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晚報煙臺街,一條有故事的街 請點上面藍字,來煙臺街逛逛 大戲指村戲,以呂劇、歌劇為主,有的村也演京劇,很少見。我們當?shù)囟嗍巧习賾舻拇迩f,幾乎村村都有戲班子,而且選定劇目之前,會相互間探尋一下,盡量不重戲。有的村只有幾十戶人家,角兒找不齊,就會幾個村子聯(lián)合。當年我們村跟湯東溝、朱家咀聯(lián)演的歌劇《插白旗》在社區(qū)匯演中還得過頭獎。 村戲的排練,平日里多是利用晚上,趕上下雨、下雪天,白天也會排練。冬天是排戲的最好時節(jié),夜長,出活兒,經(jīng)常排到半宿。進了臘月,大戲基本排好,白天會安排拉拉場子,準備正月演出。 初二晚上,大多村子都會安排本村的首次演出,也是試戲。初三開始,會陸續(xù)到周邊村子演出。村與村禮尚往來,有時,過了十五,還會有戲班子進村。 戲臺搭建在村子空闊的地段,土石壘就的土臺子,村村都有。戲臺周圍栽立著木桿,演出時,用胡秸箔圍擋,再拉上掩幕。不光是晚上,有時白天也演出。白天演出,看戲的人不是很多。晚上演出,看戲的人特別多,有汽燈照明。 村里要演戲,過晌后,太陽還老高,戲臺前就有占場的孩子們在跑動、玩耍。板凳、馬扎、石頭、磚塊……各種占場的物件紛紛上陣。有心的孩子,人在邊上玩,眼睛還老是盯著自己占的地兒,不時過來擺弄擺弄自家的物件,將其向外挪一挪,唯恐占的地兒不夠用。 夜幕剛剛降臨,朗月升空,戲臺上的鑼鼓就響了起來。鑼鼓打得清脆、響亮,幾里地遠都聽得見。踩著鼓點,人們陸續(xù)向戲臺前聚攏過來。瘋跑的孩子停下來,領(lǐng)著大人來到自己占的地兒。還沒進村的人,聽到鑼鼓聲響,加快了腳步,匆匆趕來。 那些年,看戲是家常便飯,幾乎每個村子都排戲。如果同一天晚上幾個鄰村同時演出,看戲的人就會少得多。 當年我們村掌鼓板的是冷洪訓(xùn),他在臺上鼓打得好,領(lǐng)得上,在我們河?xùn)|片獨領(lǐng)風騷。板掌得也很好,板、眼卡得準。青年演員冷玉芳、冷大吉、冷桂萍、溫淑香(朱家咀村人),男的帥氣,女的俊俏。靚麗的身段,圓潤的唱腔,壓得住場子,很受鄉(xiāng)人的青睞。 時過境遷,看村戲已成為過去,但如今回想當年看村戲的場景,還是感覺非常親切,回味無窮。 來源 | 煙臺晚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