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碗花 ![]() ![]() 打碗花又稱小旋花、喇叭花。屬旋花科,多年生草本。葉三角狀卵形,側(cè)裂片近三角形,中裂片長圓狀披針形,葉基部心形。花冠漏斗形,粉紅色;雄蕊5;柱頭2裂。花果期7~10月。分布于全國各地。路邊及荒地,極常見。具健脾益氣、利尿等功效。? 附地菜 ![]() ![]() 附地菜又稱雞腸、地胡椒。屬紫草科,一或二年生草本。莖自基部分枝,纖細,被貼伏細毛;斜升或鋪地。葉片匙形或橢圓形,全緣。莖下部葉具葉柄。總狀花序生枝端,果期伸長;花小淺藍色,喉部淺黃色。花期5~6月。東北至西南等地。荒地、丘陵、溝渠地邊較常見。具清熱、消炎、等功效。采集幼苗或幼株,用開水煮食、炒食或涼拌,口感清脆。 ? 羅 勒 ![]() 羅勒又稱千層塔、香佩蘭、蘭香。屬唇形科,一年生草本。莖直立,常呈紫色。葉片卵形。總狀花序,每輪含6花;花萼鐘狀,紫色;花冠污白色,有白色短毛。小堅果卵球形。花果期7~10月。分布于全國大部分地區(qū)。農(nóng)田及荒地,較常見。春、夏季采集嫩莖葉,生食或涼拌吃,味道清香。 ? 毛羅勒 ![]() 毛羅勒又稱矮糠、光明子。屬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株體被疏毛。莖直立,多分枝。葉片卵形,葉緣具疏齒。花冠淡白紫色,被長柔毛。小堅果卵球形。花果期7~10月。分布于全國大部分地區(qū)。農(nóng)田及荒地,較常見。含蛋白質(zhì)、胡蘿卜素、維生素、揮發(fā)油等。 ? 甘露子 ![]() ![]() 甘露子又稱寶塔菜、草石蠶、螺絲轉(zhuǎn)。屬唇形科,多年生草本。地下塊根念珠狀。株體被短硬毛。葉對生,卵形或長圓狀卵形,葉面皺,葉緣具鈍齒。花冠粉紅色或紫紅色。花果期7~9月。分布于全國大部分地區(qū)。濕潤地、溝渠旁、河灘邊,較常見。還含多種礦物質(zhì)、維生素、水蘇堿等成分。春、秋季采挖塊根,用開水煮食。民間用它腌制著名的八寶醬菜。 地 筍 ![]() 地筍又稱地瓜兒苗。屬唇形科,多年生草本。地下根莖肥大圓柱形,節(jié)部生須根。莖四棱形,中空。葉片長圓狀披針形,葉緣具粗齒。輪傘花序,多花密集;花小,白色。小堅果褐色,倒卵狀四邊形,邊緣加厚具腺點。花果期6~10月。分布于東北、華北、西南等地。濕潤地、溝渠邊、河岸邊,較常見。秋季挖根莖,用開水煮食。嫩莖葉可用開水煮食、涼拌或做湯。 ? 紫 蘇 ![]() 紫蘇又稱白紫蘇、蘇子。屬唇形科,一年生草本。葉片寬卵形,葉緣具粗齒。輪傘花序組成偏向一側(cè)的頂生或腋生的總狀花序;花小,白色。小堅果球形,灰白色,表面具網(wǎng)紋。花果期8~10月。分布于全國各地。路邊、山坡、村寨旁,極常見。還含多種礦物質(zhì)、揮發(fā)油等成分。夏季采集嫩葉,生食或涼拌吃,具清香味。野外食用可解暑。 ? 薄 荷 ![]() 薄荷又稱野薄荷、水薄荷。屬唇形科,多年生草本。莖直立,被微毛。葉片卵狀披針形,葉緣具齒。輪傘花序腋生;花冠白色,冠檐4裂,上裂片先端2裂;雄蕊4,前一對較大。小堅長圓形,黃褐色。花果期7~10月。分布于全國各地。溝渠邊、濕潤地、山坡,常見。生食或涼拌吃,具芳香味。 ? 益母草 ![]() 益母草又稱紅花益母草、月母草。屬唇形科,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基生葉片掌狀3裂后再分裂;中部葉片3全裂;花序上的葉不分裂。輪傘花序腋生;花冠二唇形,粉紅色或淡紫色,上唇外被柔毛,與下唇近等長,下唇3裂,中裂片倒心形。花果期7~10月。分布于全國各地區(qū)。生荒地、山坡、路邊,極常見。 益母草性味辛,苦,涼。具活血祛瘀、調(diào)經(jīng)等功效。含胡蘿卜素、維生素、蛋白質(zhì)、碳水化合物、益母草定、亞麻酸等成分。 ? 少花龍葵 ![]() 少花龍葵又稱古鈕菜、扣子草。屬茄科,一年生草本。葉片卵狀長圓形。傘形聚傘花序腋生;著生1~6朵花,花冠白色。漿果球形,成熟時黑紫色。花果期6~11月。分布于南方地區(qū)。農(nóng)田、山坡、路邊及荒地,常見。少花龍葵性味苦,寒。具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等功效。成熟果實,可直接生食,味甜。提示:植株和果實含有龍葵素,不要過多食用。 酸 漿 ![]() 酸漿又稱紅姑娘、掛金燈、錦燈籠。屬茄科,多年生草本。莖節(jié)部稍膨大。植株下部的葉互生,上部葉對生,葉片卵形或?qū)捖研巍;ㄝ噻姞睿?裂,被短柔毛;花單生葉腋,白色。漿果球形,成熟時橙紅色,被膨大的萼片包裹。花果期6~10月。分布于北方地區(qū)。山坡草叢、溝渠路邊及荒地,較常見。性味酸,寒。果實含蛋白質(zhì)、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zhì)等成分。夏、秋季采集成熟果實,直接食用,初冬時節(jié)食用味道更好。 ? 大車前 ![]() 大車前又稱牛舌草、豬耳朵。屬車前科,多年生草本。須根系。葉片肥大,寬卵形,常被短柔毛;葉柄較長。穗狀花序;花小,白色。蒴果圓錐狀,周裂。花果期6~10月。分布于全國各地。生農(nóng)田、溝渠邊、荒地。為最常見百姓喜食的野菜。采集幼苗或嫩莖葉,用開水煮食或涼拌吃。 ? 平車前 ![]() 平車前又稱小車前。屬車前科,多年生草本。具主根。葉片長卵狀披針形,具縱脈5~7條;葉柄較長。穗狀花序,白色。蒴果圓錐狀,周裂。花果期6~10月。分布于全國各地。農(nóng)田、溝渠邊、荒地。性味甘,寒。具清熱利尿、清肝明目等功效。采集幼苗或嫩莖葉,用開水煮食或涼拌吃。 ? 黃花龍芽 ![]() 黃花龍芽又稱黃花敗醬。屬敗醬科,多年生草本。基生葉簇生,長卵形,有長柄;莖生葉對生,卵狀披針形,葉緣具粗鋸齒。由圓錐聚傘花序組成傘房狀花序;花小鮮黃色,花冠5裂,下部聯(lián)合,內(nèi)側(cè)生白色毛。花果期6~10月。分布于全國各地。山坡草叢,山區(qū)常見野菜。采集嫩莖葉,用開水焯一下去除一些苦味后,煮食或涼拌吃。 ? 桔 梗 ![]() ![]() 桔梗又稱山鈴鐺花、鈴鐺皮。屬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根粗壯肉質(zhì)。葉片3枚輪生,卵狀披針形。花單生莖頂,花冠藍紫色,淺鐘狀,5淺裂。蒴果倒卵形,成熟時頂端5瓣裂。花果期7~10月。分布于全國大部分地區(qū)。山地草叢較常見。性味苦,辛,平。可治咳嗽等功效。采摘嫩莖葉,用開水煮食或涼拌吃。秋季采挖根,剝?nèi)ネ馄ぃ逅磧艉笾笫常诟形短稹|北等地常用它制做著名的朝鮮醬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