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禪讓制,你可能會想到堯舜禹,想到天下為公的大同社會;說到世襲制,你可能會想到啟繼承禹的王位,想到天下為家的奴隸制王朝。 若是對歷史有所了解,你或許會發現,啟繼承禹的位置,締造的世襲制,在中華大地存在了將近四千年之久。 許多人想到世襲制的時候,腦海中浮現的往往是王位亦或者皇位的繼承,可實際上,所謂的王和皇帝在繼承王位亦或者皇位的時候,能夠得到的不僅是巨大的權力還有巨額的財富。 《詩經》記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這句話告訴我們,普天之下皆是王的土地,四海之民皆是王的臣屬。 從這個角度講,周天子不僅站在了權力的最高處,還擁有天下所有的財富。 可在很多時候,人們都會注意到周天子擁有的巨大權力,忽略他所擁有的巨額財富。 其實,不僅周天子是最高權力和最大財富的擁有者,歷朝歷代的皇帝也是一樣,若非如此,漢宣帝也不會在《漢宣定胡碑文》中寫下“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漢土”的豪言壯語。 政治世襲主義在歷史長河中存在了將近四千多年,直到近代,隨著民主政體在世界各國的確立,政治世襲主義才逐漸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 若是細究,你或許會發現,當下的世界,大部分國家的政治首腦都是通過民主選舉產生,就算是依然存在貴族的英國和日本,所謂的國王和天皇也只是象征意義上的首腦,失去了最高的政治領導權。 雖然說國王和天皇等殘存貴族已經失去了政治最高領導權的世襲能力,變成了國家象征意義上的首腦,可若是細心,你或許會發現,貴族在失去政治最高領導權世襲能力的同時,還保留了另外一項重要的權力——財產繼承權。 雖然說隸屬于皇室和貴族的政治世襲主義已經不再被人們所接受,可經濟世襲主義卻能夠被大多數人所理解,似乎所有人都覺得,兒女繼承父母的財產是天經地義的。 在我們眼里,兒女繼承父母的財產是天經地義的,可在羅素看來,兒女繼承父母的財產跟繼承父母的權利是一樣的道理。 那為什么我們會拋棄政治世襲主義,接受經濟世襲主義呢? 看到這里,你或許會感覺困惑,可若是理清思緒,你或許會發現,不管是拋棄政治世襲主義,還是接受經濟世襲主義,都是因為人存在私心。 人存在私心,所以統治者希望自己的后代能夠繼承自己的權力和財富;可統治者有私心,天下人同樣有私心,所以在普通人能力足夠的時候,政治世襲主義就會逐漸被民主所取代。 畢竟,只有拋棄政治世襲主義,才可以讓更多人擁有獲得政治最高領導權的機會。 經濟世襲主義之所以存在,同樣是因為人存在私心,若是不然,或許你可以想象一下,自己是否能夠接受辛苦大半輩子獲得的財富被別人拿走的痛苦?
|
|
來自: 竹山一枝秀pfxh > 《政治學(政治哲學)學術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