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我先給大家分享一個現代名老中醫岳美中的一個醫案:有個一十歲女孩,其父親抱來就診時,正趕上發病,只見其雙眼閉著,嘴巴閉著,整個腦袋搭拉到肩上,四肢不由自主的下垂,沒有任何知覺的樣子。其父親稱,孩子這個狀態已經三天了,每天中午時分和半夜時就會出現這樣的癥狀,怎么叫也叫不醒,過一個小時就會醒過來和正常人沒有區別了。去了好幾個醫院,看了很多醫生,根本不知道是什么病。岳老看見這個癥狀,起初也感到很茫然,于是細細思考起來。這個病人發病時間很奇怪,子時是一陽生之時,午時是一陰生之時,子午兩時,正和陰陽交替之時,小女孩兒這兩個時辰出現癡迷及四肢不收的病象,當屬陰陽失調之癥啊!而小柴胡湯是中醫調理陰陽失和之癥的良方,姑且喝兩劑試試看。于是岳老抱著試試看的態度,開了兩劑小柴胡湯,沒想到的是,二天后,其父親告知病已豁然而愈,已能正常上學!運用之妙,在乎一心,該病癥子午之時發作,故以調和陰陽之小柴胡湯而獲痊愈。當代著名經方家黃煌教授對于小柴胡湯曾有一段很精辟的論述:“小柴胡湯是和法的代表方,不是補益,也不全是清熱,而是對機體抗病能力的調整。所以,對于反復發作的疾病,所謂往來寒熱的疾病,一般都可以考慮小柴胡湯?!?/span>就我自己學習中醫的體會,和法是臨床極為常用的一個治法。雖然八法皆用,但和法確有其長,適合于當下的許多慢性疾病及疑難病癥的治療。 ? 小柴胡湯出自醫圣仲景的《傷寒論》,是中醫十大名方之一,也是調整陰陽,調整寒熱錯雜的最著名的方劑之一,同時還是臨床使用率最高的方劑之一。小柴胡湯原本是治療邪入少陽的代表方劑,之后歷代醫家在臨床上多有發展,使得其應用范圍逐步擴大。它既可治外感表證,也可攻邪,又可扶正。舉凡表里失和,營衛不諧,脾胃不和,肝膽不利,肺氣失宣,胸陽不暢,陰陽失衡,氣血不調等病機,所出現各臟腑的疾病,皆可用小柴胡湯宣暢三焦,運轉氣機。 小柴胡湯由柴胡、黃芩、半夏、炙甘草、人參(或黨參)、生姜、大棗七味藥組成,其組方配合非常精妙。從方證來看,外則連肌表,內則合臟腑,橫可調表里,豎可理三焦,用于治療雜病,確可達到左右逢源的效果。這也是小柴胡湯臨床應用非常廣泛的真諦所在。此配方中有收有散、有攻有補,用其治療雜病確是不可多得的良方。大體說來,小柴胡能可以疏利手足兩經氣機、通治多經多臟、泛調雜治諸氣,可用于治療多種疾病,包括少陽膽經病證、少陽半表半里之病證、少陽三焦膜原病證等。經方家黃煌教授非常推崇小柴胡湯,他說:“我發現小柴胡湯是一張百病良方,很多疾病我們都能用。它是治療各種發熱性的疾病,包括呼吸性疾病、免疫性疾病、過敏性疾病、淋巴系統疾病……應用范圍非常廣,很多疾病都適用。它的治療范圍不能和現代醫學的某種病來概括,簡單地說小柴胡湯治療的是就是“小柴胡湯病”,小柴胡湯證就是小柴胡湯病,又是“小柴胡湯綜合征”?,F代人常用于調理外感風寒引起頭痛,口干口臭,咽喉干燥,偏頭痛,咽痛發干,眼睛發紅、發熱、眼屎增多、角膜炎,中耳炎,腮腺炎、扁桃體炎,帶狀皰疹,冷熱潮濕引起皮膚發癢,皮膚過敏,膽經郁熱引起白帶多,下腹脹痛,睡眠質量差,青春痘,雀斑,胃炎,十二指腸潰瘍,膽囊炎,胰腺炎,更年期綜合癥等。小柴胡湯使用率如此廣泛,也能從側面看出現代的人“寒熱錯雜,陰陽失調”的現象有多明顯,有多普遍!小柴胡湯臨床很常用。若醫家能掌握其方證,療效也會非常高。但我在此提示:小柴胡湯雖然能治療的病種如此之多,但任何藥都有其適應癥,并不能包治百病。小柴胡湯是透達外邪、調理脾胃、調和營衛的一個方子,治療邪在半表半里而偏于表證最為適合。此處“半表半里”是邪正交爭、病勢進退的轉折點,是區別病位深淺和病變發展階段的代名詞。總之,任何好方都不能被濫用。一切藥方都要適合病機,否則必無良效。若應用范圍超出了小柴胡湯的病機范圍,就屬于濫用了。當然,為了擴大小柴胡湯的應用范圍,還可以加味或合方應用,這樣對應的病機更廣,更容易取效。據研究總結,主要加味藥有白芍、茯苓、當歸、川芎、陳皮、白術、枳殼、桂枝、丹皮、郁金、香附、石膏、竹茹、丹參、梔子等。小柴胡湯的合方主要有白虎湯、半夏厚樸湯、桂枝湯、五苓散、升降散、四物湯、葛根湯、左金丸、三仁湯、平胃散、桂枝茯苓湯、四逆湯、茵陳蒿湯等,用于內外婦兒諸癥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