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太陽升起,夜晚月光皎潔,這是我們從記事起就明白的生活常識,但有時候白天一抬頭,怎么一邊兒是太陽,一邊兒是月亮?是我出門太早了嗎? ![]() 《曌》 首先我們都知道,月亮繞著地球公轉的同時自轉,地球繞著太陽公轉的同時自轉。而且月球總是一面朝向地球,我們把這一面稱為“月球正面”,而背向地球的那一面稱為“月球背面”。因為月球自轉的周期和繞地球公轉的周期都是27.32日”,也就是說每當月球繞地球公轉了一定的角度,同時自身也自轉了相同的角度,這樣就保證了一直都是同一個面朝向地球。 ![]() 對地球很癡情的月亮 圖源:YouTube 我們有時在白天看到月亮的原因與我們在晚上看到它的原因相同——它反射了來自太陽的光,月亮本身是不發光的。而且它離地球很近,所以它比白天或夜間的天空更亮。除了太陽,月亮是迄今為止我們能看到的最亮的天體。 但是月亮在白天并不總是可見的。這是由于地球的大氣層和我們天然衛星的軌道周期。如果我們的星球沒有大氣層,從地球上一直都能看到月球。 ![]() 大氣中的氣體主要是氮和氧,它們會散射波長較短的光,比如藍光和紫光,造就了地球一片藍天。 賓夕法尼亞州維拉諾瓦大學的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教授Edward Guinan說,我們要想在白天看見月亮,月亮必須克服來自太陽的散射光。在新月出現的的兩三天里,地球上的觀測者是無法在白天看見月亮的,因為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意味著太陽散射的光比月亮散射的光更亮。但在通常情況下,月亮與地球的相對距離平均為384,400公里,相比于其他會發光或反射光的恒星或其他行星,月亮反射的光對我們來說更亮。 所以在地球上能看到的其他恒星所發出的光要比太陽發出的光微弱千億倍,比月亮反射出的光弱百萬倍。因此白天的星光會被淹沒于此。 ![]() 現在的夜空看不到很多星星了主要與大氣質量有關 然而,月亮在白天的能見度會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如季節、月相以及某一天天空的清澈程度。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陽照亮的部分叫月相,這一部分有時大一些有時小一些。 ![]() 初中地理課最難懂的一課 月相變化的周期被稱為“朔望月”,一個朔望月大概為29.53日。農歷十五滿月的時候叫“望日”,太陽、月亮和地球排成一條直線,月亮在天空中與太陽相對,所以月亮會隨著太陽落山而升起,就不會看到“日月同輝”。隨著時間一天天流逝,月亮越來越靠近太陽,直到最后它看起來非常接近太陽,幾乎與太陽同時升起和落下,大約在新月出現,也就是農歷月初,月亮在晚上變得不那么清晰,而在白天變得更為明顯。 ![]() 名字起的都很好聽的月相 圖源:深圳天文臺 全年平均每個月有25天可以在白天看到月亮。在新月和滿月前后會有5天看不見。在白天看月亮的最佳時間是在上弦月(新月后一周)和下弦月(滿月后一周)。在上弦月時的下午,我們可以看到月亮從東方升起。在下弦月的清晨,我們能看到懸掛于西邊的月亮。Guinan說,這兩個階段是出現日月同輝最長的時間,平均每天能達到5至6個小時。 另一個影響我們何時看見月亮的現象是地球光。Guinan說:在新月期間,當月亮與太陽的角度接近時,你甚至可以看到月亮的暗部。月亮的暗部正在“接受來自地球的反射光”。觀察這種現象的最佳時間是蛾眉位相,新月之后的三到四天。 ![]() 今晚我們一起看月亮吧! 來源 | livescienc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