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民國優秀書法作品欣賞
謝介石(1878-1946),字又安,臺灣新竹人。日本接收臺灣后,曾經擔任伊藤博文來臺時之翻譯。早年留學日本,1927年出任溥儀的外務部右丞與天津行在御前顧問,之后出任吉林省陸軍部尚書,1932年滿洲國成立,任首任外交部總長。1935年出任滿洲國駐日全權大使。
末代狀元劉春霖紅簽大對
黃士陵草書韓愈詩
【清】【高振霄】書法對聯一幅,單幅尺寸高130厘米*寬32厘米。 高振霄(1877—1956)浙江寧波人,字云麓,別署閑云,又號頑頭陀、洞天真逸,70歲后署學者學庵、四明一個古稀翁、耄年勵學。室名云在堂、靜遠齋、洗心室。光緒三十年進士,官編修,此聯鈐有一方“甲辰翰林”,正是指此,甲辰為1904年。 邢真澈:名赴靈,葛月潭弟子。道教代表者 太清宮監院邢赴靈、號真澈、北鎮縣閭山出身。 清代書房四條屏
趙垿(1883-?),字蘭亭,云南大理人。清拔貢,直隸州知州,書法家。 楊訥--大幅對聯!
王景琦,字容湘,號容庵,江都仙女廟(今江都鎮)人,清末光緒28年舉人,分發廣東知縣辛亥**后為江蘇省議長,工書,長于吟詠為揚州治春后社成員,有“字冠八邑”之美譽。宮制錦字美存,號石泉,復基子。乾隆戊申53年(1788年)順天府舉人。泰州宮氏一族在明清兩朝入選3個翰林,5代中了7個進士,因此有“兩朝三翰林”,“五世七進士”的美譽,泰州宮氏祠堂又有楹聯云:“三世兩營臺,五代七進士”,說的都是泰州宮氏一族的輝煌業績,宮制錦曾為泰州光孝寺書寫,刻立石碑,距今已有200余年。
清中堂
清末趙宗抃(字蜀琴,1874-1947),鎮江人,鄉試中舉不赴,曾在鎮江府中學任監學。此人詩古文辭造詣精深,兼擅書法篆刻。楷書專攻魏碑《張黑女墓志》,行書自成面目,尤精鐵線篆,下筆如飛,無一錯字,得力于文字學功底。篆刻以漢印為基,獨具風范,有《悔庵印存》傳世。
清代翰林朱元樹精品書法條幅 清,光緒丙子年舉人
進士徐致祥(?—1899)字季和,江蘇嘉定人,清朝官吏。咸豐十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晉中允,典試山東。累遷內閣學士,督順天學政。遭憂去,服闋,起故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