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擁有許多美麗的植物,但其中一些是有毒的。這些植物的毒性可能導致輕微的皮膚刺激或嚴重的中毒,在?野外?一定要?好好?分辨?!!! 以下是一些中國常見的有毒植物: 毛 茛(ɡèn) Rannunculus japonicus Thunb. ![]() 毛茛又稱水茛、毛堇、火茼青。屬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株體密被小柔毛。葉片掌狀3深裂,中央裂片在3淺裂,側(cè)裂片再2裂,裂片邊緣有粗鋸齒或缺刻。單歧聚傘花序;萼片5;花瓣5,亮黃色;雄蕊多數(shù)。聚合果近球形。花期5~8月。分布于全國各地。生水邊濕地、山坡草叢。 全草有大毒。含原白頭翁素及二聚物白頭翁素。與皮膚接觸可引起炎癥和水泡。誤食可引起口腔灼熱、呼吸困難、劇烈腹瀉、瞳孔散大等癥狀。嚴重者可導致死亡。 ? 茴茴蒜 Rannunculus chinensis Bunge ![]() 茴茴蒜又稱黃花草、土細辛、野芹菜。屬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株體密被糙毛。三出復葉,葉片3深裂至全裂,或側(cè)面不等2~3深裂至全裂。單歧聚傘花序;萼片5;花瓣5,亮黃色;雄蕊多數(shù)。聚合果橢圓形。花期5~8月。分布于全國大部分地區(qū)。生水溝邊、水田邊及濕潤地。 全草有大毒。人誤食可引起腸胃炎、疝痛、下痢、便血、嘔吐、瞳孔散大,嚴重者可引起痙攣甚至死亡。 ? 白頭翁 Pulsatilla chinensis (Bunge) Regel ![]() 白頭翁又稱羊胡子花、老公草。屬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株體密被白色柔毛。三出復葉,小葉2~3深裂,小裂片全緣或先端具數(shù)個圓齒。總苞片3,基部合生成筒,3深裂。花單生花莛頂端,萼片6,花瓣狀,藍紫色。聚合瘦果,宿存花柱細長。花期4~5月。分布于東北、華北、華中、西北等地。生平原、山坡草叢。 全草有毒。含白頭翁素(又名銀蓮花素),是一種強的心臟毒,但除去根的全草則有強心作用。 ? 牛 扁 Aconitum barbatum Pers. Var.puberulun Ledeb. ![]() 牛扁又稱黃花烏頭。屬毛茛科,多年生草本。塊根肥大。株體被曲柔毛。葉片3全裂,裂片又羽狀深裂。總狀花序;花密生,黃綠色,盔瓣圓筒形,距向后彎曲。蓇葖果。花果期7~10月。分布于東北、華北等地。生山坡草地,疏林中。 全草有毒,塊根有劇毒。誤食中毒后口唇麻木、流涎、惡心嘔吐。嚴重者視物模糊、吞咽和呼吸困難、肌肉麻痹、血壓下降、休克甚至死亡。 ? 草 烏 Aconitum kusnezof? iReichb. ![]() 草烏又稱北烏頭、百步草。屬毛茛科,多年生草本。塊根圓錐形,暗黃褐色。莖生葉五角形3全裂,中央裂片菱形,漸尖,近羽狀深裂,小裂片披針形,上面疏生短柔毛。總狀花序;小苞片線形。萼片5,紫藍色,上萼片盔形;花瓣2,有長爪,距向后彎曲。蓇葖果。花果期7~10月。分布于東北、華北等地。生山坡草地,疏林中。 全草有毒,塊根有劇毒。誤食中毒后口唇麻木、流涎、惡心嘔吐。嚴重者視物模糊、吞咽和呼吸困難、肌肉麻痹、血壓下降、休克甚至死亡。 低矮華北烏頭 Aconitum soongaricumStapf var.jeholense (Nakai et Kitag.)W.T.Wang ![]() 低矮華北烏頭又稱霧靈烏頭。屬毛茛科,多年生草本。莖下部葉具長柄;莖中部葉五角形3全裂,裂片細裂,小裂片線形。總狀花序頂生;萼片5,紫藍色,上萼片盔形;花瓣2,特化。雄蕊多數(shù)。蓇葖果。花果期7~9月。分布于華北等地。生海拔1700~1900m的山坡草地或灌叢。 全草有毒,塊根毒性最大。誤食中毒后口唇麻木、流涎、惡心嘔吐。嚴重者視物模糊、吞咽和呼吸困難、肌肉麻痹、血壓下降、休克甚至造成死亡。 ? 毒 芹 Cicuta virosa L. ![]() 毒芹又稱野芹、芹葉鉤吻。屬傘形科,多年生草本。株高可達100cm。主根短。根狀莖有節(jié),內(nèi)有橫隔膜。莖具條棱,中空。基生葉和莖下部葉具長柄。葉片輪廓卵狀三角形,2~3回羽狀全裂,最終裂片披針形或狹披針形,裂片邊緣有粗鋸齒。葉柄全部為鞘狀。復傘形花序頂生或腋生;傘幅6~25,近等長;無總苞片;花白色。雙懸果,近球形,棱明顯。花果期6~9月。分布于東北、華北、西北、四川等地。生山谷溪邊、溝邊濕地及沼澤地。 全草有大毒,含毒芹毒素。人誤食會引起惡心、昏迷、痙攣、擴瞳,甚至死亡。牲畜誤食會中毒死亡。 ? 曼陀羅 Datura stramonium L. ![]() 曼陀羅又稱醉心花、山茄子。屬茄科,一年生草本或半灌木草本。莖直立,多分枝。葉片寬卵形,先端尖,基部不對稱,葉緣具不規(guī)則波狀裂;葉柄長。花大,直立,常單生枝叉處或葉腋處;花萼筒狀5淺裂;花冠漏斗狀,白色或淡紫色。蒴果卵圓形,表面疏生長粗刺,成熟后四瓣裂。花果期3~11月。分布于全國大部分地區(qū)。生山坡、荒地、村寨旁,極常見。 全株有毒,果實和種子毒性最大。人誤食后會引起口干、吞咽困難、心跳加速、血壓升高、煩躁不安、頭痛、頭暈、產(chǎn)生幻覺、神志模糊、苦笑無常、肌肉抽搐,嚴重者死亡。 ? 洋金花 Datura metel L. ![]() 洋金花又稱白花曼陀羅、鬧羊花。屬茄科,一年生草本或亞灌木草本。株高可達100cm以上。葉寬卵形,先端漸尖,基部為不對稱的楔形;葉柄較長。花單生枝條分叉處或葉腋;花萼筒狀,稍有棱,黃綠色,先端5淺裂;花冠漏斗狀5裂,先端有短尖。蒴果近球形,表面疏生短粗刺。花果期3~12月。分布于東北、河北、河南、山西、陜西、甘肅、青海、新疆、安徽、江蘇、廣西、福建、四川、云南、西藏。生荒地、溝渠地邊、路旁、庭院邊、海岸邊等地。南方較常見。 毒性同曼陀羅。 ? 蝎子草 Girardinia suborbiculata Wedd. ![]() 蝎子草又稱蜇人草。屬蕁麻科,一年生草本。株體疏生粗硬毛和蜇毛。葉互生,寬卵形或近圓形,先端具短尾尖,葉緣具粗齒,基出三脈。雌雄花序均為穗狀,單個或?qū)ι~腋;花被片4。瘦果有不規(guī)則粗疣點。花果期7~10月。分布于東北至華中。生山坡、溝谷及陰濕地,較常見。 株體蜇毛有毒。被蜇后會引起劇烈灼痛、紅腫、刺癢等癥狀。 狹葉蕁麻 Urtica angustifolia Fisch. ex Hornem. ![]() 狹葉蕁麻又稱蜇麻。屬蕁麻科,多年生草本。莖四棱形,有蜇毛。葉對生,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葉緣具粗鋸齒,具3條主脈。雌雄異株。圓錐狀花序生葉腋,花集生成簇,具蜇毛,苞片膜質(zhì);花被片4。花果期7~9月。分布于東北、華北等地。生山地溝谷、小溪邊及濕潤地,較常見。 蜇毛有毒。皮膚接觸時會產(chǎn)生劇烈疼痛、紅腫、刺癢等癥狀。 ? 麻葉蕁麻 Urtica cannabina L. ![]() 麻葉蕁麻又稱焮麻、蕁麻。屬蕁麻科,多年生草本。莖具棱,有蜇毛和短毛。葉對生,葉片掌狀全裂,中央裂片成缺刻狀深裂,小裂片邊緣具缺刻丈鋸齒。雌雄同株或異株。圓錐狀花序生葉腋;雄花被片4深裂;雌花被片4,花后增大,包著瘦果。花果期7~9月。分布于東北、華北、西北等地。生較干旱的山坡、山路旁,較常見。 蜇毛有毒。皮膚接觸時會產(chǎn)生劇烈疼痛、紅腫、刺癢等癥狀。 ? 海 芋 Alocasia macrorrhiza (L.) Schott ![]() 海芋又稱廣東狼毒、野芋頭、毒芋頭。屬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莖肉質(zhì)粗壯,皮黑褐色。葉闊卵形,葉緣波狀,基部廣心狀箭形,盾狀著生;葉柄粗壯,基部擴大成鞘狀。佛焰苞淺綠色。肉穗花序短于佛焰苞。漿果紅色。花果期春至秋季。分布于華南、西南等地。生山谷、溝邊及濕潤地,較常見。 全株有毒。誤食會出現(xiàn)舌喉發(fā)癢、刺痛、腫脹、流涎,胃灼痛、惡心、嘔吐、腹瀉、出汗、驚厥。嚴重者會引起窒息、心臟麻痹而死亡。皮膚接觸其汁液會發(fā)生瘙癢或灼痛,眼睛接觸其汁液會引起嚴重的結(jié)膜炎,甚至失明。 ? 半 夏 Pinellia ternata (Thunb.)Breit. ![]() 半夏又稱三葉半夏、半月蓮、三步跳。屬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塊莖近圓球形。葉片3全裂,葉柄基部有珠芽。佛焰苞綠色。肉穗花序。漿果,卵狀橢圓形,綠色。花果期5~9月。分布于東北、華北、華東、華中、西南等地。生田野、溝渠邊、荒地、山坡陰濕處,較常見。 全草有毒,塊莖毒性較大。誤食會引起消化道強烈刺激、口舌麻木、不能發(fā)音、流涎、嘔吐、全身麻木、痙攣、呼吸困難、甚至死亡。 ? 掌葉半夏 Pinellia pedatisecta Schott ![]() 掌葉半夏又稱虎掌南星、獨角蓮、狗爪半夏。屬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塊莖近圓球形。葉片全裂,裂片6~11片,披針形。佛焰苞綠色。肉穗花序。漿果,卵圓形,綠色或黃白色。花果期6~11月。分布于華北、華東、華中、西南等地。生林下、山坡陰濕處。 全草有毒,塊莖毒性較大。誤食會引起消化道強烈刺激、口舌麻木、流涎、嘔吐、全身麻木、痙攣、呼吸困難,甚至死亡。 天南星 Arisaema erubescens (Wall.) Schott ![]() 天南星又稱一把傘南星、山苞谷。屬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塊莖卵心形或略扁球形。葉片1枚,放射狀深裂,裂片7~23片,披針形至橢圓狀倒披針形,先端細絲狀。佛焰苞綠色。肉穗花序。果序梗常下彎。漿果成熟時紅色。花果期5~9月。分布于全國大部分地區(qū)。生林下、山坡陰濕處。 全草有毒,塊莖毒性較大。誤食后會發(fā)生口腔發(fā)癢、麻木、疼痛、腫脹、語言不清、張口困難、口腔糜爛以致壞死脫落等癥狀。皮膚接觸其汁液有刺激性,初為瘙癢,而后麻木。 ? 木 薯 Manihot esculenta Crantz ![]() 木薯又稱樹番薯、木樹薯。屬大戟科,直立亞灌木。塊根圓柱狀。葉片掌狀深裂至基部,裂片3~7片,披針形或狹橢圓形,全緣。葉柄細長,暗紅色。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花萼帶紫紅色且有白粉霜。瘦果橢圓狀,具6條狹而波狀縱翅。生農(nóng)田、溝渠地邊、荒地。南方廣為栽培,也有逸生。 全株有毒,新鮮塊根毒性較大。主要含氫氰酸等劇毒物質(zhì)。誤食后會出現(xiàn)惡心、嘔吐、腹瀉、腹瀉、頭昏。嚴重者可致呼吸困難、心跳加速、瞳孔散大、休克、最后因呼吸衰竭而死亡。提示:在南方,木薯的塊根用來食用或做淀粉等,但必須經(jīng)過水浸、漂洗或煮熟等加工處理后才能食用。 ? 飛揚草 Euphorbia hirta L. ![]() 飛揚草又稱大飛揚草、大乳汁草、九歪草。屬大戟科,一年生草本。全株被毛。莖常呈紅色。葉對生,斜卵狀披針形,葉中央常有一紫色斑。杯狀花序多數(shù)密集成腋生頭狀花序。蒴果,卵狀三棱形。華南等地花果期可全年。分布于浙江以南等地。生農(nóng)田、荒地、山坡、公園等地,極常見。 全草有毒。含替亞毒素等成分。誤食后會引起腹痛、腹瀉等癥狀。 ? 澤 漆 Euphorbia helioscopia L. ![]() 澤漆又稱貓兒眼、乳漿草、五朵云。屬大戟科,一或二年生草本。莖單一或分枝。單葉互生,倒卵形或匙形,先端鈍圓,中部以下漸狹或呈楔形。莖頂端有5枚輪生的葉狀總苞片;總傘幅5枚;苞葉2枚。杯狀聚傘花序單生;總苞鐘狀,腺體4。蒴果三棱狀闊圓形。花果期4~8月。除新疆、西藏外,全國大部分地區(qū)有分布。生農(nóng)田、荒地、山坡、溝渠邊,較常見。 全草有毒。誤食后會引起口腔不適、腹痛、腹瀉、嘔吐等癥狀。 ? 紅 蕉 Musa coccinea Andr. ![]() 紅蕉又稱指天蕉、野蕉、芭香紅。屬芭蕉科,多年生草本。葉長圓形,螺旋狀排列;葉鞘合生成假莖。穗狀花序狀聚傘花序,自葉腋抽出;苞片鮮紅色,長圓形;雄花橙黃色,每苞片內(nèi)2朵,雌花與雄花相似,每苞片內(nèi)有花1~3朵。漿果長圓形,熟時橙黃色,花被宿存。花果期5~12月。分布于廣東、廣西、云南等地。生田野、山坡、公園、村宅旁。 果實有毒。誤食會引起頭暈、目眩、腹部劇痛等癥。 望江南 Cassia occidentalis L. ![]() 望江南又稱野扁豆、金豆子、假決明。屬豆科,一年生亞灌木草本。莖直立。偶數(shù)羽狀復葉互生,小葉3~5對,卵形至卵狀披針形。總狀花序頂生或腋生;花瓣5,黃色;雄蕊7枚發(fā)育,3枚不育。莢果,扁圓柱狀條形。花果期7~10月。分布于河北以南各地區(qū)。生山坡、荒地、河岸邊等地,較常見。 花、根、莢果有毒。含毒蛋白、大黃酚、大黃酸、大黃素、大黃素甲醚、揮發(fā)油等成分。誤食后會引起惡心、嘔吐、腹瀉。嚴重者可導致肝功能衰竭、心臟衰竭等癥。 ? 蒼 耳 Xanthium sibiricum Patrin ex Widd. ![]() 蒼耳又稱蒼耳子、刺兒棵。屬菊科,一年生草本。莖粗糙,具短毛。葉互生,三角狀卵形或心形。邊緣有缺刻。頭狀花序頂生或腋生;雄花序在上,雌花序在下。總苞堅硬,具疏生的鉤狀刺。瘦果2,灰黑色。花果期7~11月。分布于全國各地區(qū)。生田野、溝渠邊、路邊、山坡,極常見。 全株有毒,果實、種子、幼葉毒性較大。誤食會出現(xiàn)全身無力、頭暈、惡心、嘔吐、腹痛、腹瀉、便秘等癥。炒食種子超過25g可引起中毒,嚴重者呼吸困難甚至造成死亡。 ? 商 陸 Phytolacca acinosa Roxb. ![]() 商陸又稱當陸、白母雞。屬商陸科,多年生草本。根肉質(zhì)粗大,圓錐形。莖圓柱形,多分枝,常為紫紅色。葉片互生,橢圓狀卵形或卵狀披針形,先端短尖,基部楔形,全緣。總狀花序頂生或葉對生,直立;花多而密集,花被片5,白色;雄蕊8;心皮8~10,離生。漿果扁球形,成熟時紫紅色。花果期6~9月。全國大部分地區(qū)都有分布。生田邊、地頭、溝渠邊、山坡、村寨旁。 根及漿果有毒。根似人參,民間有人把它當人參采食。誤食后會引起腹痛、腹瀉、狂躁,嚴重者四肢抽搐,心臟麻痹而死亡。 ? 美洲商陸 Phytolacca americana L. ![]() 美洲商陸又稱美國商陸、垂序商陸、十蕊商陸。屬商陸科,多年生草本。根肉質(zhì)粗大,圓錐形。莖多分枝,常為紫紅色。葉互生,橢圓狀卵形或卵狀披針形,先端短尖,基部楔形,全緣。總狀花序頂生或側(cè)生,下垂;花白色,花被片5;雄蕊10;心皮10,合生。漿果扁球形,10分果,成熟時紫紅色。花果期6~9月。分布于全國大部分地區(qū)。生荒、溝渠邊、山坡、村寨旁。 根及漿果有毒。根似人參,民間有人把它當人參采食。誤食后會引起腹痛、腹瀉、狂燥,嚴重者四肢抽搐,心臟麻痹而死亡。 ? 白屈菜 Chelidonium majus L. ![]() 白屈菜又稱山黃連、地黃連、牛金花。屬罌粟科,多年生草本。株體被白色細長柔毛,枝、葉折斷后有橙黃色汁液。莖多分枝。葉片互生,1~2回羽狀全裂,末回裂片邊緣具不整齊缺刻或圓齒。花數(shù)朵成傘形聚傘花序;花瓣4,鮮黃色。雄蕊多數(shù)。蒴果長角果形,成熟時自下向上2瓣裂。花果期5~7月。分布于全國各地。生山坡、溝渠邊及濕潤地,極常見。 全草有毒,主要含小檗堿、白屈菜鹼等多種生物堿。誤食后會引起嘴唇腫脹、嘔吐、腹痛、痙攣、昏睡等癥。皮膚接觸黃色汁液會產(chǎn)生灼痛感。 野罌粟 Papaver nudicauleL.subsp. rubro-aurantiaucum (D.C.)Fedde var.chinense(Regel) Fedde ![]() 野罌粟又稱山大煙、山罌粟。屬罌粟科,多年生草本。株體被粗毛。葉片卵形,羽狀分裂。花單生花莛頂端,花瓣4~5,鮮黃色。雄蕊多數(shù)。蒴果狹倒卵形,頂孔開列。花果期6~8月。分布于東北、華北、西北等地。生山坡草地、亞高山草甸,極常見。 全草有毒,花、果毒性較大。誤食后會引起嘔吐、昏迷、心臟麻痹等癥。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