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我們經歷過“霍亂、阿米巴痢疾、傷寒、副傷寒”,而今又出現了“冠狀病毒,輪狀病毒、星壯病毒、諾如病毒”。似乎蒙脫石散的搶購還未平息,益生菌、補液鹽又開始緊俏。面對一此又一次的“腹瀉”預警,我們究竟還能做些什么呢?今天,就再來介紹一個應對“泄瀉”的秘密武器。 泄瀉 其實,中醫對于“泄瀉”的理解與現代醫學是不同的,我們關注的并不是“細菌、病毒、微生物”對于機體造成的影響,而是自身的防御系統對于自然環境的反饋。 在中醫的理論中,能夠引起泄瀉的病機在于“脾病濕盛,脾胃運化失調,腸道分清泌濁、傳導失司”,如果說這句話會有些復雜,那我們就以“藿香正氣水”舉例。 ![]() 現在很多人都把藿香正氣水約等于西藥一樣的使用,凡遇到惡心、嘔吐時都會來上一只,其實,這樣的做法是不太妥當的。在中醫里藿香正氣水是應對外感風寒,內傷濕滯證的,而內有“濕滯”時的一大癥狀,就是“腹瀉”。所以,中醫在針對急性腹瀉時,一般都是清熱利濕或散寒化濕,而在應對慢性腹瀉時則會選擇溫腎健脾祛濕、扶肝抑脾化濕,健脾祛濕等方法。 也就是說,泄瀉的病機雖然復雜,但是基本的病機就在于脾虛和濕盛,而健脾的思路我們已經聊過很多次,下面想要介紹的這個方劑則是“祛濕”的經典名方,它叫平胃散。 平胃散 平胃散最早記載于《簡要濟眾方》,后被收錄于宋朝的官修藥典《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中,此方僅有“陳皮、蒼術、厚樸和甘草”四位藥物組成,是苦溫燥濕的代表方劑,具有燥濕運脾,行氣和胃之效,主治脾胃不和、濕滯中阻之證。 平胃散組成:蒼術15克、厚樸9克、陳皮9克、炙甘草4克。(熬藥時需加入生姜2片,大棗2枚,食用鹽1克。飯前服用。) 1、此劑量為成人一副湯劑的參考劑量,兒童服用劑量可按照成人劑量按比例化裁。1~3歲為用成人劑量的1/3;3~5歲為成人劑量的1/2。 2、此方現已有中成藥可方便選擇。 平胃散以蒼術為君,那我們就先來聊聊蒼術。其實,早期的本草典籍中是沒有蒼白二術之分的,均以“術”為名,而后經過幾輪轉化,才將菊科植物白術劃分為“白術”,菊科植物茅蒼術劃定為“蒼術”,也就有了“蒼、白之別”。黃元御《玉楸藥解》言:“蒼術消食納谷,止嘔住泄亦同白術,而泄水開郁蒼術獨長。” 白術偏于健脾,蒼術尤善燥濕。蒼術,是足太陰脾經的引經藥,脾臟喜燥惡濕,蒼術正合其意,其辛溫之性,可化上中下三焦之濕。《神農本草經》中位列上品的術,也更趨近于燥濕的蒼術。而后葛洪《肘后備急方》中也記載了較多的疫病應急處方,突遇疫病之初,雄黃酒外涂,蒼術粉外覆等“祛濕之法”都為群體防疫提供了良好的保護。 厚樸是化濕之中兼具理氣之力的藥物,尤善緩解腹部脹悶不適,像藿香正氣散、半夏厚樸湯中都含有此物。蒼術與厚樸相合,燥濕健脾,降濁和胃,然后,再佐以陳皮醒脾和胃,協助厚樸調暢氣機,炙甘草、生姜、大棗調和脾胃,使得濕濁得化,氣機得復,這便是中醫調理腹瀉的一種思路。 下面,我們再來具體看看什么情況適合選擇平胃散來“燥濕止瀉”。 ![]() 無濕不成瀉 ![]() 說起泄瀉之癥,無非三種情況:一種是因某種原因導致的突然腹瀉,可能兼見惡心、嘔吐癥狀的發生,類似于現代醫學中的急性胃腸炎,感染性腹瀉等;另一種是慢性的排便不規律,經常排便不成型;還有一種,出門旅游到一個新的地方出現的短時間水土不服所引起的腹瀉。而這三種情況都可以選擇平胃散調理。 水土不服 水土不服的情況很常見,也有很多不同的表現,平原地區到高原地區時的呼吸不暢;南方人到北方時的皮膚干癢開裂;北方人到南方時的畏寒、拉肚子等等,這都是身體的原有平衡被打破后產生的正常反應,古往今來一直都有。 ![]() 而這其中,拉肚子也成了“水土不服”的代表癥狀,《普濟方》中就曾言:“客旅來居瘴地,宜服平胃散,草果飲,先以防之”。如果旅行所去的目的地是“濕氣較重的地區”,則可以先服用幾天平胃散以做預防,這樣可以大概率減輕水土不服的情況。 2 急性腹瀉 引起急性腹瀉的情況一般有傷食、風寒夾濕和濕熱傷中三種,而日常生活中又以傷食和風寒夾濕更為常見,傷食者可選保和丸,而風寒夾濕者就需要分情況選擇。 “化濕和胃劑”一章中有兩大員大將,一位是平胃散,另一位就是藿香正氣散。如果把這兩味藥作一比較,那么,若兼見發熱、惡心、頭痛等表寒證時適合選擇藿香正氣散,而平素以濕阻中焦為主,舌苔白膩,口淡無味,脘腹脹滿,不愛吃飯,時常排便不成型者則可選平胃散。 風寒夾濕的腹瀉時常常會伴有明顯的腹痛癥狀,這時家長還可以摩腹以和胃止痛,雙手搓熱后,用手掌按逆時針方向揉孩子上腹部,以順時針揉按臍周及下腹部,力度要適中,腹痛緩解后再以熱水袋或熱鹽袋敷于孩子臍部的神闕穴處,以助散寒除濕。 3 慢性腹瀉 如果把“健脾祛濕”這件事比喻成煲湯,那么,平胃散就相當于“大火煮開”,而參苓白術散則相當于“小火慢燉”。 ![]() 《活人事證方后集》也提到:“平胃散,治霍亂及五噎八痞,膈氣反胃,并宜服之”。 如果孩子出現了厭食,打嗝,肚子鼓鼓的,經常說自己肚子脹,排便無規律,不成型,舌頭又白又膩,舌體胖胖的或者舌兩側有齒痕,這時可以先用3天左右平胃散,排便成型后再以參苓白術散或山藥粉等益氣健脾,緩緩養之。 好了,這就是今天想聊的全部內容。 最后我想說,不要去聚焦病毒,因為歷史告訴它們,微生物始終處于不斷進化之中,今天有諾如,或許明天就會有如諾,如果一直頂著那個點,我們就會陷入“子子孫孫無窮盡也”的焦慮之中。所以,我們不如換種思路,強健脾胃,養護正氣,讓病邪不敢來犯! 好了,我們下期再見。 文章|香薷 |
|
來自: 雙kk50gnhztaa8 > 《臨床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