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詢的楷書代表作《九成宮醴泉銘》,被稱為是“天下第一楷書”,千年來一直備受書壇寵愛。正因如此,《九成宮醴泉銘》在流傳的過程中,衍生出了很多不同的版本。 現在市面上流通的《九成宮醴泉銘》的版本,包括“歐齋本”、“李祺本”、“四歐堂本”等等一共不下七十二種,我們就不一一列舉了。這些版本當然是所有的都是從原石上拓印下來的,各個版本之間用筆、風格也有差異。 那在這眾多版本中,選擇哪一種比較好。我們選擇了幾個比較經典的,流傳比較廣泛的,為大家進行介紹。 首先是李祺本。 李祺本是宋代拓本(也有專家稱是唐拓本),收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院當中,被列為國家一級文物。在眾多版本中它是流傳最廣泛、最受歡迎的一件,地位非凡。
據統計中國現在學《九成宮醴泉銘》的人當中,有不下八成的人都選擇的是這一個版本。 《九成宮醴泉銘》作為歐陽詢最經典的一部作品,極瘦硬,極險絕,這樣很容易用力過猛。在李祺本當中,我們仍然依稀能見到歐陽詢氣定神閑的風神。 但是這件版本也有后人剜刻的痕跡。田蘊章先生就對此作表現得深惡痛絕,稱其:“剜刻失真,隨處可見,不勝枚舉”。 二是三井本。 三井本又稱端方本,是宋代末期的拓本,因藏于日本東京三井紀念美術館而得名。
宋代末的時候,《九成宮》原石已經被風化得非常嚴重了,所以三井本也難免失真。現在我們看到的三井本是經過后世的高手補描過的,至于效果如何,就見仁見智了。 這一個版本相對其他版本,筆畫更加瘦硬一些,相對于李祺本也更加精勁。 三是李鴻裔本。 這個版本因清代時被李鴻裔收藏而得名,現在也被收藏在日本東京三井紀念美術館當中。
李鴻裔本是有名的擦拓本,相對于其他兩個版本,墨跡清晰均勻,并且墨色較淡,在臨摹上,當然有助于大家掌握原作的細節。尤其是相對于筆畫較粗的李祺本,這一個優勢就非常明顯。 以上列舉的三個版本,都屬于拓本,市面上還有很多優秀的臨本流通。比如說姚孟起臨本、林則徐臨本等等都非常優秀,由于篇幅限制,我們在這里不做過多的介紹。 書法學習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大家選擇范本一定要謹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