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焙食品防腐技術中的水活度與菌落對于食品霉變的影響因素 烘焙食品防腐技術中的水活度與菌落 首發|杜德春 水活性(Water Activity,又稱水分活度、水活度,簡寫aw): 食品中微生物的生長繁殖都要求有一定量低限度的Aw時大多數細菌為0.99~0.94,大多數霉菌為0.94-0.80,大多數耐鹽細菌為0.75、謝干燥霉南和耐高診透壓靜母為0.65~0.60.當水分活度低于0.60時絕大多數微生物就無法生長。 許多以酶為催化劑的酶促反應,水除了起著一種反應物的作用外,還能作為底物向酶擴放的輸送介質,并且通過水化促使酶和底物活化,當Aw值低于0.8時大多數酶的活力就受到抑制;若Aw值降到0.25~0.30的范圍,則食品中的淀粉酶、多酚氧化酶和過氧化物酶就會受到強烈地抑制或喪失其活力(但脂肪酶例外,水分活度在0.05~0.1時仍能保持其活性。 水活度的閾值是指特定條件與環境,而不能作為全部參數來制定防腐系統工程的基準參照物。 譬如:礦泉水可以保質期2年; 譬如牛奶的aw是1-0.98、但其在不添加防腐劑的情況下保質期可以做到2年; 再譬如日本的保質期6年新鮮如初的面包:其aw是0.85±,要知道日本《日本食品法》規定面米制品是不允許添加一滴工業化學防腐劑的。 而日本面包罐頭的超長保得以實現,是靠配方、食材、工藝、烘烤、殺菌、包裝等多方面配合(《日本黑科技:保存了3或6年的罐頭面包竟還超松軟!》一文中有詳解),突破技術壁壘,將“還原日?!北M量做到了極致。 譬如礦泉水、純凈水、商業各種瓶裝水保質期為2年多;要知道水份的含量為100%哦!鮮牛奶的水活度aW是0.99~1.00;含水量是85%;要知道水與鮮牛奶是不可以添加任何防腐劑的【這包括微生物防腐劑或植物性防腐劑】。 不同的產品成分、不同的配方食材、不同的工藝、不同的殺菌條件、不同的包裝方式、不同的儲藏溫度,都會導致不一樣的保質期。 面包或面制品實現防腐,更像是糖尿?。航^非僅僅靠吃藥、打胰島素......五駕馬車就是系統工程。 ![]() ![]() 菌落(colony):就是細菌與霉菌的總數 微生物檢測菌落總數,大腸菌群,芽孢菌,霉變酵母菌,糞大腸菌群,大腸桿菌,沙門氏菌,志賀氏菌,腸球菌,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副溶血性弧菌,黃曲霉菌等。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糕點、面包》(GB 7099-2015)對糕點面包中的菌落總數規定同批次5個獨立包裝產品中菌落總數檢測結果不允許有超過105 CFU/g,且至少3個包裝產品檢測結果不超過104 CFU/g;按照產品明示標準Q/CPFWB 0001-2017《熟制谷物粉制品》(登記號:1101140255S-2017)規定饅頭中同批次5個獨立包裝產品中菌落總數檢測結果不允許有超過105 CFU/g,且至少3個包裝產品檢測結果不超過104 CFU/g。 鮮面條的菌落總數不得超過50000cfu/g,大腸菌群不得超過150MPN/100g。 手工面條鮮面條屬于食品,其菌落總數的檢測需依據現行國標《GB 4789.2-2010 食品 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菌落總數測定》,對平板進行菌落計數,得出最后結果,再比對食品微生物限量表,即可知該手工面是否符合衛生標準。 面制品焙烤食品檢測項目: 有比容、pH值、總砷、水分、鉛、大腸菌群、霉菌、沙門氏菌、志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食品衛生安全等。 食品加工中菌落從哪里來?如何控制菌落細菌? A:前期半成品加工系統菌落控制系統: 一:原材料源頭【品控溯源】 二:車間生產加工環境:GMP 三:配方 工藝 流程 程序等。 B:后期成品加工成熟系統菌落控制系統: 一:成熟方式: ①焙烤或烘烤或油炸食品溫度通常為160°≥【菌落細菌基本被殺死;只有黃曲霉菌需要280°或300°溫度與一定時間方可殺死;所以溯源非常重要】。 ②蒸煮食品溫度通常為100°≤【菌落差不多會被殺死;但有些細菌是100度的沸水也殺不死的,主要有:鮮紅色棲熱菌、熱容枯草芽孢菌、肉毒梭狀芽孢桿菌、黃曲霉菌。】這也就明白,為什么饅頭與鮮面條等面制品、夏季24小時就會霉變的原因。 ③烙煎食品溫度通常為130°--200°≥見以上①與②。 ④低溫烘焙或冷榨溫度為40°=【菌落是不能殺死的;所以常規食品防腐措施的①防腐劑;②高溫殺菌;③匹配酸堿度;④惰性氣體殺菌;⑤包裝材質匹配;⑥aw與colony等;那么、就要另辟蹊徑】。 二:烘烤時間與溫度【實現匹配aw與colony】 三:冷卻環境與冷卻方式【終端實現抑制colony】 四:包裝環境與包裝方式【終端實現品控抑制colony】。 c:前期半成品加工系統菌落控制系統: ①貯存條件:溫度;濕度;日光照、通風量情況等。 ②銷售環境:溫度;溫度;日光照、風流量情況等。 總結細菌霉變的原因: 焙烤食品、烘焙食品、糕點糕餅、面你制品等,無論何種成熟方式,只要>160°,那么細菌霉菌基本被殺死;也就是說:產品被油炸或烤熟后、細菌基本死亡,那么關鍵點在這里:二次交叉污染----也就是冷卻環節;包裝環節與貯存銷售環境;其中冷卻與包裝是核心霉變點。 對于蒸煮的饅頭與鮮面條等面制品來說,100°是個非常脆弱的溫度;很多企業之所以饅頭或鮮面條夏季保質期短,是因為無法超越這個溫度與技術瓶頸。 杜德春:焙烤食品、烘焙食品、面米制品工藝技術首席防腐與抗氧化工程師博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