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核心期刊發文越來越卷,對此我已經說膩了。 “不是我不努力,是這里的水太深。” “有個學生很優秀,因缺一篇C刊論文,延遲畢業兩年,去年6月開始,我多次幫她修改論文,投給多家C刊,仍一無所獲。” “為了在C刊上發文,很多老師托人找關系,希望認識編輯部工作人員,想與他們搞好關系,留個好印象,者不可避免地出現了很多人情稿、關系稿。” ...... 發論文是不少高校師生的痛,也有人吐槽:發C刊難于上青天! 留給頭發的時間不多了 退一步海闊天空,為什么非要在中文核心期刊這一棵樹上掙扎,國際期刊那么多,何必為了一棵樹放棄一片森林?!我們不得不認清國內核心刊物版面減少、身份歧視、審稿周期長、供求不平衡的發文形勢。 發表SSCI論文沒有想象中難度那么大,這類論文第一要求語言質量過關,這對很多博士生來說也并不是問題,畢竟平時也讀了不少英文文獻。 華東師范大學 文科博士研究生在讀期間發表的科研成果須滿足下列條件之一: (一) 本人為第一作者,或導師為第一作者,在SSCI、A&HCI收錄期刊發表1篇學術論文; (二) 在文科一級學科權威期刊發表1篇學術論文; (三) 在CSSCI收錄期刊(含擴展版)上發表2篇學術論文。 上海外國語大學 須在申請學位的專業領域核心期刊(CSSCI來源期刊、SSCI、A&HCI、EI)上獨立發表至少兩篇和學位論文內容相關的文章。 河海大學 申請法學、管理學學學科門類博士學位者,應符合以下條件之一: 1、至少有1篇學術論文在外文學術期刊上發表并被SCI或SSCI或AHCI收錄; 2、有2篇學術論文被SCI或EI收錄(其中至少1篇為外文文章); 3、有3篇學術論文發表在CSSCI 檢索源期刊上。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人文社科類須達到以下條件之一 : (一)在本專業SSCI/SCI (E) 索引源期刊上發表1篇學術論文; (二)在本專業權威或CSSCI索引源期刊及以上發表2篇學術論文; (三)獲得1項省部級及以上科研獎勵(排名前3),且在本專業權威或CSSCI索引源期刊及以上發表1篇學術論文。 高校博士畢業條件 滑動查閱 可以清晰看出大部分院校要求博士畢業在SSCI發文只需要1篇,而需要在C刊上發表2-3篇。 高校老師評職稱論文要求 1. 評教授職稱需要在SCI、EI、SSCI期刊上發表本專業論文3篇以上(其中2篇為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 2. 評副教授職稱需要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公開發表本專業學術論文3篇以上,其中2篇在國內核心學術期刊上發表(或為 SCI、EI、SSCI收錄論文)。 某高校副教授、教授評職稱論文要求其一: 教授SCI、SSCI收錄三篇以上,副教授2篇以上。 山西省高校人員晉升職稱要求其一: 學術論文期刊(包括SCI、SSCI、EI、CSSCI收錄證明。) 高校老師職稱晉升學術論文要求 SSCI論文一般用來評副教授和教授,準備2-3篇對評審來說更有優勢,SSCI≥C刊>北大核心,盡快了解學校相關部門了解具體要求,早做打算,實現彎道超越。 滿血復活,一稿創作中 目前SSCI期刊數量多達3500種,南大核心只有580多本,是南大核心的6倍,北大核心1200多本,是北大核心的2倍多。可見,投稿時可選擇的刊物SSCI>北核>南核。 而且不少學校在評審時存在期刊鄙視鏈,SSCI>南核>北核。一些學校評職稱是不認北大核心期刊上發表的論文的,與SSCI期刊和C刊相比,年終科研績效點是非常低的。從學校評職稱、績效計算的認可度來看,通常JCR三、四區的SSCI期刊論文等同甚至高于C刊,有些單位甚至不分區,績效點高于中文學科權威期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