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創作拆書稿并沒有想象中的那樣難,學會運用通用結構并掌握寫作技巧,任何人都可以通過創作來實現財務自由。 01 — 拆書稿的結構 在我之前的文章中提到過拆書稿創作流程,其中也包含了部分結構問題,今天我就詳細的來說一下拆書稿的通用結構,希望對所有創作者能有所幫助。 我們先來梳理一下拆書稿所包含的幾個版塊。 第一、預告 第二、正文 第三、總結 我們根據版塊與平臺規則來詳細分解拆書稿的結構。 我們先看預告部分,它是由創作背景、作者簡介、知識點提煉與簡述組成,并由一個或兩個事例來“引題”、“破題”,適合哪一類讀者閱讀,整體結構如下: 事例引題——書籍核心思想“破題”——引出創作背景(這個可以在網上查)——作者簡介——核心知識點提煉——再次引題 以上就是拆書稿預告部分的結構,如果你經常閱讀拆書稿就會發現這個規律。 我們來看看正文的結構,正文通常以4到6個核心知識點做為章節標題,所有章節標題均是為核心思想與觀點來做理論支撐,而每一個章節通常都會用2個或3個事例來進行觀點論證,整體結構如下: 引出觀點——事例(破題)——論證(擴展思考)——總結 最后我們再來分析總結部分的結構,通常它會包含精華概述、書籍觀點留給讀者的啟示。 雖然總結部分只有兩個核心部分構成,但它也是最難寫的部分,寫不好就變成了讀后感,我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將正文的核心觀點進行概述,再用簡短的文字做啟示。 02 — 關于技巧 一、新手不要拆太專業的書籍,但可以參照3個標準。 別去拆太專業的書籍,除非你是這個領域的專家,要不然你無法將學術性的東西用口語化的表達方式寫出來。 標準1:一定是引起共鳴的話題,比如涉及職場、營銷、心理健康的一些書籍; 標準2:書籍的內容一定是你所熟悉的領域,最好是與你目前的工作相關; 標準3:最好只拆解一個領域內的書籍,因為這樣更容易被平臺編輯所接受。 二、多在價值點上下功夫 要提高拆書稿的閱讀量,就要明白拆書稿給讀者帶來哪些收益。現在很多創作者都將提升閱讀量的方法鎖定在深控社會痛點上,把稿件的預告部分做的很精彩,但是忽略了書籍的核心價值,就算在前面的描述當中吸引了讀者來閱讀,可是在內容價值方面有所欠缺,這樣就會造成讀者感覺沒有價值的時候就會退出閱讀,平臺在這方面是有計算體系的,如果你的文章經常被中途退出,那將會影響你今后的過稿量,還可能造成編輯放棄對你的約稿,所以我們要把核心價值部分做足。 三、學會擴展思考 可以說擴展思考是拆書稿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正文中的論證,為核心觀點提供支撐,是提高稿件質量的關鍵,在這一環節上我們要處理好對知識點拆解的全面性與實用性。 所以在這方面我們要充分的思考知識點的適用層面與應用層面,并對原著作者所提出的觀點進行推敲、論證,這樣就可以幫助讀者全面知識點的價值,在應用方面也可以給讀者一個應用建議。 只要我們將知識點做深度拆解,就會帶來更多的爭議,這樣就可以將作品變成熱度較高的話題,討論量的提升會帶動關注度的提升,平臺是非常喜歡這一類的作品,為你今后的約稿奠定基礎。 四、創作風格一定要口語化 這里所指的口語化是用生活中常用的表達方式來進行文字描述,但是又不能太隨意,這就需要我們把握好這個尺度,另外別用或少用書面語言,因為這樣會顯得文章很生澀,要多用與讀者溝通式的文字來進行表述,比如“就像我們都知道......”,也可以用適當的反問“您在工作中是否也遇到了這樣的問題......", 對于這個問題我個人的建議就是一邊寫一邊讀,如果你覺得自己的稿件讀出來的時候不是口語化的,那么就一邊讀一邊去修改,這個沒有任何捷徑可走,是一個熟能生巧的過程。 感謝您的閱讀,這里是立志讀書會,這里聚集了一群喜歡讀書、并通過讀書來實現知識變現的人,如果您也和我們一樣,希望通過讀書來實現財務自由,那不請您關注我們,我們將每天更新一篇關于寫作技巧的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