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峰貫耳后為轉身左分腳,因與右分腳含義相同,不再復述,只是多了一個轉身的動作,轉身動作,以腰帶身轉動即可。在轉身分腳后,接左下式獨立。 ![]() 左下式獨立之形 顧名思義,此式分為下式和獨立。下式獨立中的下式類似于單鞭下式,做這個動作時,掌變為勾,有如單鞭的動作,然后收掌收腿,沉身下坐再仆步下穿,然后提膝獨立,做金雞獨立之形。從下式再到金雞獨立兩個動作組合成一個連貫的動作。由此可見,下式不是為了單純的下,而是為了上。 ![]() 左下式獨立之動 此式的前半式先為單鞭下式,右手成勾手,然后轉腰回收左掌,身體下坐邁腿成仆步,此仆步雖向下確蘊含向上之意,是為了下一個向上的動作做準備,所謂“尺蠷之屈,以求伸也”。因此沉腰時必須保持腰部的靈活,也不必追求好看而將架子蹲得太低,反而失去此式的寓意。仆步穿掌后接金雞獨立,這個動作若是做的較快的話,比較流暢也不吃力,因為有慣性,可以輕易的過渡。到太極拳練此式則需慢,不去使用慣性,二是要將腰練活,用腰的轉動完成重心的轉化,再通過百會上領,帶動后腿上提,完成金雞獨立式。金雞獨立是單腿站立,意領百會有升騰之意而神不散,氣沉丹田有墜垂之感而根不浮。一升一降,就是金雞獨立的關鍵! ![]() 左下式獨立之勁 隨著腰部旋轉,掌化為勾手有挒掛之勁。然后沉腰墜肘,手掌下穿,此處仆步下穿,切須注意頂勁不失。以手領身,帶動肘、肩、身的整體向前,這里也是周身一體的整勁,不管用肘發勁或是其他部位發勁,也就是掤勁的表現。然后提手提膝,所謂肘與膝合,抬膝則含肘勁。另獨立之時,上下相合,周身一體,掤勁充滿。 ![]() 左下式獨立之陰陽 下式之時,收腳為虛為陽,腰腿為一體,腰為陽則腿為陽。左下式,即左腰為虛為陽,腿雖然形成仆步,身形下沉,卻不能成雙重之形,不能失輕靈之意,陰陽虛實更應分清楚,所以仆步不在乎是否完全下蹲,和姿勢是否更低,重點是不能陰陽混沌不清。而獨立式與仆步有不同,單腳站立時,雖然是單腳站立,好像陰陽清楚,然而太極拳中,靜之則合,金雞獨立是一條腿站立,但卻是陰陽相合的定勢。 ![]() 供參考![作揖][作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