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芍 一 白芍+桂枝:調和營衛,益陰斂汗 這是“萬方之首”——桂枝湯,中重要的藥組。白芍,補、收,偏陰,走營內;桂枝,升、散,偏陽,入衛分。一補一升,一收一散。兩者功用相反,卻相反相成。可用于外感風寒表虛證,病后體虛自汗、盜汗。 二 白芍+甘草:專于止痛 即“芍藥甘草湯”,這里面是用炙甘草。白芍能滋陰養血,榮養筋脈;甘草益氣和中。兩藥合用,有生化津液、柔肝健脾的作用。原多用在腹痛,如胃、腸痙攣性疼痛。但在臨床中,還可以用在像下肢肌肉痙攣疼痛、活動不利等情況,如腓腸肌痙攣、下肢靜脈血栓、膝關節退行性病變、足后跟痛、坐骨神經痛等。 ![]() 芍藥甘草湯 三 白芍+當歸:補肝養血 “四物湯”中的藥組。白芍柔肝平肝,當歸補血養血。兩藥都歸肝經,用在一起能“養血和血而柔肝”。肝藏血,血養足了,肝的疏瀉功能就能很好地施展,對于一些像血虛導致的脅痛、失眠、心煩、心慌等都可以運用。 四 白芍+桃仁:活血祛瘀 血瘀的產生有很多的原因。其中就有血虛所導致的。血虛就會出現血流減少,運行不暢,久了就會凝滯成瘀。白芍、桃仁合用,能活血祛瘀,能既產生新的血液,又能暢通血管內的淤血,補而不滯。可用于閉經、痛經、下腹刺痛等。 五 白芍+棗仁:養血安神 白芍入于肝;棗仁入于心。肝血不足,必會影響回心的血減少,心失血的滋養,會出現心神不安。如失眠、心悸、心悶、多夢等。兩藥合用,補血而養心。像歸脾湯中就用到該藥組。 ![]() 酸棗仁 六 白芍+生地黃:涼血柔肝 生地黃能滋陰清熱生津,加上白芍斂陰平肝的特點,能專入肝經,平肝陽、退虛熱。可以視生地黃借白芍的“引薦”直入肝中。可以用于陰虛陽亢導致的頭暈、頭痛、盜汗、發熱、月經不調等。 七 白芍+柴胡:養肝解郁 柴胡有疏肝解郁、暢通肝氣作用,但作用較強,“柴胡劫肝陰”,有傷陰之嫌。加上白芍酸柔滋養,可以很好的彌補。兩者一補一瀉,相反相成。對于經常情緒不佳、郁怒不舒的情志疾病可以辨證使用。 八 白芍+杜仲:止漏安胎 杜仲能補腎、強腰、安胎,能健脾、養肝。婦女妊娠之時,肝腎功能至關重要。但特殊時期,用藥需謹慎。白芍和杜仲合用,能入肝、脾、腎,使氣血調和,暖宮安胎。 本文僅供參考, 歡迎大家交流, 請勿自行服藥, 如有身體不適, 及時醫院就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