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延安向毛主席匯報工作 1938年春天,我奉賀龍、關向應同志的指示,去廷安向黨中央、毛土席匯報晉西北的情況杯區黨委的工作。臨行前關向應司志交給我一封信,這是關向應、王震、甘泗淇、肖克四個人聯名給毛主席寫的信。寫信的事我沒有參與,信的內容我也不大清楚。只是受委托讓我親自送給毛主席。 ![]() 4月的一天,我騎馬從嵐縣出發,一路上經興縣過黑峪口,渡黃河,再經過佳縣、米脂、綏德、清澗、長子,行程七、八天,在一個下午來到了延安。 這是我第一次到延安。望著巍魏寶塔、滾滾延河,我確信已經來到了黨中央毛主席的駐地,我感到異常親切。看看天色已晚,這里的情況又不很熱悉,我便在一家旅店里落了腳。 第二天,吃過早飯我就去找中央機關。在街上仰面遇到肖勁光同志,當時他任八路軍后方辦事處主任。我倆是在中央蘇區認識的,長征時又在一起。他鄉遇知己,一陣寒暄之后,簡單介紹了各自的情況和我的來意,他聽我說住在旅館,趕緊把我接到交際處后安排在兵站里住。翌日,就派人帶我到中央總書記張聞天那里,他熱情地接待了我,并和另外兩位同志起聽我匯報了晉西北的情況和區黨委工作。匯報完之后,我對他說“關向應同志讓我帶給毛主席一封信。要見見主席,匯報我們那里的情況”。 張聞天隨即作了安排,第二天便派人帶我去見毛主席。 毛主席住在延安城西面山下的石窯洞里。工作人員把我帶進窩洞時。主席正伏案工作。我恭恭敬敬地給主席敬個禮喊了聲“主席!”主席抬起頭來看看我,高興地站起來,走到我身邊微笑著握住我的手,另一只手示意我坐在他辦公桌的對面。 不等我坐下,主席就問:“你到延安來走了幾天?我忙回答:“走了八天” 主席仔細地端詳我,我也呆呆地望著他那消瘦的面孔。一下子說不出話來。主席見我還站在桌旁,便說“坐下嘛!” 這時,主席輕輕地咳嗽了幾聲,我立即意識到不能耽擱主席的時間,趕緊取出信遞了過去。 “'這是關向應政委讓我帶給您的。” 主席接過信仔細看了一遍,說“我大體知道一些情況。”他點了一支香煙,沉思了一會兒又說:“你們在前方辛苦了,聽說在晉西北經常吃筱面和山藥蛋。” 我笑著回答:“筱面還挺香的,就是不能多吃。” 主席用手指輕輕地叩著木桌回憶著說:“紅軍東征時,有一支隊伍到過晉西北。” 我立刻回答“有,在嵐縣、靜樂一帶。現在群眾還經常談論,還有些傳說呢!當時雖然時間不長可是影響很大。”接著,我開始向主席匯報現在晉西北的情況和區黨委的工作。主席仔細地聽著,還不時地作出指示。 工作人員倒了一缸熱茶放在我的跟前。我忙問:“主席的身體好嗎?” 主席說“身體不太好,但比長征時好多了。你知道、那時候馬都不能騎,有時還要坐擔架哪!’’接著又問:“從瓦窯堡后,我們沒有見過面吧?” 我說“有一年多沒見到主席了。” 是啊!長征途中我在干部團三營負責中央機關的警衛工作時,經常見到主席和其他中央首長,自從瓦窯堡一別,又決兩年了。 主席望著我身上的舊軍裝問道“你現在是搞地方,還是搞軍隊?” 答:“主席,我現在主要是搞地方工作。” 主席又問:“你是哪年到晉西北的?” 答:“我是37年9月份隨一二O師去的。” 當我匯報完普西北的情況后,主席用鉛筆在桌了上邊劃邊說:“晉西北西面同陜北相毗鄰。只有一河之隔,東面有五臺、太行相呼應,同蒲鐵路把你們隔開了。你們晉西北這塊地方戰略地位很重要啊!這里有利于開展山地游擊戰,有可能建立一塊抗日根據地。”我沒有發現主席的房間里掛著地圖,可是能夠聽得出,主席對晉西北的情況和地理位置非常熟悉。 我又向主席匯報:“晉西北那邊有一塊平地(指晉中),在大原以南,有榆次、太谷、平遙、汾陽等縣,人口多,較富裕,交通方便。” 主席說:“有這樣一塊地方很好,可是日本人對這塊地方是要控制的,但他只能控制鐵路線,平川戶大農村他控制不了。所以,我們要以山區作為依托,向農村發展。” 我又匯報一二0師開到晉西北后,在賀龍、關向應同志領導下,廣泛開展游擊戰及收復七個縣的情況。 土席說:“不幾個月,你們就做出了成績,打下了一些基礎。 晉西北的群眾很好,他們積極參軍參戰,要求抗日救國,保衛家鄉,群眾有了些發動,是擁護共產黨、八路軍的,是擁護我們黨的抗日主張的,你們今后的工作還是要積極地宣傳、發動群眾,組織群眾,武裝群眾。” 我說:“晉西北大部分地區還是很窮的。” 主席說“晉西北是個地廣人稀的地方,文化、經濟比較落后,交通也不方便。但比陜北的保安、環縣、三邊還要好些,這些地方你都去過的。” 我笑著點點頭。 主席接著說;“窮就要革命,窮則思變嘛!正因為它窮,落后,就需要我們共產黨人去建設,加以改造嘛!你們在開展游擊戰爭時,要住意發動群眾搞生產,注意搞好群眾的生活。” 當我匯報了晉西北的統一戰線工作后。主席說“看來閻錫山的舊軍,舊政權可能要留下來、不繼續南撤。你們要同他們搞好統、戰線的關系,爭取他們共同抗日。” 我說“現在趙承緩的騎兵軍、傅作義的部隊、還有何柱國的中央軍都駐在那里。另外,閻錫山的二專署、四專署也在那兒建立起來了,很多縣都派了縣長。” 主席站起來踱了幾步,雙手插在腰間說:“在你們面前有兩種可能性。一種你們站不住腳,一種是在晉西北建立起抗日根據地。現在看夾,第一種可能性不存在了。已經開冶實現第二種可能性了。今后可能碰到很多復雜情況,遇到很多困難,你們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和精神準備”。 他停了一下接著說:“現在你們晉西北那個地方,既不同于蘇區,也不同于白區,舊政僅是閻錫山的,舊軍隊也比較多,盡管一二0師比閻錫山的晉綏軍少了一些,但是在那里起著重要作用。那里還有很多進步勢力,像'動委會’、'犧盟會’、軍隊方面還有新的勢力(指決死隊)。我們在那里已經開始建立起黨組織,這個情況與白區不同,白區沒有軍隊,我們有。又不同于蘇區,政權還是閻錫山的。情況復雜啊!你們在那里搞工作要善于利用合法的組織形式,爭取閻錫山舊政權、舊軍隊共同抗日,建立晉西北抗日根據地嘛,要注意搞好統戰線的關系。” 然后。我又向主席匯報晉西北的建黨工作。我告訴主席,一二0師派出工作團團長,“動委會”派出主任。“犧盟會”派出特派員,到晉西北的一些縣任縣委書記。 主席肯定了找們的做法,并強調說:“要十分注意在晉西北發展黨員,建立支部,可以先把縣委建立起來,不一定等支部建全了再建縣委。” 我又向主席匯報了“動委會”和“犧盟會”的情況。 主席說:“你們這黨委要注意爭取'動委會’、'犧盟會’在群眾中建立成信和開展工作。區黨委可以通過'棲盟會’、'動委會’進行黨的活動。實現黨的主張,要善于利用閻錫山的合法組織形式、進步口號進行上作和活動。” 最后。主席給我介紹說“關向應是個好同志,他是工人同志,是個很好的政治委員,也是六屆中央委員。六屆中央委員已經不多了,你們要尊重他。賀龍同志原來是國民黨的高級將領。后來參加了革命。南昌起義時,主力就是賀龍領導的二十軍那時,賀龍還不是共產黨員,但他自覺接受黨的領導,這可是件了不起的事。南昌起義受到挫折后,黨又給他一個任務,回湘西北發動、組織農民暴動,那時沒有武器,幾乎是赤手空拳。 ![]() 暴動后,把國民黨、地主的槍繳了,建立起蘇維埃,組建了工農革命軍第四軍,后又與其他部隊合并,擴大組建了紅二軍團。這也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以后二軍團、六軍團合并編為二方面軍時,賀龍擔任了總指揮。那時紅軍已開始長征,中央命令他帶部隊去和一方面軍會合,他便帶部隊離開了洪湖、湘贛蘇區。趕到時,一方而軍已離開,就同四方面軍匯合在一起。張國燾想拉賀龍,可賀龍不聽,他按照中央命令帶著部隊繼續北上,開到陜北。這些都是重大問題。賀龍在這些重大阿題上態度是堅決的,他是堅決聽從中央的,對黨是忠誠的。賀龍同志的大節是好的。你們區黨委對賀龍,也包括關向應同志,要尊重,要信賴。中央委托賀龍、關向應同志直接負責領導你們區黨委的工作。” 主席介紹了這此情況后,囑咐我說:“回信我就不寫了,你回去把情況告訴關向應同志吧。” 主席精神很好。侃侃而談,這些重要指示.使我豁然開朗。不知不覺就快一個小時了。我要告辭,但又想起一件重要事情。 我用期望的口氣向主席提出“主席,給我們一些干部吧。” 主席爽快地說“你們是新開辟的地區,中央可以派點干部去。這樣吧,你去找富春看能派多少。”主席又特別強調:“你們可以大膽地使用'動委會’、'犧盟會’的干部。他們大都是進步的青年知識分子,里面還有不少共產黨員,將來都是很有前途的。這是干部的來源之一。你們還要采取多種形式辦短期訓練班來培訓干部,特別注意培訓當地的干部,這徉才能扎下根。” 主席的時間異常寶貴。我不能再耽誤主席更多的時間,我告辭了。主席緊緊地握著手把我送到門口。 找到李富春,他答應給我們派一些干部,但又解釋說:“現在各地都急需干部,這次不可能給你們派更多的同志去。”等了幾天,中央就給我選派黃恩明、魏懷禮、慕純農等二、三十名干部。我帶著這批干部離開延安,回到晉西北。 這次在延安待了七、八天,又用了七、八天返回晉西北。我向賀龍、關向應同志匯報了這次延安之行的情況,并向趙林、劉俊秀等同志傳達了主席和張聞天同志的指示。不久,在岢嵐縣城東北角上一半山坡村子的土洞里,我們召開了晉西北區黨委的活動分子會議。縣以上的干部參加了這次會議。我記起的有趙林、劉俊秀、饒斌、慕純農、孫英、魏懷札、黃恩明等同志。關向應同志出席了會議并作了指示。我在會上傳達了毛主席,張聞天同志對晉西北工作的指示精神。并作了《目前晉西北的杭戰形勢與我們的任務》的報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