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形人體質,內涵人體先天陰陽寒熱量比,什么體質有什么氣質,什么體質得什么病;什么體質吃什么飯,什么體質用什么方。調體質,護健康,得長壽。——體質秘語
前面的課,講了“五谷為養”和五畜為益“。今天開始講”五果為助“。
果,本義樹木結出的球狀籽實。五果,古代指桃、杏、棗、李、栗五種果實。其中棗、栗為干果;桃、杏、李的果肉部位為水果,果核部位為干果。助,本義祖先賜予的力量,意為外來支援、輔佐。
五果,含有水、糖、維生素、纖維素、礦物質、蛋白質六大類營養素,為人體營養輔助來源。
桃,為薔薇科桃樹的果實。每年6~9月成熟。
桃,學名Amygdalus persica L,別名桃子。

桃子圖片
桃有3000多個品種,分食用桃和觀賞桃兩大類。
觀賞桃,分為碧桃和壽星桃。
食用桃,分為水蜜桃、油桃、蟠桃。
水蜜桃、蟠桃果皮有短柔毛,油桃果皮光滑無毛。
蟠桃果實扁平形,呈扁盤狀,兩端凹入,水蜜桃、油桃果實卵球形。水蜜桃中,果實頂端尖而突起者,為北方桃品;果實頂端圓鈍、果肉柔軟多汁者,為南方桃品。
食用桃,果皮由淡綠白色至橙黃色,常在向陽面具紅暈,果肉多為白色或夾紅暈,多汁而甜,另有果皮果肉均為黃色者,為黃肉桃品(水蜜黃桃、蟠黃桃、油黃桃)。
桃,以果型個大,形狀端正,色澤鮮艷者為佳。果肉白凈,粗纖維少,肉質柔軟并與果核粘連,皮薄易剝離者為優。
桃,果肉內有單核,核內有白色種仁,稱為“桃仁”,可入藥。

桃仁圖片
桃樹,為我國最古老果樹品種之一,果實為食用桃。
桃樹,原產于海拔較高、日照長、光照強的西北地區,栽植歷史3000余年,世界各地均有栽植。
桃樹,為落葉小喬木,樹高4~8米,樹冠開展,單葉互生,橢圓狀披針形。早春開花,花期3~4月,花為無柄單生,分為五瓣,花瓣呈長圓狀橢圓形至寬倒卵形,粉紅色,罕為白色,雌蕊為一,雄蕊20~30,花藥緋紅色,花落葉生,果實6~9月成熟。桃花艷麗盛開,自古為賞春樂事,《詩經》:“桃之夭夭,灼灼其華”,贊的就是桃花,當代詩人陳志歲,曾作《詠桃》詩:“枝上新芽默默申,花開風雨恰頻頻。時光不與相留待,及見夭夭已過春”,揭示了“桃花雖艷,花期卻短”的人生哲理。
桃,其根、葉、花、仁均可入藥。
桃子,果肉性溫、味甘、酸。功效為補中益氣、養陰生津、潤腸通便。
桃子,素有“壽桃”、“仙桃”之美稱。因其肉質鮮美,又被稱為“天下第一果”。
桃子,果肉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纖維、鈣、磷、鐵、胡蘿卜素、維生素B1、有機酸、蔗糖、揮發油。
桃子,可用于冠心病的食療:“鮮桃2個取肉、黑芝麻20克、杏仁2個、大棗5枚,洗凈,一次性食用,日1~2次”。
桃子,其糖分為蔗糖,放置于30℃左右甜度最大,放置于冷水(10℃)中浸泡20分鐘,是最有營養的吃法。
桃子,清洗時巧去桃毛法:“在清水中放入少許食用堿,將鮮桃放入浸泡3分鐘,攪動幾下,如此桃毛便會自動上浮,清洗幾下毛就沒了。”
桃子,忌與甲魚同食;
桃子,腐爛后有大毒,切不可食。
桃子,性溫、味甘、酸,有“養人果”之稱,木、火、土、金、水五形人皆可食用。
杏,為薔薇科杏樹的果實,每年6~7月成熟。
杏,學名Prunus armeniaca,別名杏子。

杏子圖片
杏有3000多個品種,分為食用杏、仁用杏、加工用杏、觀賞杏四大類。
食用杏,主要生食或加工果肉,果實形大,肥厚多汁,甜酸適度,著色鮮艷。其中,
果皮、果肉黃白色者,包括北京水晶杏、河北大香白杏;
果皮、果肉橙黃色者,包括甘肅金媽媽杏、蘭州大接杏、天水張公園杏;
果皮、果肉紅色者,包括山西永濟紅梅杏、山東歷城大峪杏、天水新躍紅杏、青島少山紅杏、河北關老爺臉、清徐沙金紅杏、沂水豐甜榛杏等優良品種。
仁用杏,主要采用杏仁,食用或藥用,果實較小,果肉薄,種仁肥大,味甜或苦,味甜者,稱為“甜杏仁”,味苦者,稱為“苦杏仁。”
甜杏仁,包括河北白玉扁、龍王扁、北山大扁、隊西遲梆子、克拉拉、紅金榛、沂水豐甜榛杏等優良品種;
苦杏仁,包括河北西山大扁、冀東小扁等優良品種。其性微溫、味苦,可以入藥,有降氣、止咳、平喘,潤腸通便功效。

杏仁圖片
加工用杏,主要采用果肉和果仁,干制或加工成果脯,包括新疆阿克西米西、克孜爾苦曼提、克孜爾達拉斯等優良品種。
觀賞杏,主要包括垂枝杏和斑葉杏。苦杏仁性微溫、味苦,可以入藥,降氣、止咳、平喘,潤腸通便。
杏樹,為我國最古老栽培果樹之一,果實為杏,以果實早熟、色澤鮮艷、果肉多汁、風味甜美、酸甜適口為特色,在春夏之交的果品市場上占有重要位置,深受人們的喜愛。
杏樹,原產我國新疆,栽植歷史3000余年,《夏小正》:“四月,囿有見杏”。
杏樹,全世界10個種之中,我國有9個種,包括普通杏、西伯利亞杏、遼杏、紫杏、志丹杏、政和杏、李梅杏、藏杏、梅。
杏樹,普遍栽培于世界溫帶地區,為陽性樹種,開花早、結果早,壽命長達100年。
杏樹,為落葉喬木,高5~12米。樹冠開展,圓形、扁圓形或長圓形,植株無毛,樹皮灰褐色,縱裂,葉互生闊心形,深綠色,直立著生于小枝上。
杏樹,早春開花,先花后葉,自花授粉,花單生或2~3個同生,花分5瓣,呈圓形至倒卵形,雄蕊約20~45,含苞待放時,朵朵艷紅,隨著花瓣的伸展,色彩由濃漸漸轉淡,盛開到謝落時就成雪白一片,宋代詩人楊萬里曾作《詠杏》:“道白非真白,言紅不若紅,請君紅白外,別眼看天工”,說的就是杏花開放的情景。
杏樹,花落葉生,短枝每節上生一或兩個果實,圓、長圓或扁圓形,果皮多為白色、黃色至黃紅色,向陽部常具紅暈和斑點。果肉為黃白、橙黃、紅色,味甜多汁,成熟時不開裂。果肉內有一核,果核面平滑、沒有斑孔,核緣厚而有溝紋,俗稱“翅邊”,種仁具苦味或甜味,花期3~4月,果期6~7月。
杏子果肉,性熱、味酸,補中益氣、生津潤肺、止渴。
杏子果肉,含糖、蛋白質、粗脂肪、鈣、磷、維生素A原、維生素C、B等,為營養豐富的水果。
古語說,“杏傷人”。因杏稟春夏溫熱之氣,過食則生熱,引宿痰、傷筋骨,小兒易生膈熱瘡癰,成人一次食用過量,可發生流鼻血、生眼眵、爛口舌、生瘡長癤、拉肚子現象。扁鵲曾曰:“多食動宿疾,令人目盲、須眉落”,故每次食用,以3~5枚為宜,還要防止倒牙。
苦杏仁,有毒,成人吃40~60粒,小孩吃10~20粒,就有中毒的危險,需用涼水浸泡后才能食用,現代將杏仁制成杏仁茶、杏仁露,既營養,又安全。
杏子果肉,性熱、味酸,可助熱、助火、引起痰濕,除水形人外,木形人、火形人、金形人、土形人不宜多食。
——本文選自公眾號 治未病說 之《《個體化調體質方案應用解讀》精品公開課——第十八課:什么體質吃什么飯之 五果為助之桃和杏》,為作者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