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二十年甲午恩科 1,袁桐,漢軍鑲藍旗人。2甲24名進士,散館改山東濰縣知縣。 2,徐仁鏡(1870年-1915年),字瑩甫,江蘇宜興縣(今宜興市)人,清朝政治人物,徐致靖之子。徐仁鑄之弟。光緒二十年翰林,戊戌政變后被革職。善書法,宗虞世南《汝南公主墓志》、顏真卿《麻姑仙壇記》、李邕《云麾將軍碑》,精通圍弈、昆曲,并能吹笛。外甥許姬傳。光緒二十年(1894年),登甲午恩科2甲4名進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緒二十一年四月,散館,授翰林院編修。善于書畫。 徐仁鏡的書法: ![]() ![]() 3,吳筠孫(1861年-1917年),字竹樓,江蘇揚州人,清末民初政治人物。 光緒十四年(1888年),吳筠孫中式順天鄉試舉人。光緒十六年(1890年)十二月,考取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章京,奉旨記名。光緒二十年(1894年),吳筠孫考中甲午恩科二甲第一名進士(傳臚),由內閣中書,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緒二十一年四月,散館,授翰林院編修。。歷官山東登州府、泰安府、濟南府知府。為政以清慎務實著稱。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十月,升直隸永定河道。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因治理永定河有功,調任天津兵備道,兼督理鈔關。同年,因母喪丁憂辭官。宣統二年(1910年)服闕,授湖南岳常澧道。八月,簡調湖北荊宜兵備道,次年三月方到任。不久,辛亥革命爆發,放棄抵抗,隱居上海。 民國初年,吳筠孫加入湯化龍、梁啟超組建的進步黨。民國二年(1913年)復出,任贛北觀察使,改潯陽道尹等職。民國六年(1917年)在江西任所突發腦溢血逝世。 吳筠孫的書法: ![]() ![]() 光緒十八年壬辰科 4,聯泉,滿洲正紅旗人。翻譯進士,散館改工部主事。 |
|
來自: mengk4fz0yyf5h > 《分類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