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先生是在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的,他的遺體經(jīng)過防腐處理后,暫時停柩于北京香山碧云寺中,等待選定合適的安葬之地。 當時中國當政的北京政府是北洋軍閥一脈,對代表南方革命黨的孫中山懷著戒備之心,在他死后,更是擔心對孫中山的安葬紀念活動會惹來一些對他們不利的麻煩。 因此,北京政府的當權(quán)者段祺瑞既沒有委派專人負責也沒有提供經(jīng)費支持,只是把此事推給了南方的國民黨。 ![]() 4月21日,宋慶齡隨即成立了“孫文葬事籌備委員會”開始著手進行孫中山的安葬事宜,首先便是中山陵的選址,孫中山先生臨終前曾說“吾死之后,可葬于紫金山麓,因南京為臨時政府所在地,所以不忘辛亥革命也”。 按照他的意愿,宋慶齡和孫中山的兒子孫科出席了南京各界追悼孫中山的大會之后,就馬上趕往紫金山挑選墓地。 他們先去了虎山,發(fā)現(xiàn)這里地勢較低,不宜作為墓址,又繼續(xù)向東南方向?qū)ふ遥僧斕烊晕茨茏鞒鰶Q定。 一個星期之后,宋慶齡和孫科再次前往紫金山,孫科提出墓址不宜懸在山頂,應(yīng)該建在南坡平陽處,隨后,孫文葬事籌備委員會確定紫金山中茅山坡為墓址所在地,準備興修陵墓后,再將孫中山先生安葬于此。 于是國民黨高層為他在紫金山修建陵墓,也就是后來的中山陵,這里風景秀麗,西側(cè)是明孝陵,東臨靈谷寺。 ![]() 中山陵是民國建筑的典范之一,它于1926年春天動工,整個建筑依群山而建,主要建筑都排在一條中軸線上,陵內(nèi)有藏經(jīng)閣、中山書院等建筑,它們環(huán)繞在中山陵周圍,氣勢恢宏,有“中國近代建筑史上第一陵”之稱。 這么龐大的陵園,占地面積8萬平方米,究竟花了多少建筑費用呢?有人說是300萬,還有人說中山陵是由華僑捐款建造的,其實,這些說法都是錯誤的。 在孫中山去世一個多月后,中山陵的選址確定了,就該建造陵園了,在征地方面,國民黨的計劃是希望江蘇省政府將土地無償劃撥給他們。 但這個想法馬上就遭到了江蘇省政府的堅決抵制,他們給出了這樣的理由:這片土地是江蘇人民的公用財產(chǎn),要土地可以,拿錢來,如果葬事籌備處的經(jīng)費不夠,可以找其他省政府借,或者可以去找華僑捐款建造。 見江蘇當局如此強硬,國民黨高層只好以40萬銀元的價格從江蘇政府中購得了2000多畝的土地。 后來江蘇當局見到40萬銀元后也非常高興,于是大手一揮,半賣半送了許多的荒地,進一步擴大陵園可建范圍。 1925年12月19日,對中山陵建筑工程的招標會正式召開,當時參與投標的企業(yè)僅僅只有10家。最后孫文葬事籌備委員會經(jīng)過商議,決定由姚新記營造廠承接中山陵的建筑工程。 只是很可惜,當時姚新記營造廠負責的也僅僅是第一期的建造工程,中山陵的水溝、祭堂、墓室、平臺等,由他們以47萬兩銀元承包建造的。 ![]() 但是因為在修建中山陵的過程中,由于軍閥混戰(zhàn),困難就接踵而至。最直接的影響是交通常常受阻。中山陵所用的石料,有的出自香港,有的產(chǎn)自青島,最遠的要從法國運來,最近的也來自上海。這些石料在漫長的運輸過程中,往往中途就被劫走。最令人無奈的是,鐵路部門,“眼紅”建陵的“豐厚利潤”,竟以慈善之名,行敲詐之實。 至此,姚新記營造廠虧了不少錢,所以最終沒有能夠拿到第二期修筑工程的訂單。 第二期工程包括石階、護壁、圍墻、石坡、挖填土方等 ,于1927年10月招標建設(shè)。工程由新金記康號營造廠以93萬兩銀元左右承建。由于這時期南京政府已經(jīng)成立,時局比較穩(wěn)定,施工進展比較順利。 ![]() 第三期工程包括牌坊、陵門、碑亭、圍墻等。這期工程由上海陶馥記營造廠承建。直到1932年2月底才全部完成。 然而,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工程就大概耗資140萬兩銀元,到了第三部分完工時,總耗費240萬兩銀元。 除此之外,還有一筆額外費用。1929年1月初,陵寢二期工程竣工,至此,陵寢主體部分皆已完成,迎櫬奉安的各項準備也開始進行。 隨后國民政府成立奉安委員會,修筑了一條迎櫬大道,從下關(guān)江邊的中山碼頭,經(jīng)鼓樓、中山門直達中山陵,全長15公里。這一部分工程則來自于國內(nèi)愛國商人和華僑的無償捐贈,一共募集了150萬兩銀元。 同年6月,開始舉行隆重的奉安大典,當時整個南京迎櫬大道(今中山大道)兩旁都站滿了老百姓。此時,距離孫中山病逝已經(jīng)過去了整整4年。 隨后,奉安大典開始,經(jīng)過奏哀樂,獻花圈,跪拜,讀誄文等一系列流程,隨后民國政要、各界人士和外國友人依次進墓門瞻仰。 ![]() 最后由夫人宋慶齡將墓門關(guān)閉,奉安大典最終告成。 結(jié)語綜上所述,建筑陵園的費用,大概花了430萬兩銀元,包括征地、中山陵建筑工程和修筑迎櫬大道。而這些費用中有一部分由南京國民政府財政部及廣東省政府承擔,另一部分由南京國民政府向海外華僑和國內(nèi)愛國商人進行募集而來的。 ![]() 中山陵園主要建筑有博愛坊、墓道、陵門、石階、碑亭、祭堂和墓室等,融合中國古代與西方建筑之精華,莊嚴簡樸,別創(chuàng)新格。 從空中往下看,中山陵像一座平臥的“自由鐘”。山下中山先生銅像是鐘的尖頂,半月形廣場是鐘頂圓弧,而陵墓頂端墓室的穹隆頂,就像一顆溜圓的鐘擺錘。含“喚起民眾,以建民國”之意。 |
|