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不是封建社會中的皇帝。而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就是我們的老祖宗。 ![]() 為什么叫黃帝呢。《淮南子》是這么說的:“中央土也,其帝黃帝,其佐后土,執繩而制四方。” ![]() 大意是,“黃帝是管理四方的中央的首領,他專管土地,而土是黃色的,故名'黃帝’”。 ![]() 歷史記載,黃帝,姓公孫,名軒轅,是我國黃河流域某個部落的首領。 ![]() 五六千年前,中國進入部落聯盟時代。 ![]() 這時的黃河流域活動著幾個較大的部落,如炎帝、黃帝、蚩尤等。 ![]() 部落之間經常打仗,又不斷合并,進而結成部落聯盟。 ![]() 因為黃帝部落和炎帝部落離得比較近,所以黃帝和炎帝之間首先爆發了戰爭。 ![]() 黃帝聯合一些部落,在阪泉打敗了炎帝,炎帝戰敗后歸順黃帝,兩大部落結成了聯盟。 ![]() ![]() 后來,隨著炎黃部落的不斷發展,與東方的蚩尤部落在涿鹿展開戰爭。 ![]() 涿鹿之戰是我國古代傳說中的一次相當激烈的戰斗。 ![]() 傳說蚩尤請來了風伯、雨師施展法術,突然間風雨大作,使黃帝部眾迷失了方向。 ![]() 黃帝布下出奇制勝的陣式,又利用了風后所制造的指南車,辨別了風向,才把蚩尤打敗。 ![]() 涿鹿之戰后,炎黃部落合并了其他部落,形成部落聯盟,黃帝被推舉為部落聯盟首領。 ![]() 這一部落聯盟以后逐漸形成為華夏族,因此后人尊炎帝和黃帝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海內外的華人也常以“炎黃子孫”自稱。 ![]() ![]() 在傳說中,黃帝是個聰明能干的人物,為中華民族的發展作出了極大的貢獻。 ![]() 黃帝制成歷法,教人建造宮室以避寒暑,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會煉銅,還發明了弓箭和指南車。 ![]() ![]() 相傳,在黃帝時期,倉頡創造文字,伶倫制作音律,隸首發明算盤。黃帝的妻子嫘祖會繅絲,擅長紡織。 ![]() ![]() 這些發明使我們過上了現今的生活。人都有生老病死,那黃帝是怎么死的呢,這流傳著一個美麗的神話。 ![]() 據說,他并沒有死,最后的歸宿是乘龍升天了。因此,現在陜西黃帝陵前的圍墻正面,還有一塊石碑,上面刻著四個大字“橋山龍馭”。有感于黃帝的貢獻,現在人們每年都在黃帝陵前進行祭祖活動。 ![]() ![]() 知道了關于黃帝的傳說,了解了中華文明的起源,我們要以自己是中華兒女而驕傲自豪。銘記著:不論何時何地,我們都是龍的傳人。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