

    處方一: 大黃 20 克 炙甘草 10 克 芒硝 5 克

    注:芒硝不要煮,等藥煮好后放入芒硝調(diào)勻即可服用。

    處方二: 吳茱萸 25 克 人參 15 克 生姜 3 片 大棗 12 枚

    58、治療急性扁桃體炎

    (出自《傷寒雜病論》桂枝湯加葛根)

    桂枝 15 克 白芍 10 克 炙甘草 10 克 生姜 3 片 大棗 12 枚葛根 20 克連翹 15 克

    金銀花 15 克 浮萍 15 克 蟬蛻 10 克

    59、治療長期便秘又受到驚嚇?biāo)鸬男呐K動悸

    (出自《傷寒雜病論》桂枝加桂湯方)

    桂枝 15 克 炙甘草 10 克 白芍 15 克 生姜 3 片大棗 12 枚肉桂 5 克

    注:肉桂不要煮,待湯藥煮好后再放入肉桂粉,調(diào)勻,即可服用。

    60、治療過度驚嚇或焦躁不安的處方

    (出自《傷寒雜病論》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救逆湯方)

    桂枝 15 克 炙甘草 10 克 生姜 3 片、牡蠣 25 克、龍骨 20 克、 大棗 12 枚 常山 15 克

    61、治療乳癌的經(jīng)驗方

    方一: (治療乳癌或乳房中有硬塊,尚未潰爛破出時使用) 柴胡 15 克 續(xù)斷 15 克、

    黃芩 15 克、瓦楞子 25 克 川芎 15 克、 白芍 25 克、 牡蠣 50 克、

    丹皮 15 克、枳實 15 克、 龍膽草 15 克 三七 15 克、 乳香 15 克、

    炮附子 25 克 陽起石 15 克 當(dāng)歸 10 克 炒麥芽 25 克、 玉金 25 克

    注:體力差、足冷,加+熟地 15 克 ;經(jīng)期加+桂枝 15 克

    倪海廈 259 個方劑

    第 9 頁

    方二: (治療乳癌已經(jīng)潰決破口,有惡臭,有黑臭水時使用) 柴胡 15 克 黃芩 15 克

    紫根 25 克黃連 15 克 龍骨 25 克 牡蠣 50 克 白術(shù) 25 克炮附子 25 克

    62 治療腦部積水

    (出自《傷寒雜病論》小柴胡湯)

    柴胡 30 克 黃芩 15 克人參 15 克甘草 15 克 生半夏 45 克 生姜 3 片 大棗 12 枚

    63、身體肥胖平日頭暈眼花

    (出自《傷寒雜病論》真武湯方)

    茯苓 15 克 芍藥 15 克生姜 3 片白術(shù) 10 克 炮附子 15 克

    64、治療大病初愈胃不舒服睡眠不好

    (出自《傷寒雜病論》梔子豉湯)

    梔子 25 克 豆豉 25 克

    注:先煮梔子,20 分鐘后放入豆豉。

    65、治療病人平日腹脹放屁較多

    (出自《傷寒雜病論》厚樸生姜半夏甘草人參湯方)

    厚樸 15 克 生姜 3 片生半夏 15 克、炙甘草 10 克 人參 5 克

    66、治療臍下動悸且伴有心跳加速

    (出自《傷寒雜病論》桂枝甘草茯苓大棗湯)

    茯苓 15 克 炙甘草 10 克 大棗 15 枚 桂枝 15 克

    67、治療臍下動悸

    (出自《傷寒雜病論》桂枝甘草湯)

    桂枝 20 克、炙甘草 10 克

    68、病人白天非常煩躁夜晚正常

    (出自《傷寒雜病論》干姜附子湯)

    干姜 10 克 生附子 10 克 0

    注:熬煮時將生附子用棉布包好再煮

    69、治療青春痘的處方

    (出自《傷寒雜病論》桂枝湯加葛根)

    桂枝 15 克 白芍 15 克 甘草炙 10 克、生姜 2 片大棗 12 枚 葛根 25 克 黃連 10 克

    黃岑 15 克、知母 15 克、白術(shù) 15 克

    倪海廈 259 個方劑

    第 10 頁

    70、治療面部中風(fēng)的處方

    (出自《傷寒雜病論》桂枝湯加葛根)

    桂枝 15 克 炙甘草 10 克、白芍 15 克、生姜 2 片 大棗 12 枚、葛根 35 克

    71、醒酒湯

    (出自《皇帝內(nèi)經(jīng)》)

    蒼術(shù) 30 克 澤瀉 30 克、茜草 15 克

    72、治療視網(wǎng)膜色素變性的基礎(chǔ)方

    (出自《傷寒雜病論》炙甘草湯和小建中湯)

    處方一: 炙甘草 20 克 生姜 2 片 牡丹皮 20 克桂枝 15 克黨參 10 克 麥門冬 10 克

    麻仁 30 克 黃連 10 克、柴胡 15 克、川芎 10 克 大棗 10 枚、 桃仁 20 克、

    熟地 50 克、枸杞 10 克、山茱萸 30 克、 阿膠 20 克

    注:待其他藥煮好后再放入阿膠。

    處方二: 桂枝 15 克 炙甘草 15 克 生姜 2 片 大棗 0 枚 杜仲 10 克、巴戟天 20 克

    肉蓯蓉 20 克 山茱萸 30 克、吳茱萸 15 克 川芎 15 克、山藥 30 克

    艾葉 10 克 炮附子 20 克

    73、治療自閉癥的基礎(chǔ)方

    (出自《傷寒雜病論》桂附八味丸)

    干地黃 400 克 覆盆子 200 克 茯苓 150 克 肉桂 150 克 山茱萸 250 克 澤瀉 200 克

    牡丹皮 150 克 炮附子 150 克 巴戟天 100 克

    注:拿以上諸味藥(除去肉桂)去藥房,加工成如六味地黃丸一樣的丸劑。小兒一日三次,

    每次 10 粒再加上 2 克肉桂粉用淡鹽水送服。

    74、治療春季發(fā)作的過敏性鼻炎-俗稱花粉病

    (出自《傷寒雜病論》麥門冬湯)

    麥門冬 60 克 半夏 蒼樸 15 克辛夷 10 克人參 15 克 10 克甘草 5 克 粳米 2 調(diào)羹

    大棗 12 枚麻黃 10 克 杏仁 10 克

    75、預(yù)防胃病的方法

    早上起床的時候,慢慢坐起,喝下一杯涼水,持之以恒就會終生不得胃病。

    76、治療牙痛的方法

    牡蠣 10 克

    倪海廈 259 個方劑

    第 11 頁

    注:研磨成粉,含于患處。

    77、治療女子逆經(jīng)的處方

    郁金 15 克

    78、適合孕婦飲用的混合豆?jié){

    黃芪 5 克

    注:用黃芪煮湯,3 碗水煮成 1 碗,與豆?jié){混合飲用即可。可提高母親抵抗力,促進(jìn)寶寶

    生長。

    79、健康長壽的粥飲

    大米 3 調(diào)羹 糯米 3 調(diào)羹 紅薯 4 小塊

    注:將上述食物熬成粥,每天早餐食用。

    80、抑制病人劇烈疼痛

    延胡索 15 克 乳香 10 克 沒藥 10 克

    81、預(yù)防扁桃體炎和咽喉炎的方法

    夏枯草 15 克 生雞蛋一枚

    注:用夏枯草和生雞蛋一起煮,待雞蛋煮熟后,把雞蛋和藥湯服下,藥渣倒掉。不是很難

    喝,有股薄荷的清香味,孩子也可服用。

    82、強腎固齒的方法

    炮附子 10 克 青鹽 10 克

    注:將上述兩味藥研磨成粉,每次刷牙時用牙刷蘸取少許刷牙即可。

    83、急救時滌痰通喉痹

    (出自《三生飲》)

    生半夏 15 克 生南星 15 克 生附子 15 克

    84、治療吃魚蝦海鮮引起的過敏

    紫蘇葉 10 克

    85、補血安神的處方

    生姜 2 片龍眼 20 克

    注:將上述兩味藥煮好后,放入紅糖和蜂蜜即可飲用。

    倪海廈 259 個方劑

    第 12 頁

    86、使人心情舒暢的茶飲

    洛神果一枚 菊花 5 克 甘草 5 克 遠(yuǎn)志 2 克冰糖少許

    87、養(yǎng)護(hù)肌膚的方法

    (出自《玉肌散》)

    白芷 15 克 薏仁 20 克綠豆 10 克

    注:將以上三味藥研磨成粉,做成面膜。

    88、治療總是感覺口苦

    (出自《傷寒雜病論》小柴胡湯)

    柴胡 10 克 黃芩 25 克黨參 10 克炙甘草 5 克 半夏 25 克 生姜 10 克大棗 5 枚

    89、治療由于小兒口腔潰瘍或牙齦發(fā)炎引起的發(fā)燒的處方

    葛根 5 克 黃岑 5 克 黃柏 5 克 冰糖 8 小塊

    注:汗出燒退之后立即停用。

    90、治療孕婦痔瘡的方法

    方法一: 把蜂蜜放在鍋中翻炒至完全沒有水分時,倒入圓錐形的磨具中,待冷卻后,

    塞入肛門即可。

    方法二: 槐實 20 克把槐實放入鍋中炒一下,在沒有完全冷卻時,捏成圓錐形,

    塞入肛門即可。

    注:便秘不治好,痔瘡是無法根除的。

    91、去除脂肪瘤的方法

    蓖麻子 10 克

    注:把蓖麻子在鍋中翻炒幾次,待涼了后,取少許涂于患處,用創(chuàng)可貼粘上即可。

    92、治療青春痘的面膜

    梔子 10 克 木蘭皮 10 克

    注:將上述藥加工成粉,做成面膜。

    93、治療產(chǎn)后腰背疼和去除妊娠紋的處方

    (出自《傷寒雜病論》小柴胡湯)

    柴胡 25 克 黃芩 10 克黨參 10 克炙甘草 5 克 半夏 25 克 生姜 10 克大棗 4 枚 杜仲 20 克

    94、促進(jìn)頭發(fā)生長的處方(改善頭發(fā)稀少)

    當(dāng)歸 20 克 側(cè)柏葉 20 克

    倪海廈 259 個方劑

    第 13 頁

    95、通便美容的茶飲

    柏子仁 10 克 決明子 10 克 枸杞 10 克

    注:把前兩味藥炒過之后和枸杞一起用開水泡著喝即可。

    96、養(yǎng)顏美容的茶飲

    黃芪 5 克 甘草 5 克 旋覆花 5 克

    注:將上述三味藥用開水泡一會即可飲用。

    97、補氣健身的茶飲

    黃芪 5 克 甘草 5 克 枸杞 10 克

    注:將上述三味藥用開水泡一會即可飲用。

    98、使乳房中的乳汁得以順利流出的處方

    冬葵子 20 克

    注:用蔥白擦拭乳頭,用蔥葉尖刺一下,即會出奶。如果還沒有分泌乳汁,再服用冬葵子

    湯藥。記住,給寶寶喂奶前把乳頭用溫水擦干凈,不然,有異味孩子可能不愿意吃。

    99、促進(jìn)乳汁分泌的處方

    王不留行 15 克 穿山甲 15 克

    注:用上述兩味藥和豬蹄一起煮。

    100、促進(jìn)乳房發(fā)育的處方

    (出自《傷寒雜病論》--桂枝湯)

    桂枝 15 克 炙甘草 15 克 白芍 15 克天麻 20 克生姜 2 片 大棗 10 枚

    101、治療女性陰癢的方法

    蛇床子 10 克

    注:把該藥研磨成粉,涂于患處即可。

    102、去除口臭的方法

    細(xì)辛 10 克

    103、解生附子、烏頭、天雄的毒

    遠(yuǎn)志 25 克

    104、補腎壯陽的方劑

    倪海廈 259 個方劑

    第 14 頁

    巴戟天 50 克 菟絲子 25 克 肉蓯蓉 50 克 黃連 5 克 黃芪 25 克

    注:把以上幾味藥泡在黃酒中,一個月之后即可服用。

    105、治療視物模糊和眼球萎縮

    柴胡 25 克 黃芩 15 克 蕤仁 10 克 黨參 10 克炙甘草 5 克半夏 10 克 生姜 2 片

    大棗 10 克 菊花 5 枚白蒺藜 20 克決明子 10 克 巴戟天 20 克 枸杞 10 克 20 克

    川芎 20 克牡丹皮 20 克 桃仁 20 克 牛膝 20 克 郁金 10 克山茱萸 20 克 合歡皮 15 克

    夜明砂 10 克 草決明 15 克 蛇蛻 20 克

    注:將以上藥放入黃酒中浸泡 2 小時以上再熬煮。

    106、口腔潰瘍或生瘡

    五倍子 10 克

    注:將該藥研磨成粉,涂抹于患處即可。

    107、幫助白發(fā)變黑的處方

    茜草 500 克 生地 1500 克

    注:將上述兩味藥到藥房加工成藥膏,每次一調(diào)羹,每日三次。

    108、幫助醉酒者醒酒的處方

    蒼術(shù) 15 克 澤瀉 30 克

    109、治療中耳炎的處方

    麝香 2 克 礬石 98 克

    注:將這兩味藥研磨成粉,噴入耳中。

    110、治療鼻竇炎的處方

    辛夷 15 克 蒼術(shù) 15 克 蒼蒲 15 克

    注:如果患者流清鼻涕,再加干姜 15 克 。如果患者流膿鼻涕,再加杏仁 15 克 麥門冬 15

    111、治療肺炎的處方

    千金葦莖湯+桔梗湯+大承氣湯

    葦莖 30 克 薏苡仁 30 克 冬瓜仁 30 克 桃仁 15 克牡丹皮 20 克 桔梗 50 克甘草 25 克

    注:如果病人同時有便秘,再加上大黃 15 克 厚樸 15 克 枳實 15 克 芒硝 10 克, 其中芒

    硝不要煮,待其他藥 煮好后再放入。

    112、治療肌無力的基礎(chǔ)方

    倪海廈 259 個方劑

    第 15 頁

    (出自《傷寒雜病論》茯苓四逆湯)

    生附子 15 克 干姜 10 克、 炙甘草 15 克、茯苓 25 克、白術(shù) 15 克、 牛膝 15 克、

    桂枝 20 克 白芍 20 克、當(dāng)歸 20 克、細(xì)辛 10 克、 澤瀉 15 克 補骨子(補骨脂) 20 克

    注:先把生附子用棉布包好,再與其它藥一起煮。

    113、治療血崩

    (出自《傷寒雜病論》焦姜湯)

    阿膠 15 克 川芎 10 克、甘草 10 克 干姜 15 克、當(dāng)歸 15 克 、白芍 25 克、干地黃 35 克

    注:阿膠先放著備用,先把其他藥煮好后,再放入即可。

    114、治療隔月來月經(jīng)的基礎(chǔ)方

    三寧我竹(莪術(shù)) 15 克 牡丹皮 15 克 桃仁 15 克

    注:把以上三味藥研磨成粉,每次 2 調(diào)羹,每日三次,溫水送。

    115、治療不孕的基礎(chǔ)方

    (出自《傷寒雜病論》溫經(jīng)方)

    吳茱萸 15 克 當(dāng)歸 10 克白芍 10 克川芎 10 克 人參 10 克 桂枝 10 克阿膠 10 克

    牡丹皮 10 克 生姜 3 片 甘草 10 克 半夏 10 克麥門冬 15 克

    注:阿膠不要煮,待其他藥煮好后再放入。

    116、治療白帶異常

    處方一: 若白帶呈黃色,有異味:黃岑 15 克 黃連 15 克 黃柏 10 克、白術(shù) 10 克、

    赤小豆 10 克

    處方二: 若白帶呈白色,沒有異味:炮附子 30 克 茯苓 25 克 白術(shù) 15 克、澤瀉 25 克

    豬苓 15 克

    117、治療小兒癲癇

    (出自《傷寒雜病論》甘麥大棗湯)

    炙甘草 15 克 小麥 大棗 30 克 10 枚

    118、治療產(chǎn)后抑郁和產(chǎn)后便秘

    (出自《傷寒雜病論》小柴胡湯)

    柴胡 25 克 黃芩 10 克、黨參 10 克 炙甘草 5 克、半夏 25 克 生姜 3 片、大棗 5 枚

    119、治療孕期全身或下肢水腫

    (出自《傷寒雜病論》葵子茯苓散)

    葵子 500 克茯苓 100 克

    注:將以上藥研磨成粉,每次 2 調(diào)羹,每日三次,溫水送服。

    倪海廈 259 個方劑

    第 16 頁

    120、治療陰莖潰爛

    (出自《傷寒雜病論》阿膠附子湯)

    阿膠 25 克 炮附子 25 克甘草 12 克

    注:先煮好其他兩味藥,再放入阿膠。

    121、治療孕期見紅

    (出自《傷寒雜病論》膠艾湯和當(dāng)歸黃芪建中湯)

    處方一: 阿膠 15 克 艾葉 15 克 干地黃 35 克 川芎 10 克當(dāng)歸 15 克甘草 10 克

    白芍 25 克 桑上寄生 15 克

    注:阿膠先放著備用,先把其他藥煮好后,再放入即可。

    處方二: 桂枝 15 克 大棗 12 枚 炙甘草 10 克 當(dāng)歸 20 克 白芍 30 克

    生姜 2 片黃芪 15 克

    122、治療破傷風(fēng)和被毒蟲咬傷

    (出自《傷寒雜病論》黃連粉)

    黃連 50 克 薏仁 25 克、 白術(shù) 25 克、冬瓜仁 15 克

    注:將以上幾味藥研磨成粉,涂于患處

    123、治療胰臟炎的處方

    (出自《傷寒雜病論》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和枳實芍藥桔梗散)

    茯苓 25 克 桂枝 15 克 炙甘草 10 克 大棗 15 枚枳實 25 克白芍 15 克 桔梗 15 克

    124、治療肝膿瘍的處方

    (出自《傷寒雜病論》四逆散和枳實芍藥桔梗散)

    柴胡 15 克、 黃岑 15 克、炙甘草 15 克、枳實 25 克 白芍 15 克、 桔梗 15 克

    125、治療胃膿瘍的處方

    (出自《傷寒雜病論》枳實芍藥桔梗散)

    枳實 25 克 白芍 15 克、桔梗 15 克

    注:將以上三味藥研磨成粉,每次一調(diào)羹,一日三次,溫水送服。

    126、治療慢性盲腸炎和腹部及陰部膿瘍的處方

    (出自《傷寒雜病論》薏仁附子敗醬散)

    薏苡仁 50 克 炮附子 10 克 敗醬草 25 克

    注:將以上三味藥研磨成粉,每次一調(diào)羹,一日三次,溫水送服。

    倪海廈 259 個方劑

    第 17 頁

    127、治療急性闌尾炎的處方

    (出自《傷寒雜病論》大黃牡丹皮湯)

    大黃 20 克 牡丹皮 5 克、桃仁 15 克、冬瓜仁 30 克 芒硝 15 克

    注:其它藥煮好后放入芒硝。

    128、治療腦膿瘍的處方

    (出自《陽和湯》)

    熟地 50 克 肉桂 5 克麻黃 3 克 鹿角膠 15 克 白芥子 10 克炮生姜 3 片 甘草 5 克

    炮附子 10 克

    注:把生姜放在鍋里正反干煸 2 次,就治成炮生姜了。待其他藥煮好后再放入肉桂。

    129、吃了變質(zhì)食物或食物中毒

    (出自《傷寒雜病論》大黃甘草湯)

    大黃 15 克 甘草 5 克

    130、治療尿毒癥的處方

    (出自《傷寒雜病論》當(dāng)歸四逆湯)

    當(dāng)歸 20 克 桂枝 15 克白芍 15 克、細(xì)辛 5 克 木通 10 克 大棗 8 枚、炙甘草 10 克

    炮附子 15 克 生附子 15 克 麻黃 15 克 杏仁 15 克、白術(shù) 15 克、茯苓 15 克 干姜 15 克

    注:把生附子用棉布包好再與其它藥一起煮。

    131、病人經(jīng)常下痢,吃完飯不久就腹痛腸鳴

    (出自《傷寒雜病論》半夏瀉心湯)

    半夏 15 克黃芩 10 克干姜 10 克 人參 10 克炙甘草 10 克 黃連 大棗 5 克 4 枚

    132、促使患者病危時打嗝不止停止的處方

    (出自《傷寒雜病論》茯苓四逆湯)

    茯苓 20 克 人參 5 克、生附子 15 克 炙甘草 10 克干姜 5 克

    注:生附子用棉布包好,再與其它藥一起煮。如果病人服藥后仍然打嗝不止,

    那就無力回天了。

    133、患者嘔吐并伴有劇烈頭痛

    (出自《傷寒雜病論》吳茱萸湯)

    吳茱萸 15 克 人參 15 克 生姜 3 片 大棗 5 枚

    134、治療痔瘡的處方

    (出自《傷寒雜病論》赤豆當(dāng)歸散)

    倪海廈 259 個方劑

    第 18 頁

    赤豆 50 克 當(dāng)歸 50 克注:將上述兩味藥研磨成粉,溫水送服。每次一調(diào)羹,一日三次。

    如果患者有便秘,再配合調(diào)胃承氣湯一起服用。方劑如下:炙甘草 10 克 大黃 20 克、芒

    硝 10 克、 梔子 10 克

    注:其他藥煮好后,盛入碗中,將芒硝放入。

    135、患者吞咽困難

    (出自《傷寒雜病論》利膈湯)

    半夏 15 克 梔子 15 克炮附子 15 克

    136、治療胃癌的基礎(chǔ)方

    (出自《傷寒雜病論》黃土湯)

    甘草 15 克、干地黃 15 克 白術(shù) 15 克、 炮附子 15 克 阿膠 15 克、黃芩 15 克、

    灶心土 50 克

    注:把灶心土用棉布包好,再與其它藥一起煮,如果沒有灶心土可以用赤石脂代替,阿膠

    不用一起煮,待其他藥煮好后,放入即可。

    137、治療膽結(jié)石的處方

    (出自《傷寒雜病論》四逆散)

    柴胡 10 克枳實 10 克黃岑 10 克 炙甘草 10 克 海金砂 15 克 五倍子 15 克

    138、治療酗酒造成的便秘

    麻子仁 15 克 柏子仁 15 克 薏仁 15 克、杏仁 15 克、當(dāng)歸 15 克 酸棗仁 15 克

    139、治療肝癌(無腹水)的處方

    生附子 15 克 生硫磺 15 克 桂枝 20 克 炙鱉甲 15 克 、茜草 15 克、川芎 15 克、

    黃芩 10 克、 黃連 10 克、茵陳 20 克

    140、治療肝炎的基礎(chǔ)方

    柴胡 15 克、 黃岑 10 克、郁金 25 克、龍膽草 20 克 川芎 15 克 牡丹皮 15 克

    白芍 20 克、澤瀉 20 克、茵陳 15 克 大黃 10-20 克、枳實 15 克 紅棗 10 枚 生姜 2 片

    141、患者暈車或暈船且小便通暢

    (出自《傷寒雜病論》茯苓桂枝白術(shù)甘草湯)

    茯苓 20 克、桂枝 15 克、白術(shù) 10 克 炙甘草 10 克

    142、治療陰囊腫大的處方

    茯苓 15 克 桂枝 15 克 木防己 10 克 杏仁 15 克黃芪 10 克白術(shù) 10 克

    倪海廈 259 個方劑

    第 19 頁

    143、患者吐血不止,比如胃或食道出血等

    (出自《傷寒雜病論》柏葉湯)

    柏葉 15 克 干姜 15 克 艾 15 克

    144、病人的肌肉不由自主地抽動,比如帕金森病

    (出自《傷寒論》防己茯苓湯)

    木防己 15 克 黃芪 15 克 桂枝 15 克茯苓 30 克 甘草 10 克

    145、病人腋下流出黃色的汗

    (出自《傷寒論》黃芪芍藥桂枝苦酒湯)

    黃芪 15 克 芍藥 10 克 桂枝 10 克

    注:用 7 碗水和一碗米醋來煮以上三味藥,煮取 3 碗,每次一碗,每日三次

    146、治療子宮肌瘤的處方

    (出自《傷寒論》桂枝茯苓丸)

    桂枝 200 克炮附子 200 克 茯苓 250 克 白術(shù) 150 克 白芍 100 克 牡丹皮 150 克

    桃仁 150 克

    注:把以上幾味藥拿到藥房加工成丸劑或膠囊。如果是丸劑,每次 20 粒,每日 3 次。如

    果是膠囊,每次 5 粒,每日 3 次。

    147、患者腹部腫大面色很黑

    (出自《傷寒論》木防己湯)

    木防己 15 克石膏 20 克桂枝 10 克 人參 20 克

    注:石膏用棉布包好,再與其它藥一起煮。

    148、糖尿病患者腿部傷口不能愈合的方法

    取 黃糖半斤放入溫水中,完全溶化后將患處浸泡于糖水中半小時以上,會有膿液排出。

    每日早晚各一次,兩三天傷口即可愈合。

    149、患者上熱下涼比如重癥糖尿病,紅斑狼瘡,血癌等

    (出自《傷寒論》白虎人參湯+芍藥甘草湯+三黃瀉心湯+附子細(xì)辛湯)。

    石膏 150-500 克、 梗米 2 調(diào)羹、知母 25 克 人參 15 克、甘草 15 克、生地黃 20 克、 白

    芍 50 克 瓜蔞根 15 克 牛膝 20 克、桂枝 15 克、黃連 15 克 干姜 15 克、炮附子 50 克、

    炙甘草 20 克、 牡丹皮 15 克、 黃岑 20 克、細(xì)辛 15 克、茯苓 15 克 生附子 20 克、 三

    七 15 克、 生姜 2 片大黃 15 克、白術(shù) 20 克 生半夏 15 克

    倪海廈 259 個方劑

    第 20 頁

    注:把石膏和生附子用棉布包好,再與其它藥一起煮。該藥不能溫服,必須等完全冷涼后

    再服用。

    150、病人不停的吃東西卻覺得吃不飽并且一餓就得吃東西否則就頭暈

    (出自《傷寒論》白虎湯)

    石膏 50-500 克、知母 25 克 甘草 20 克、梗米 2 調(diào)羹、大黃 15 克 厚樸 15 克 枳實 15 克

    注:把石膏用棉布包好,再和其他藥一起煮。

    151、看見水就發(fā)作的癲癇

    (出自《傷寒論》五苓散)

    豬苓 15 克 澤瀉 25 克 白術(shù) 25 克、茯苓 25 克、桂枝 15 克、

    用水煎,取藥汁,放入食用淀粉,待完全吸收之后晾干,制作成粉劑,溫水送服。

    152、病人感覺頭上戴了一頂帽子或者像用緊箍咒箍住

    (出自《傷寒論》桂枝茯苓五味子湯)

    桂枝 15 克 炙甘草 15 克 茯苓 20 克、五味子 15 克

    153、治療肺癌的處方

    (出自《射干麻黃湯,桔梗湯,千金葦莖湯》)

    桔梗 50 克 炙甘草 20 克 皂莢 15 大棗 20 枚、生半夏 10-20 克 干姜 10 克 紫苑 15 克、

    款冬花 15 克 麻黃 15 克、射干 15 克 細(xì)辛 5 克、五味子 5 克

    注:如果病人痰中帶血者,再加入桃仁 15 克

    154、治療脾腫大的處方

    牡丹皮 15 克 冬瓜仁 15 克 葦莖 15 克 茯苓 30 克白術(shù) 15 克白芍 15 克 澤瀉 30 克

    155、治療坐骨神經(jīng)痛和尿頻的處方

    (出自《傷寒論》干姜茯苓白術(shù)湯)

    干姜 50 克甘草 10 克茯苓 45-65 克 白術(shù) 10 克

    156、去除身體寒氣的處方

    (出自《傷寒論》當(dāng)歸生姜羊肉湯)

    當(dāng)歸 15 克 生姜 4 片、羊肉 1 斤

    157、治療腸套疊的處方

    (出自《傷寒論》附子粳米湯)

    炮附子 15 克、半夏 10 克甘草 10 克 大棗 10 枚、粳米 2 調(diào)羹

    倪海廈 259 個方劑

    第 21 頁

    158、治療心肌梗塞,心血管堵塞,冠狀動脈硬化的處方

    黃連 15、 阿膠 10 克 黃芩 20、 桂枝 15 克、炙甘草 20 克 川芎 40 克 炮附子 25-50 克

    桃仁 20 克 牡丹皮 20 克 枳實 30 克 藏紅花 15 克

    注:其它藥煮好后,再放入阿膠。

    159、治療穿心痛的處方

    (出自《傷寒論》烏頭赤石脂丸)

    蜀椒 15 克 烏梅 10 克炮附子 15 克、干姜 15 克 赤石脂 15 克

    注:按上述藥的比例做成丸劑,每次 15 到 20 丸。

    160、治療心肌炎的處方

    (出自《傷寒論》桂枝生姜枳實湯)

    桂枝 10 克 生姜 2 片枳實 25 克

    161、治療風(fēng)濕性心臟病

    (出自《傷寒論》薏仁附子湯)

    薏仁 75 克 炮附子 75 克

    注:將上述兩味藥研磨成粉劑,每次一調(diào)羹,每日兩 次。

    162、治療胸悶氣短尾部不適的處方

    (出自《傷寒論》理中湯和枳實薤白桂枝湯)

    心臟不疼者: 人參 干姜 10 克 10 克炙甘草 10 克 白術(shù) 10 克

    心臟有劇痛者: 枳實 15 克 厚樸 15 克 薤白 10 克桂枝 5 克栝樓實 15 克

    163、治療打嗝不止的處方

    (出自《傷寒論》桔子生姜湯)

    新鮮桔子皮 1 把 生姜 2 片

    注:3 碗水煮成 1 碗。

    164、治療心臟瓣膜閉鎖不全的處方

    (出自《傷寒論》瓜蔞薤白白酒湯和瓜蔞薤白半夏湯)

    輕度: 瓜蔞實 15 克 薤白 10 克甜酒釀 2 調(diào)羹

    重度: 瓜蔞實 15 克 薤白 10 克半夏 10 克甜酒釀 2 調(diào)羹

    165、治療男子不能行房事的處方

    (出自《傷寒論》桂附八味丸)

    倪海廈 259 個方劑

    第 22 頁

    干地黃 400 克 山藥 200 克 茯苓 150 克山茱萸 250 克 澤瀉 200 克 牡丹皮 150 克

    炮附子 150 克 肉桂 150 克

    注:拿以上諸味藥(除去肉桂外)去藥房,加工成如六味地黃丸一樣的丸劑。大便次數(shù)多的,

    每日三次,每次 20 粒連同 5 克 肉桂粉用淡鹽水送服。大便較少者,可以去掉處方中的

    肉桂和炮附子,每日三次,每次 10 粒, 用淡鹽水送服。

    166、治療肺膿瘍的處方

    (出自《傷寒論》桔梗湯)

    桔梗 50 克 甘草 100 克

    注:服后病人如果出現(xiàn)吐膿血,屬正常情況。

    167、急救時幫助病人定喘的處方

    (出自《傷寒論》麻黃甘草湯)

    麻黃 10 克 甘草 20 克

    168、治療肺結(jié)核和食道癌的處方

    (出自《傷寒論》麥門冬湯)

    麥門冬 100 克 半夏 20 克 人參 10 克甘草 15 克粳米 2 調(diào)羹大棗 12 枚

    169、治療干咳和嗓音嘶啞和孕婦咳嗽的處方

    (出自《傷寒論》麥門冬湯)

    麥門冬 60 克、 半夏 10 克、人參 10 克、甘草 5 克 粳米 2 調(diào)羹、大棗 12 枚

    170、治療嗜睡疲倦無力

    (出自《傷寒論》天雄散)

    天雄 50 克 白術(shù) 110 克 桂枝 60 克 牡蠣 50 克

    注:熬好的湯藥放涼后放入生淀粉,完全吸收后陰干成粉劑,隨時用水送服,每次半調(diào)羹,

    每天 2 次。天雄有毒性,不可多服。

    171、治療甲狀腺腫瘤和淋巴癌的處方

    桂枝 25 克 龍骨 25 克 牡蠣 50 克、防己 40 克炙甘草 25 克 瓦楞子 50-100 克

    172、幫助油性頭發(fā)去油的處方

    (出自《傷寒論》三黃瀉心湯)

    黃柏 10 克黃連 5 克黃岑 5 克

    倪海廈 259 個方劑

    第 23 頁

    173、治療老年人失眠的處方

    (出自《傷寒論》酸棗仁湯)

    酸棗 30 克 甘草 5 克 10 克 知母 茯苓 10 克川芎 10 克

    注:先煮酸棗仁,20 分鐘后將其他幾味藥放入,一起熬煮。

    174、治療肺炎高燒不退和麻疹內(nèi)陷的處方

    (出自《壽世保元》麻疹門)

    白芍 5 克 黃岑 5 克

    注:將上述兩味藥研磨成粉,溫水送服。

    175、治療腳氣和丹毒的處方

    (出自《傷寒論》礬石湯)

    礬石 30 克

    注:把礬石放入水中煮沸 3 次,待稍涼時泡腳。若病情較重可以配合(桂枝芍藥知母湯)一

    起服用。桂枝 12 克、芍藥 9 克、甘草 6 克 麻黃 12 克 生姜 15 克 白術(shù) 15 克 知母 12

    克 防風(fēng) 12 克 炮附子 10 克

    176、治療脫發(fā)的處方

    (出自《傷寒論》桂枝龍骨牡蠣湯)

    桂枝 15 克 白芍 15 克炙甘草 15 克 生姜 2 片大棗 12 枚 龍骨 20 克、牡蠣 20 克

    177、治療女性陰道和男性睪丸抽痛的處方

    (出自《傷寒論》桂枝龍骨牡蠣湯)

    桂枝 15 克 白芍 15 克、炙甘草 15 克、生姜 2 片 大棗 12 枚 龍骨 25 克、牡蠣 25 克

    178、治療內(nèi)風(fēng)濕引起的手腳變形

    (出自《傷寒論》烏頭桂枝湯)

    桂枝 15 克 白芍 15 克炙甘草 15 克 生姜 2 片、大棗 12 枚 烏頭 50 克

    注:取烏頭 2 碗水煮成 1 碗(將藥渣丟掉),放入一碗蜂蜜,繼續(xù)熬成一碗,一日兩次,

    一次一調(diào)羹。配合前五味藥煮成的湯劑一起服用。切記,烏頭毒性較大,不可多用。

    179、幫助回奶和治療月經(jīng)不規(guī)律的處方

    (出自《奇方異錄》回奶湯)

    桂枝 20 克白芍 15 克當(dāng)歸 20 克 川芎 15 克 熟地黃 10 克 通草 3 克炒麥芽 40 克

    陽起石 10 克

    180、治療膝蓋腹膜炎

    倪海廈 259 個方劑

    第 24 頁

    (出自《傷寒論》桂枝芍藥知母湯)

    桂枝 25 克 白芍 20 克 甘草 15 麻黃 15 克、生姜 3 片 白術(shù) 25 克、知母 25 克、

    防風(fēng) 25 克、 炮附子 15 克、牡蠣 50 克 補骨脂 50 克

    181、治療紅斑狼瘡的處方

    (出自《傷寒論》桂枝芍藥知母湯)

    桂枝 25 克 麻黃 15 克知母 25 克白芍 20 克 生姜 3 片 防風(fēng) 25 克甘草 15 克白術(shù) 40 克

    炮附子 40 克

    182、治療肌肉萎縮和肌無力的處方

    (出自《傷寒論》小建中湯)

    麥芽糖 30 克桂枝 20 克、白芍 40 克、 生姜 4 片、大棗 20 枚 炙甘草 20 克

    183、治療哮喘的處方

    (出自《傷寒論》大青龍湯和小青龍湯)

    春夏發(fā)病使用: 麻黃 15 克 桂枝 25 克 炙甘草 10 克 杏仁 15 克生姜 2 片大棗 10 枚

    石膏 20 克

    注:先把石膏用棉布包好再與其它藥一起熬煮。

    秋冬發(fā)病使用: 麻黃 15 克 白芍 15 克 細(xì)辛 15 克 干姜 15 克炙甘草 15 克 桂枝 15 克

    五味子 25 克 生半夏 20 克

    184、治療胃酸過多(俗稱火燒心)的處方

    (出自《傷寒論》旋覆花代赭石湯)

    旋覆花 25 克 人參 10 克、生姜 3 片、代赭石 25 克 炙甘草 15 克 半夏 10 克大棗 12 枚

    185、治療牙齦易出血及易流鼻血

    (出自《傷寒論》大黃黃連湯)

    大黃 15 克 黃連 15 克

    注:用上兩味藥放入開水中浸泡后即可飲用。(像泡茶一樣)

    186、幫助戒煙的處方

    天南星 15 克 石膏 50--400 克 知母 25 克 黃岑 15 克柴胡 15 克郁金 25 克 皂莢 15 克

    桔梗 15 克 大棗 20 枚黃柏 15 克黃連 10 克 苦參 15 克

    注 1:先煮紅棗,20 分鐘后再放入其他藥一起煮。

    注 2:把石膏用棉布包好與其它藥一起熬煮。若不渴者,另加半夏 15 克 。

    187、治療月經(jīng)不調(diào)的處方

    倪海廈 259 個方劑

    第 25 頁

    (出自《四物湯》和《桂枝茯苓丸》)

    處方一: 白芍 15 克 當(dāng)歸 20 克 川芎 15 克 熟地黃 10 克 炮附子 15 克

    處方二: 桂枝 20 克 茯苓 25 克 白芍 10 克桃仁 15 克炮附子 20 克 白術(shù) 15 克

    牡丹皮 15 克

    188、治療腦溢血的處方

    (出自《補陽還五湯》)

    黃芪 20 克 歸尾 10 克赤芍 15 克 地龍 5 克川芎 15 克 桃仁 10 克藏紅花 10 克

    189、治療帶狀皰疹的處方

    (出自《傷寒論》升麻鱉甲湯)

    升麻 10 克 當(dāng)歸 10 克甘草 10 克 炙鱉甲 10 克

    190、治療夢游癥的處方

    (出自《傷寒論》甘草瀉心湯)

    炙甘草 15 克黃芩 15 克干姜 15 克 半夏 15 克大棗 12 枚 黃連 10 克

    191、治療久病不愈體弱坐臥不寧不思飲食的處方

    (出自《傷寒論》百合地黃湯和百合雞子湯)

    處方一: 百合地黃湯 百合 100 克 生地黃 20 克

    注:百合浸泡 3 小時,小火煮爛,備用。將生地黃放入開水中,片 刻后取出,擰取生

    地黃汁,和百合湯一起小火熬煮 1-2 小時。

    處方二: 百合雞子湯 百合 100 克 雞子黃 1 枚

    注:百合浸泡 3 小時,小火煮爛,備用。待微溫時,將生雞蛋黃放入,調(diào)勻,即可服用

    192、幫助減肥的處方

    (出自《傷寒論》防己黃芪湯)

    防己 15 克 黃芪 50 克炙甘草 40 克 白術(shù) 40 克生姜 1 片 大棗 5 枚

    服后會感覺皮下有螞蟻在爬,屬正常情況。

    193、治療頭皮屑過多和脂溢性皮炎以及手腳角質(zhì)層過厚的處方

    (出自《傷寒論》麻黃杏仁薏仁甘草湯)

    麻黃 15 克 杏仁 15 克薏仁 50-100 克炙甘草 15 克

    194、促使腦中風(fēng)所致昏厥蘇醒的方法

    (出自《黃帝內(nèi)經(jīng)》)

    倪海廈 259 個方劑

    第 26 頁

    剃下病人左額角一寸見方頭發(fā),燒成灰,用吸管吸取噴入病人左耳中,大約五六分鐘,

    病人會出現(xiàn)口鼻出血的現(xiàn)象,這是很正常的,隨之病人就會蘇醒。

    195、治療腦中風(fēng)的處方

    (出自《千金方》三黃湯,小續(xù)命湯,白術(shù)附子湯)

    口能言者: 麻黃 25 克 獨活 20 克 細(xì)辛 10 克黃芪 15 克黃芩 15 克

    口不能言者: 麻黃 15 克桂枝 25 克 杏仁 15 克石膏 25-40 克人參 15 克 炙甘草 15 克

    當(dāng)歸 15 克 川芎 15 克干姜 10 克

    極度眩暈者: 白術(shù) 25-40 克炮附子 40-60 克 炙甘草 15 克 生姜 2 片大棗 6 枚

    196、去除腹部贅肉的處方

    (出自《傷寒論》桂枝湯)

    桂枝 15 克 白芍 15 克炙甘草 15 克 生姜 15 克大棗 15 枚 豬苓 30 克

    197、治療抑郁癥的處方

    (出自《傷寒論》葛根湯)

    桂枝 15 克 白芍 15 克炙甘草 15 克 生姜 15 克大棗 15 枚 葛根 25 克 川芎 15 克 勾陳 15

    198、治療偏頭痛的處方

    (出自《傷寒論》葛根湯)

    桂枝 15 克 白芍 15 克炙甘草 15 克 生姜 15 克大棗 15 枚 葛根 25 克川芎 15 克

    199、治療面癱的處方

    (出自《傷寒論》葛根湯)

    桂枝 15 克 白芍 15 克炙甘草 15 克 生姜 15 克大棗 15 枚 葛根 25 克

    200、治療腦膜炎的處方

    (出自《傷寒論》瓜蔞桂枝湯和葛根湯)

    病人有汗時: 瓜蔞根 15 克桂枝 15 克 白芍 15 克 甘草 15 克 生姜 15 克 大棗 15 枚

    病人無汗時: 葛根 20 克 麻黃 10 克桂枝 15 克生姜 15 克 炙甘草 15 克 白芍 15 克

    大棗 15 枚

    201、防止蚊蟲叮咬的方法

    取 肉桂 50 克 艾草 50 克,煮水,涂抹在皮膚表面即可。煮一次,可以用較長時間。

    202、治療肌纖維疼痛的處方

    倪海廈 259 個方劑

    第 27 頁

    (出自《傷寒論》桂枝湯)

    桂枝 30 克 白芍 15 克生姜 15 克炙甘草 15 克 大棗 15 枚 玉竹 30 克

    203、治療胰臟癌的處方

    (出自《傷寒論》干姜黃芩黃連人參湯)

    干姜 15 克 黃芩 15 克 黃連 15 克 人參 15 克

    注:病人如果出現(xiàn)嘔酸現(xiàn)象,再加入 代赭石 20 克 旋覆花 20 克吳茱萸 20 克

    204、治療疝氣和脫肛的處方

    (出自《傷寒論》當(dāng)歸四逆湯)

    當(dāng)歸 15 克桂枝 15 克芍藥 15 克 細(xì)辛 15 克木通 10 克 大棗 8 枚炙甘草 15 克 升麻 15 克

    205、治療凍瘡和壞疽的處方

    (出自《傷寒論》當(dāng)歸四逆湯)

    當(dāng)歸 15 克 桂枝 15 克芍藥 15 克細(xì)辛 15 克 木通 10 克 大棗 8 枚炙甘草 15 克。

    沒有便秘的患者,可將木通去掉。

    206、治療膽囊炎和膽結(jié)石的處方

    (出自《傷寒論》四逆散)

    柴胡 10 克 枳實 10 克白芍 10 克炙甘草 10 克 滑石 10 克 五倍子 10 克 海金砂 10 克

    207、治療失聲和咽炎的處方

    (出自《傷寒論》半夏散)

    生半夏 10 克 桂枝 10 克炙甘草 10 克

    湯藥煮好后,用生淀粉放入湯中,待完全吸收后,陰干,制成粉劑,溫水送服。

    208、治療腰被閃到的方法

    取童子尿一杯服下,20 分鐘后即可見效。

    209、治療大腸炎的處方

    (出自《傷寒論》桃花湯)

    赤石脂 25 克 干姜 15 克粳米 10 克 赤石脂一半生用,一半和其他兩味藥一起用。

    待湯藥煮好后,將準(zhǔn)備生用的赤石脂研磨成粉放入湯中,服下 即可。

    210、治療嚴(yán)重驚嚇和頑固性失眠的處方

    (出自《傷寒論》黃連阿膠湯)

    黃連 20 克 黃芩 10 克白芍 10 克阿膠 15 克 雞子黃 2 枚

    倪海廈 259 個方劑

    第 28 頁

    先煮前三味藥,煮好后趁熱放入阿膠,取生雞蛋 2 個,去殼和蛋清留蛋黃,待湯藥稍溫,

    放入蛋黃后立即服用。

    211、治療血癌的處方

    (出自《傷寒雜病論》桂枝加白芍湯)

    桂枝 15 克 白芍 30 克干姜 15 克炙甘草 15 克 大棗 15 枚 生附子 15 克 白術(shù) 15 克、

    茯苓 15 克

    注:熬煮中藥的時候要將生附子用棉布包好一起煮,如果是兒童 生附子 的用量改為 10

    克 。

    212、治療體股癬及疥瘡的處方

    (出自《傷寒論》麻黃連翹赤小豆湯)

    麻黃 10 克 連翹 10 克杏仁 10 克赤小豆 30 克 大棗 12 枚 桑白皮 10 克 生姜 5 克

    甘草 5 克金銀花 10 克 蟬蛻 10 克

    213、治療眼睛發(fā)炎的處方

    (出自《傷寒論》梔子柏皮湯)

    梔子 15 克 炙甘草 5 克黃柏 15 克

    注:9 碗水煮成 7 碗水,過濾后,用紗布擦試眼睛

    214、治療痔瘡的處方

    (出自《傷寒論》麻子仁丸)

    麻子仁 500 克 芍藥 250 克枳實 250 克 大黃 500 克 厚樸 250 克 杏仁 250 克 當(dāng)歸 250 克

    赤小豆 250 克 拿以上幾味藥到藥房制成丸劑,如六味地黃丸大小,每天服用 20 粒。

    215、治療老年人便秘的處方

    (出自《傷寒論》麻子仁丸)

    麻子仁 500 克芍藥 250 克 枳實 250 克 大黃 500 克 厚樸 250 克 杏仁 250 克 拿以上幾味

    藥到藥房制成丸劑,如六味地黃丸大小,每天服用 20 粒。如果大便非常干燥,再加入 芒

    硝 5 克 ,用開水化開,和藥丸一起服下。

    216、治療黃疸的處方

    (出自《傷寒論》茵陳蒿湯)

    茵陳蒿 15 克 梔子 10 克大黃 10 克 先把茵陳蒿熬煮,將 9 碗水煮成 6 碗,然后將大黃

    和梔子放入一起熬煮,6 碗水煮成 3 碗。

    217、治療肝硬化、肝癌的處方

    倪海廈 259 個方劑

    第 29 頁

    (出自《萬病回春)分消湯和《濟(jì)生方》補氣健中湯)

    早期患者 蒼術(shù) 15 克 白術(shù) 15 克 茯苓 15 克陳皮 10 克厚樸 10 克 香附子 10 克 豬苓 10

    克 澤瀉 10 克枳實 5 克大腹皮 5 克 砂仁 5 克木香 5 克 燈心草一把 干姜 5 克 生姜 5 克

    晚期患者 蒼術(shù) 15 克白術(shù) 15 克 茯苓 15 克陳皮 10 克厚樸 10 克 澤瀉 10 克 人參 15 克

    麥門冬 15 克 黃岑 10 克

    注:如果病人感覺非常冷,再加入生硫磺 30 克 生附子 40 克 (這兩味藥熬煮時要用棉布

    包好)

    218、治療腎病引起的全身水腫的處方

    (出自《傷寒論》四神方)

    夏天使用 綠豆 15 克 芡實 15 克蓮子 15 克薏仁 15 克白果 15 克 紅糖 15 克

    冬天使用 紅豆 15 克龍眼 15 克 綠豆 15 克芡實 15 克蓮子 15 克 薏仁 15 克 白果 15 克

    紅糖 15 克

    219、病人喝了大量水仍覺得口渴且小便通暢

    (出自《傷寒論》白虎人參湯)

    知母 25 克 石膏 50~500 克甘草 10 克 粳米 2 調(diào)羹黨參 15 克

    注:將石膏用棉布包好扎緊和其他藥一起煮,石膏的劑量視病人的病情而定

    220、治療腎結(jié)石、膀胱結(jié)石、尿路結(jié)石的處方

    (出自《傷寒論》豬苓湯)

    豬苓 5 克 茯苓 5 克澤瀉 5 克滑石 5 克 阿膠 5 克 將前四味藥煮好,待稍溫時將阿膠放

    入,攪拌均勻,即可服用。

    221、治療風(fēng)濕關(guān)節(jié)炎的處方

    (出自《傷寒論》桂枝附子湯)

    桂枝 15 克 白芍 10 克炙甘草 30 克生姜 45 克 大棗(切開)12 枚炮附子 25 克

    222、治療腹膜炎的處方

    (出自《傷寒雜病論》當(dāng)歸赤豆散和薏苡附子敗醬散)

    處方一: 當(dāng)歸 25 克 赤豆 10 克

    注:將赤小豆泡發(fā)芽,用赤豆芽與當(dāng)歸研磨成糊,溫水送服。

    處方二: 薏苡仁 30 克附子 6 克敗醬草 15 克

    注:將上述三味藥研磨成粉,溫水送服。

    223、治療闌尾炎的處方

    (《傷寒論》大黃牡丹皮湯)

    倪海廈 259 個方劑

    第 30 頁

    大黃 25 克 牡丹皮 15 克

    224、治療長期失眠健忘和心率紊亂的處方

    (出自《傷寒論》炙甘草湯)

    炙甘草 15 克 生姜 10 克 桂枝 10 克 黨參 5 克生地黃 50 克麥門冬 10 克 麻仁 10 克

    大棗 10 枚 阿膠 5 克 用米酒 5 碗 + 水 4 碗,將前八味藥煮取 3 碗,

    待涼至微溫之時,把阿膠放入,服用。

    225、治療痛風(fēng)的處方

    (出自《傷寒論》甘草附子湯)

    桂枝 15 克 炙甘草 10 克炮附子 25 克 白術(shù) 15 克

    226、治療腹痛并伴有下痢的處方

    (出自《傷寒論》黃芩湯)

    黃芩 15 克 炙甘草 10 克 白芍 10 克、大棗 12 枚

    227、治療下痢不止的處方

    (出自《傷寒論》赤石脂禹余糧湯)

    赤石脂 10 克禹余糧 15 克

    228、治療惡心反胃的處方

    (出自《傷寒論》小柴胡湯)

    柴胡 25 克 黃芩 10 克、黨參 10 克、炙甘草 5 克 半夏 25 克、 生姜 10 克、大棗 4 枚

    飯前服用。

    229、治療胃炎的處方

    (出自《傷寒論》黃連湯)

    黃連 15 克 炙甘草 15 克 干姜 15 克、桂枝 15 克、黨參 15 克 半夏 15 克 紅棗 15 枚

    230、治療肺積水的處方

    (《傷寒論》十棗湯)

    芫花 2 克 大戟 2 克甘遂 2 克

    注:將以上三味藥研磨成粉,用十余枚紅棗熬煮成紅棗湯,將磨好的藥粉送服,服后三

    小時出現(xiàn)非常劇烈的上吐下瀉屬正常情況。該藥需在早上 6 點左右空腹服用,切記。

    231、治療乳腺癌的處方

    (《傷寒論》柴胡桂枝湯+牡蠣)

    倪海廈 259 個方劑

    第 31 頁

    柴胡 40 克 黃芩 10 克 黨參 10 克甘草炙 5 克半夏 25 克 生姜 10 克 大棗 4 枚 桂枝 10-20

    克牡蠣 20 克

    232、治療肺癌的處方

    (出自《傷寒論》三物小白散)

    巴豆 2 粒 桔梗 10 克 貝母 10 克先將巴豆熬黑,然后和桔梗,貝母研磨成粉,開水沖

    服。若出現(xiàn)腹瀉不止,飲涼開水即可。

    233、治療肝腹水的處方

    (出自《傷寒論》三物小白散)

    巴豆 2 粒 芫花 10 克 先將巴豆熬黑,再和芫花研磨成粉,開水沖服。若出現(xiàn)腹瀉不止,

    飲涼開水即可。

    234、治療喉癌的處方

    (出自《傷寒論》三物小白散)

    巴豆 2 粒 貝母 10 克先將巴豆熬黑,再和貝母研磨成粉,開水沖服。若出現(xiàn)腹瀉不止,

    飲涼開水即可。

    235、應(yīng)付喝酒的處方

    (出自《傷寒論》小柴胡湯+蒼術(shù)+澤瀉)

    柴胡 25 克 黃芩 10 克、 黨參 10 克、 甘草炙 5 克、 半夏 25 克、生姜 10 克、大棗 4 枚、

    蒼術(shù) 25 克、澤瀉 30 克

    注:在飲酒之前一小時服下。飲酒時,小便會很多,喝酒像喝水一樣。

    236、治療腸梗阻的處方

    (出自《傷寒論》大陷胸湯)

    大黃 10 克 芒硝 10 克甘遂 10 克

    注:大黃煮好后,盛入碗中,放入芒硝,甘遂,即可服用。

    237、治療胃下垂的處方

    (出自《傷寒論》吳茱萸湯+旋復(fù)代赭湯)

    吳茱萸 10 克 生姜 20 克 大棗 8 枚、旋覆花 10 克、代赭石 5 克 半夏 10 克 黨參 15 克、

    甘草炙 10 克

    238、治療子宮癌的處方

    (出自《傷寒論》抵當(dāng)湯)

    水蛭 15 克、虻蟲 15 克、 大黃 50 克、 桃仁 20 個

    倪海廈 259 個方劑

    第 32 頁

    239、治療煩躁所致失眠的處方

    (出自《傷寒論》梔子豆鼓湯)

    肥梔子 4 個 香豉 3 克

    240、治療頻繁遺精的處方

    (出自《傷寒論》桂枝龍骨牡蠣湯)

    桂枝 10 克 白芍 10 克 生姜 10 克、炙甘草 5 克、 大棗 12 枚、龍骨 20 克、 牡蠣 10 克、

    炮附子 15 克

    241、治療小兒尿床的處方

    (出自《傷寒論》桂枝龍骨牡蠣湯)

    桂枝 10 克、白芍 10 克、生姜 10 克、 炙甘草 5 克、 大棗 12 枚 龍骨 10 克牡蠣 20 克

    242、治療因外傷陰部所致小便不利或尿血

    (出自《傷寒論》桃核承氣湯)

    桃仁 15 克、 大黃 15 克、桂枝 5 克、芒硝 5 克、 炙甘草 5 克

    注:其他藥煮好后,盛入碗中,將芒硝放入。

    243、治療小兒體弱厭食和小兒多動癥的處方

    (出自《傷寒論》小建中湯)

    麥芽糖 30 克、桂枝 10 克、白芍 20 克 生姜 10 克、大棗 6 枚 炙甘草 5 克

    244、治療乳房腫塊的處方

    (出自《傷寒論》小柴胡牡蠣湯)

    病癥較輕者: 柴胡 25 克 黃芩 10 克 黨參 10 克 炙甘草 5 克大棗 8 枚半夏 25 克

    牡蠣 20 克生姜 3 片

    病情較重者: 當(dāng)歸 20 克 生地 10 克川芎 15 克 白芍 15 克 紫根 10 克木防己 15 克

    竹茹 10 克 瓦楞子 20 克 炒麥芽 15 克

    245、治療大腸癌的處方

    (出自《傷寒論》大柴胡湯)

    柴胡 15 克、 黃芩 10 克、白芍 10 克 半夏 15 克、生姜 15 克 枳實 10 克、大棗 4 枚、

    大黃 10 克、 芒硝 10 克

    注:以上處方針對未做手術(shù)的患者。其他藥煮好后,盛入碗中,將芒硝放入。

    246、治療痛經(jīng)的處方

    倪海廈 259 個方劑

    第 33 頁

    (出自《傷寒雜病論》)

    處方一: (柴胡+白芍湯):柴胡 25 克 黃芩 10 克 黨參 10 克 生姜 2 片 炙甘草 5 克

    半夏 25 克 大棗 4 枚白芍 40-50 克

    處方二: 《四物湯》:白芍 30 克 川芎 15 克 當(dāng)歸 15 克 附子 15 克 熟地黃 15 克

    茜草 30 克

    處方三: (桃核承氣湯):桃仁 12 克 大黃 12 克 芒硝 6 克炙甘草 6 克桂枝 6 克

    注:芒硝不要煮,待其它藥煮好后放入融化即可。

    247、治療乳腺小葉增生的處方

    (出自《傷寒論》柴胡桂枝湯)

    柴胡 25 克黃芩 10 克黨參 10 克 甘草炙 5 克 半夏 25 克 生姜 10 克 大棗 4 枚

    桂枝 10-20 克

    248、治療腸病毒的處方

    (出自《傷寒論》葛根黃芩黃連湯)

    葛根 30 克 黃芩 10 克黃連 10 克炙甘草 10 克

    249、治療孕婦嘔吐不止的方

    (《傷寒雜病論》半夏甘草湯和人參半夏干姜湯)

    處方一: 半夏 10 克 干姜 10 克 甘草 10 克

    處方二: 半夏 15 克 人參 10 克 干姜 10 克

    注:將上述三味藥研磨成粉,每次一調(diào)羹,溫水送服,每日二到三次。

    250、治療嘔吐不止和小兒吐奶的處方

    (出自《傷寒論》五苓散)

    豬苓 15 克 澤瀉 30 克 白術(shù) 15 克茯苓 15 克桂枝 10 克

    注:用水煎,取藥汁,放入食用淀粉,待完全吸收之后晾干,制作成粉劑,溫水送服。

    251、治療體位變換產(chǎn)生的眩暈的處方

    (出自《傷寒論》茯苓桂枝白術(shù)甘草湯)

    茯苓 20 克 桂枝 15 克白術(shù) 10 克炙甘草 10 克

    注:如果同時伴有惡心癥狀,加一味藥 半夏 15 克

    252、治療小兒流鼻血

    (民間驗方)

    鮮藕榨汁一杯,服下即可。

    倪海廈 259 個方劑

    第 34 頁

    253、感冒同時伴有咳嗽和氣喘

    (出自《傷寒雜病論》桂枝湯加厚樸和杏仁)

    桂枝 15 克、炙甘草 10 克、 白芍 15 克 生姜 2 片、大棗 12 枚 厚樸 10 克、

    杏仁 15 克

    254、治療更年期煩躁

    (出自《傷寒論》桂枝湯)

    桂枝 9 克 白芍 9 克干姜 9 克 大棗 3 枚 炙甘草 6 克

    255、治療腎炎、腎積水的處方

    (出自《傷寒論》小青龍湯)

    麻黃 12 克 芍藥 9 克干姜 9 克、半夏 9 克 桂枝 6 克 炙甘草 6 克細(xì)辛 3 克 五味子 3 克

    256、治療便秘的處方

    (出自《傷寒論》調(diào)胃承氣湯)

    炙甘草 10 克、大黃 20 克、芒硝 10 克 梔子 10 克

    注:其他藥煮好后,盛入碗中,將芒硝放入。

    257、治療下肢靜脈炎或靜脈曲張的處方

    (出自《傷寒論》白芍甘草湯+炮附子+牛膝)

    白芍 40-50 克、炙甘草 40-50 克 炮附子 20 克 牛膝 20 克

    258、治療眼底病變的處方

    (以下內(nèi)容僅供學(xué)習(xí)研究之用)

    金銀花 15 克菊花 15 克 密蒙花 20 克 龍膽 15 克 石決明 15 克 草決明 15 克、

    當(dāng)歸 20 克、黃芪 20 克 黃岑 15 克、赤芍 15 克 木賊 15 克、蟬蛻 15 克、黃連 10 克

    259、治療視網(wǎng)膜病變的中藥藥方之一

    (以下內(nèi)容僅供學(xué)習(xí)研究之用)

    生附子 30 克、黃芪 30 克、甘草 30 克、當(dāng)歸 20 克、蓽撥 30 克、夜明砂 20 克、

    牡丹皮 20 克 靈芝 15 克 水蛭 10 克、赤芍 20 克

    友 情 提 醒

    1、當(dāng)被診斷出有腫瘤或其他重癥疾病時,若選擇中醫(yī)治療,必須在手術(shù)、化療、放療之前,否則,將會使療效 大打折扣。

    2、中醫(yī)治病對癥不對病,不同的病產(chǎn)生同樣的癥狀會采用同樣的處方。

    3、如無特別注明,所列處方均需熬成湯劑。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jǐn)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xiàn)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蛋壳| 国产精品自拍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视频第一区二区三区| 深夜国产成人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激情电影综合在线看| 人妻人人做人做人人爱| 婷婷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乱伦视频|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丝袜无码专区视频网站| 亚洲精品成人福利网站| 欧美中文字幕无线码视频|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 中文字幕在线国产精品| 免费VA国产高清大片在线|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亚瑟| JIZZJIZZ亚洲日本少妇|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在线丁香| 亚洲AV片一区二区三区| 国内少妇人妻偷人精品| 亚洲乳大丰满中文字幕| 亚洲 一区二区 在线| 国产AV老师黑色丝袜美腿|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麻豆| 亚洲国产精品午夜福利| 国产成人综合欧美精品久久| 男人的天堂av社区在线| 日韩在线看片免费观看软件 | 亚洲更新最快无码视频| 69天堂人成无码免费视频 | 在线看无码的免费网站| 丰满人妻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av中文字幕国产精品| 久久经精品久久精品免费观看| 肥臀浪妇太爽了快点再快点| 精品无码一区在线观看| 欧洲免费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亚洲区| 中文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 国产 亚洲 制服 无码 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