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戰(zhàn)爭中,國軍在戰(zhàn)場上被擊斃或被俘虜的高級將領多如牛毛,比如張靈甫、邱清泉、黃百韜、黃維、廖耀湘和杜聿明等人。這些人無一不是國軍悍將,然而一旦在戰(zhàn)場上陷入絕境,不是被俘就是被擊斃。但有一個人卻是例外,他曾經四次死里逃生,這個人就是胡璉。晚年有部下問胡璉為何每次都能安然脫險,胡璉只說了四個字:機警、鎮(zhèn)定。 南麻戰(zhàn)役第一次死里逃生。魯中戰(zhàn)役后期,老蔣為了確保徐州,從魯中戰(zhàn)場上先后調走了7個整編師,最后偌大的魯中就僅剩下了王凌云的整9師、胡璉的整11師、黃百韜的整25師和黃國梁的整64師。此時胡璉的整編第11師正在南麻一帶集結,國軍的大部隊一撤,他立即嗅到了危機,認為老蔣中了華野的調虎離山之計,自己的這支孤軍很可能已經被解放軍盯上了。 感到處境不妙的胡璉立刻命令部隊停止前進,就地修建防御工事,用15天時間修筑了星羅棋布的明堡、暗堡和子母堡,還在陣地前沿拉起了數道鐵絲網,并埋設了大量地雷。1947年7月18日,華野4個縱隊在完成了調動敵人的任務后,回師魯中,直撲胡璉。2縱、6縱和9縱負責攻擊,7縱負責打援。然而由于胡璉事先修筑了牢固的防御工事,我軍的進展極為緩慢,激戰(zhàn)了4天4夜,才逼近了敵人的核心陣地。 此時突降暴雨,我軍的很多彈藥受潮失效,進攻火力大為減弱。與此同時陳誠派出的援軍也突破了7縱的防御,我攻擊部隊有腹背受敵的危險,被迫撤退。有人說胡璉之所以能在南麻戰(zhàn)役中死里逃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暴雨幫了他的大忙。其實天氣因素只是一個外因,更重要的是胡璉在戰(zhàn)前就嗅到了危機,并做了充分的準備,不然的話他也堅持不了四天四夜。 土山集戰(zhàn)役第二次死里逃生。1947年9月上旬,華野發(fā)起曹縣戰(zhàn)役,將國民黨整編第57師包圍,胡璉奉命救援。然而當他走到大義集和土山集一帶時,57師已經被我軍殲滅,胡璉立刻嗅到了危險,馬上停了下來,占據了數個村莊并開始挖掘工事。9月24日,華野第3、第4和第8三個縱隊對整編第11師發(fā)起猛攻,激戰(zhàn)三天沒能得手,再次撤圍,此戰(zhàn)敵軍傷亡3500多人,我軍傷亡4400多人。對危險的警覺和對戰(zhàn)局的預判,使得胡璉再次死里逃生。 雙堆集戰(zhàn)役第三次死里逃生。1948年8月,為了應對即將到來的戰(zhàn)略決戰(zhàn),國軍組建了第12兵團,下轄第十、第14、第18、第85軍以及第四快速縱隊,其中骨干力量為18軍。胡璉長期帶領18軍(整編第11師)作戰(zhàn),對這支部隊的特點極為熟悉,按說該由他出任兵團司令。但由于白崇禧和何應欽的極力反對,胡璉最終落選,兵團司令給了黃維。 此時黃維正在武漢擔任新制軍官學校的校長,從1940年脫離戰(zhàn)場開始,他已經整整8年沒有領兵打仗了。現在老蔣卻突然把十幾萬人的大兵團交給他指揮,黃維內心十分忐忑,他當即向老蔣表示“自己離開部隊久了,帶兵有困難”。但老蔣卻說:“打仗是現在最重要的任務,不把共軍消滅,所有事情都辦不了,你不能從你個人來考慮。” 黃維只能硬著頭皮上任了,臨走前他對老蔣說:“打完了這一仗,我還是回去辦學校,第十二兵團司令仍應給胡璉。”黃維的戰(zhàn)場嗅覺本就不及胡璉,加上久疏戰(zhàn)陣,因此很快被中野包圍在了雙堆集地區(qū)。12兵團出發(fā)前,胡璉由于只當了個副司令,心中不滿,借口牙疼跑到上海去了。黃維被圍后,胡璉主動請纓,乘坐一架小飛機來到了雙堆集。 此時雙堆集已經被中野四面合圍,胡璉主動進入包圍圈,這份勇氣在國軍將領中是十分罕見的。胡璉的到來,雖然給包圍圈中的國軍打了一支強心針,但終究改變不了戰(zhàn)局。我軍發(fā)起總攻后,胡璉和黃維分乘坦克逃跑,黃維因坦克發(fā)生故障最終被俘,胡璉則再次逃脫。途中,胡璉數次和我軍部隊相遇。他不僅沒有加大馬力逃跑,反而還主動為我軍讓路,表現得十分鎮(zhèn)定,以致于我軍誤以為這是一輛被繳獲了的坦克。如果此時胡璉稍有慌亂,加大馬力逃跑的話,肯定會引起我軍的懷疑,那么他也就休想跑掉了。關鍵時刻,鎮(zhèn)定救了他的命。 金門炮戰(zhàn),胡璉第四次死里逃生。1958年8月23日下午5時30分左右,我軍數百門火炮同時對金門開炮,兩小時內落彈四萬余發(fā),主要打擊目標是金門國軍的指揮所、觀測所、交通中心、要點工事和炮兵陣地。這次火力突襲給島上的國軍造成了極大的殺傷,傷亡人數超過了440多人。胡璉的三個副手當中,趙家驤和章杰當場死亡,吉星文重傷,稍后也不治身亡。而胡璉卻神奇般的死里逃生,毫發(fā)無傷。 國軍大敗退后,胡璉出任金門防衛(wèi)司令,他上任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在翠谷修建了牢固的地下室,并把司令部搬了進去。炮戰(zhàn)當天,俞大維飛抵金門視察防務并激勵士氣。吃過晚飯后,胡璉帶著趙家驥、吉星文和章杰三位副司令陪俞大維在翠谷湖西側橋頭散步,突然看到對面山坡上有白色煙柱一陣一陣炸開,接著是震耳欲聾的爆炸聲。俞大維詫異地問:“那是我們在處理廢彈嗎?”趙家驥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急忙令身邊的警衛(wèi)前去打電話詢問。 胡璉立即意識到了危險,為啥?因為當時趙家驥是主管炮兵的副司令,如果島上守軍要大規(guī)模處理廢彈,肯定是要經過他批準的。現在竟然連他也搞不清狀況,那就只剩下了一種可能,就是解放軍打炮了!此時的胡璉做出了極為敏捷而又十分正確的反應,他沒有慌不擇路,也沒有就地臥倒,而是一把拉起俞大維弓腰跑進了幾十米外的地下掩體,由此逃過一劫。趙家驥、吉星文和章杰三人由于慢了一步,最終殞命。正是靠著機警和鎮(zhèn)定,胡璉才屢次在解放戰(zhàn)爭中死里逃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