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名中醫姜宏教授有這么一個方子叫“消髓化核方”,用來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 隨著人口年齡老化的影響,百姓對這個病并不陌生,因為腰椎間盤突出本來就是腰椎退變的一種自然現象,十個上了年紀的,九個都有不同程度的腰椎間盤突出。而且由于現在工作習慣的改變,很多人都是一坐就是一整天,這無疑給腰椎間盤突出的發生創造了很好的條件。所以,腰椎間盤突出并不是年紀大的人才有的專利。 那腰椎間盤突出是不是就一定有癥狀呢?有一些稟賦異常的,椎管容積好大,任你椎間盤怎么突出都壓迫不了神經血管,影像看到的結果跟實際的癥狀完全不符,也是實際存在的。但天賦是可遇不可求的,畢竟凡人還是占多數。 腰椎間盤突出最典型的癥狀就是下肢痛,中醫稱為“痹證”。因為突出的椎間盤壓到神經,阻滯了道路。痛的厲害,就不想動了,慢慢就會發展成“痿證”。這叫因痹致痿,類似的情況在肩周炎也很多見。 如果我們解除了椎間盤的壓迫,癥狀是否會好起來呢?大概率是的,至少目前手術的思路就是這樣。但手術有風險,所以姜教授提供的這個用方思路很好。 髓核是啫喱樣的物質,并不硬。可偏偏不安守本分在自己的崗位上緩沖脊柱的壓力,偏要突破纖維環到椎管里面浪。中醫稱為“離位之邪”,姜教授覺得可以作“痰瘀”論。《綱目》載“痰涎之物,隨氣升降,無處不到,入經絡則麻痹疼痛,入于筋骨則頭項胸背腰痛,手足牽引隱痛”《血證論》提到“血能積之,亦能化為痰水”。所以痰瘀就喜歡共存亡。 那我們看看姜教授的消髓化核方組成:黃芪20g、防己10g、當歸10g、白芥子6g、川芎15g、地龍15g、水蛭6g、白術10g、木瓜10g、威靈仙10g。由防己黃芪湯和補陽還五湯加減所得。 肌肉無力,黃芪絕對是首選,把元氣補起來,氣足了才能把多余的痰濕和瘀血帶出體外。現代醫學研究發現黃芪能促進突出椎間盤的重吸收,提高自身免疫效應。 防己祛風除濕,利水消腫。 當歸、川芎,《普濟本事方》送“佛手散”稱號,是活血化瘀行氣的經典搭檔。當歸活血養血,川芎為血中氣藥。 白芥子喜歡搜刮縫隙中的痰飲,痰飲就是濕邪,能無孔不入,白芥子就連皮里膜外的痰濕都可以清除干凈。 水蛭、地龍兩味蟲類藥,前者善化瘀血,后者善逐痰飲,兩者都能通絡。 白術健脾除濕,木瓜祛濕通絡,同助防己利水。 威靈仙能軟堅散結,骨鯁之物尚能被其所化,髓核也不在話下,且其辛竄之力,能引諸藥入絡,通絡止痛。 除了腰椎間盤突出癥急性發作可用,平時緩解期的狀態下,也可間歇性使用,能起到預防復發的效果。 END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